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禹東
-
2 # 張祝基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和陸軍完敗。《馬關條約》賠償日本軍費兩億兩白銀,中日甲午戰爭從政治上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從軍事上也宣告了自強破產。不是清政府不想支援洋務運動,而是洋務運動已成昨日黃花,再也扶持不起來了。
-
3 # lostinbeauty
這個問題有意思。
其實洋務運動並沒有停止,但當初力主洋務運動的那些人就此失勢也失寵了,李鴻章、張之洞等。洋務運動也因此轉入地下了。
但失敗的教訓是深刻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雖然朝廷的洋務運動變成陰性,但社會和民間的洋務改革卻因此而顯性了。最典型的是各種民族資本的發展、社會思潮的活躍,包括各種黨派的興起以及留學的發展。這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影響極大,以至於後來的武昌起義就輕而易舉地瓦解了大清,與此都有密切的關係。
-
4 # 瑪雅古堡
其實很簡單,甲午海戰戰敗,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支付了2億兩白銀的鉅額賠款,加大了清政府的財政負擔,現代水軍經費巨大,清政府已無力承擔;其次鑑於甲午慘敗號稱亞洲第一的海軍全軍覆沒,清政府對水軍已經沒有了信心;再次唯一能擔起清朝水軍重任的李鴻章已到了風燭殘年,海軍人才幾乎在甲午海戰喪失殆盡,已經喪失了重整旗鼓的根本,洋務運動自甲午海戰後宣佈失敗,無人可用了
小站新軍就是在洋務運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實在甲午戰敗後,朝廷內保守派也盡數變成了溫和改革派,只不過洋務運動的大框架還是在舊式封建體系下掀起的武器改革,而非體制上的商品經濟化產物,也不可能出現工業革命,做的事歸根結底也就是日本幕府時代後期的買武器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