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cho小茵茵

    首先,不要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扣上任何標籤,尤其是對於一個才不到兩歲的孩子來說,“社交恐懼症”這個詞實在是言重了。而膽小、懦弱也是我們以成年人的眼觀去硬分析孩子得出的結論,建議家長可以先不要這麼在意標籤,先去看看真實的孩子,去看看每一件具體發生的事情,孩子為什麼會表現出你認為的“膽小、懦弱”。

    孩子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先天的,和遺傳有關的,這部分是很難改變的,也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家長對孩子性格的不滿更多的是來自於家長不願意接納真實的孩子,而是期待孩子變成自己想象中的樣子。

    有些孩子因為天性比較敏感,所以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會更容易感受到焦慮和恐懼,需要透過迴避來自我保護,這並不是“懦弱”,而是孩子的天性,是需要被尊重的,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

    首先當我們不給孩子貼標籤,理解他之所以退縮是因為他需要自我保護的時候孩子也能感受到我們的理解,會覺得更安全,在這種安全的氛圍下,可以鼓勵孩子多一些嘗試,如果他不願意嘗試,也可以尊重他,告訴他爸媽會陪著你,直到你自己想要去嘗試,不會強迫你。

    越是敏感的孩子越是需要尊重和理解,如果大人帶著對孩子的批判的心態覺得孩子不夠好,就會容易做出一些逼迫孩子去社交的事情,這樣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越來越退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遇到過哪些堪比小說的真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