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通真達靈3
-
2 # 自由未來
我在25歲前都不敢也不喜歡在人多的時候發言,儘量避開人群,有時候當我們面臨恐懼的時候,大部分人會選擇逃避恐懼,把恐懼壓下去,或者選擇其他的方式來掩飾恐懼。其實這最終結果更糟糕,壓抑著恐懼只會讓它越來越深刻,越來越嚴重。事實上我們應該做的是不逃避恐懼的心理,當恐懼和害怕的情緒來臨,我們積極面對,去體驗恐懼的心理,把它作為生活中的一種經歷,當下的事該怎麼還是怎麼做,不需要去強化恐懼心理。很多病人就是對疾病的恐懼,把焦點全部放在恐懼上,所以就被自己嚇死了。所謂物來則應,物去不留一切順應自然;怕來則應,怕去不留,害怕僅僅就是一過客。
30多歲以後發現不敢和緊張不是調整心態,調整心情,提前準備什麼的就能解決的,你要想解決其實就要知道具體原因,原因就是怕,因為怕才緊張,才不敢面對,怕什麼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其實就是怕人多,你一個人的時候啥事都沒有,怕的就是人多而己,鍛鍊自己從平時做起,平時儘量在人多的時候發言,但不是什麼重要場所,也不需要提前準備什麼,就是在人多的時候聊聊天,久而久之就消除了。不要把人多就當會事,他們跟本不是什麼大人物,就算說錯做錯了又能怎麼樣,你就會不怕了。
第一,找信任的人溝通,不必聊那些困難與痛苦,你缺乏的是自信,多溝通會使自己變得開朗, 第二,勇氣,先要理清頭緒,然後告訴自己哪裡是我恐懼的地方,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面對嘍。 第三,心靜,像武俠劇裡修煉內功一樣,讓自己靜下來。用理性昇華內心的孤獨, 第四,拋棄孤獨, 孤獨不一定就是一個人,你需要的是情感的依存,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