回覆列表
  • 1 # 愛玩123

    古代是用石臼和臼杵把大量稻穀加工成白米的,這個方法叫做舂米。

    舂米是將糙米加工成白米的一道工序。

    加工工具主要是石臼。

    石臼分杵臼和鬥臼兩種。

    杵臼,即小石臼,加上一根臼杵就可操作。

    臼杵為木質,手腕粗細,長一米左右,上端裝上兩三公斤重扁圓形石頭,以增加臼杵搗下去的重量。舂米的人手握杵往下搗,直到米糠完全從糙米上剝落,然後用竹篩子篩去米糠,白米就呈現在眼前。

    這種工作很辛苦,就算是男人來幹,也是苦不堪言。

    所以在秦漢的時候,有一種刑法叫做“城旦舂”。

    城旦舂是中國秦代、漢代時期的一種刑罰,屬於徒刑。

    城旦是針對男犯人的刑罰,其意思是“治城”,即築城。

    舂是針對女犯人的刑罰,其意思是“治米”,即舂米,需要兩個女人抱著舂米杵,才能幹活。

    後來,人們加了槓桿原理,形成了現在的舂米杵,只需要用腳踩就可以了。

  • 2 # 古泉雪歌

    看題主應該是沒有做過相關的農活。

    小麥和水稻都需要去皮脫殼的。收割後曬乾,然後放到打穀場攤鋪開,用石碾子反覆碾壓來達到脫殼的目的。

  • 3 # 老徐-婧堯爺爺

    在缺乏現代裝置而要吃上大米的方法,第一是用杵臼脫殼。第二是礱盤脫殼。如今旅遊景區井岡山所賣的紅米就是用第二種方法操弄而成。

  • 4 # 生物奈米

    其他人已經說了脫殼了。脫殼之後,還需要把稻穀過風車,稻殼因為較輕,會被吹遠,稻米更重,就會從風車側面出口落入籮兜裡面。這樣就是可以煮飯的大米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水垢的水能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