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子邪
-
2 # 陽光清新人生
魯迅作品存在的不足,主要在於金剛怒目有餘,光風霽月不足;有太陽之威,乏明月之柔;嚴苛有餘,寬容不足。魯迅作品既不存在常識性錯誤,也不存在什麼重大的藝術失誤,其小說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在歐洲也是有傳統可循,況且,魯迅的創作初衷就是要喚醒沉睡中的民族,至於題材方面各人都可以寫他熟悉的、有深刻印象的,各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活動範圍,這也是無可非議的。
-
3 # 琴島小松
魯迅, 外冷內熱,“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如《狂人日記》中的“救救孩子”,《一件小事》中對低層車伕執意救助被撞婦人的讚揚等。
-
4 # 好詩如鑽石
《潤土》、《孔乙己》、《祥林嫂》等小說中,表現出魯迅對底層農民和知識分子有憐貧憫苦、悲愚怒呆的人道主義的反映和關注。
不只是小說,在《野草》、《朝花夕拾》等散文集中也有類似的情懷或態度。
說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偉大之處不只表現在他創作的文學作品的多體性,也表現在他無論在小說散文,還是在詩歌雜文中,都同樣表現出了批鬥邪惡強毒、憐憫正善弱蒙的人道主義傾向。
魯迅先生是中國文人的楷模,一生著述頗多,小說主要收集於《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先生對敵人“橫眉冷對千夫指”,對民眾“俯首甘為孺子牛”,其小說中,人道主義的光輝比比皆是。
《藥》寫反清志士夏瑜(以秋瑾為原型)被殺害後,他的母親去掃墓,墓前卻無端多了一圈黃花,顯然是有人偷偷祭奠。誰在祭奠其實並不重要,先生這個情節安排不僅告慰了夏瑜的母親,也是對辛亥革命中犧牲的烈士亡靈的告慰:革命尚未成功,但你們的血並未白流!
《孔乙己》中最後寫到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許久未見,“大約的確是死了”,可終究是“死未見屍”,給善良的讀者一個小小的希望。那個滿口之乎者也的愛吃茴香豆的知道好幾種“茴”字寫法的老頭,雖然毛病多但也有可愛的一面啊。誰忍心讓他凍餓而死呢?
《故鄉》中我與閏土因身份已不像年少時親密,“如隔了一層厚厚的牆”,然而下一代的少年們依然相互惦念,這讓我們看到純真的友情是世俗禮教無法阻擋的。
《祝福》中的祥林嫂,喪夫失子,悲慘之至。《阿Q正傳》中的阿Q,精神麻木,愚鈍無知。他們最終都死去了。但他們的死,讓讀者思考,讓讀者驚醒,不能如他們一般的活著!這就是作者文中的深意: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這也是魯迅先生人道主義的最大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