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浩子哥科技賦能
-
2 # LeoGo科技
中芯國際和臺積電真的是恩恩怨怨,可以說他們的創始人本身就有著恩怨,中芯國際的張汝京,以及臺積電的張忠謀,他們曾經都是德州儀器的員工,然而各自創業之後,臺積電收購了張汝京的世大,導致張汝京的失敗,關鍵是在收購世大的時候,張汝京並不知道。
不服氣的張汝京來到了大陸,建立了中芯國際,然而中芯國際卻因為一些專利因素被臺積電控訴,賠償了幾億美元,才讓他們之間的恩怨稍微緩解,但是張汝京被迫還是離開了中芯國際當家人的位置。
很多人關心,中芯國際是不是國內企業?確實從股份來說。目前中芯國際的10大股東中,第一大股東是大唐電信,佔據了19.14%的股權!中投持有中芯國際11.6%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目前股份情況並沒有十足披露,但是也說明是國內企業)。
那麼中芯國際和臺積電到底有多大的差距?我們說兩個資料你就知道。目前中芯國際量產的最高工藝製程是14nm;而臺積電目前量產的是5奈米的工藝製程,我相信這兩個比較,你就能知道它們之間的差異。
因此你可以從中發現臺積電和中芯國際之間的差異,並非是零星半點。
那麼,造成這種差異的因素是什麼呢?
1.來自於技術方面的差異。臺積電這個企業的發展實際上比中芯國際的時間更長,在專利積累,技術積累方面,它的優勢更為充足。
2.來自於光刻機影響,ASML是最早和臺積電合作的企業,而目前ASML優先提供的幾個廠家,臺積電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光刻機公認市場份額極高的就是ASML。而我們對於光刻機的缺乏,導致了中芯國際發展困難。
客戶信任。我們知道客戶才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核心,臺積電累積了一大批優質客戶,蘋果華為等等;相反之下中芯國際因為技術能力,以及光刻機的束縛,反而在客戶表現方面沒有臺積電累積的那麼多,這就間接的束縛了它的發展。
種種原因導致中芯國際的發展受到了限制,中芯國際想要趕超臺積電,估計還有很長一段路。
-
3 # 海鳥看世界
【海鳥有觀點】中芯國際是追趕者,起步晚,人才、技術被卡脖子
最近因為美國打壓華為事件,中芯國際和臺積電一下子引起很多人的關注,我們先看看中芯國際和臺積電差距有多大
1、製程中芯國際開始生產14nm製程的晶片,估計年底產能能起來,而臺積電目前7nm已經成熟,下半年將量產5nm的晶片,華為、蘋果代工新一代5nm製程晶片麒麟1020、蘋果A14晶片,都由臺積電生產。
2、營業規模
2019年,臺積電晶圓營收為309.11億美元(按1美元=30新臺幣計算),而中芯國際是28.97億美元,臺積電超過中芯國際晶圓營收10倍以上。
2、人才缺乏前幾年就有傳出中芯國際超高薪挖臺積電的人才,中芯國際員工只有臺積電的三分之一,由於人才匱乏,導致中芯國際工藝比較落後。熟悉晶片製造的人都知道,在晶片生產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是良率,中芯國際這方面還是比較差,由此可以看出它在技術和經驗上還差一些火候,而缺少人才也成了制約中芯國際發展的一個大問題。
不過好在這次中美技術競爭讓中芯國際成了國寶級企業,直接獲得國家投資,相信國家會不斷的給中芯國際創造追趕的機會,只能說追趕,要說超車太難!
-
4 # 崑山市周巷村鄔金龍
研發經費跟帶頭型研發人才,特別人才技術,捷徑就是出大本錢挖人,這也是門技術活,現在國家培養能彌補,但總感覺已經有些落後人家了,我們剛剛舉國家之力培養晶片型別人才,要跟華為一樣,在全球撒網,廣發英雄貼,招才納士,出優厚報酬,肯定會有人倒向中芯的,不能說有多多,至少不會顆粒無收
回覆列表
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差距有多大?
據業內訊息,臺積電已經接下了眾多來自蘋果和華為的5nm晶片訂單!
近日,華為向臺積電追加了7億美元訂單,主要用於7nm製程晶片和5nm製程晶片的代工!
14nm製程與5nm製程之間的差距是多少代呢?
在晶片製程工藝裡,有兩大類節點:主節點和半節點!
28nm、12nm、8nm都是半節點,是過渡性的製程工藝!
不過,由於12nm製程晶片被眾多廠商用來當做中端晶片,所以12nm製程工藝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節點!
也就是說,中芯國際距離臺積電,還有12nm製程、10nm製程、8nm製程、7nm製程;其中,8nm是可以選擇性跳過的;但是,如果想搞定7nm製程,就需要來自荷蘭阿斯麥ASML的EUV光刻機!
由此可見,中芯國際與臺積電之間的技術差距是至少“3代”,臺積電領先中芯國際5-10年;
那麼,是不是意味著5-10年後,中芯國際就能追上臺積電了呢?
並非如此!
臺積電不可能原地踏步,等著中芯國際追上來…
而且,臺積電的研發實力超群,“摩爾定律”似乎已經奈何不了臺積電了;
按照業界透漏的訊息來看,臺積電很有可能在2021年實現3nm製程晶片的量產,2023年左右實現2nm製程晶片的量產?
看來,即使阿麥斯ASML早一點給中芯國際發貨EUV光刻機,中芯國際想要追上臺積電,估計也要15-20年左右!
……
為何中芯國際比臺積電差那麼多?中芯國際是2000年創辦的,臺積電是1987年創辦的,中芯國際起步太晚了;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是與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同時進入半導體產業的,而且還在全球頂尖的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呆過很多年!
張忠謀被譽為“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
臺積電聚集了全球最頂尖的一批半導體裝置/高階製造業人才,這是中芯國際暫時遠遠比不了的!
2020年Q1,臺積電營收利潤皆是中芯國際的數十倍;中芯國際想要加速發展,還需要外部輸血!
前不久,國家積體電路基金和上海積體電路基金共同資助了中芯國際一兩百億,支援中芯國際招人才、搞研發、建晶片廠…
中芯國際也是咱們的國寶級企業,必須要挺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