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語言矯正師

    同事說,小姑子最近很煩惱,因為工作忙,兩口子沒時間照顧孩子,把老家的婆婆接來幫忙,發現婆婆帶孩子有很多缺點。

    好心婆婆辦了那些壞事兒

    1、婆婆人很好,但嘴很絮叨,說話急了,就含糊不清,寶寶也跟著養成了不良的語言習慣,說老小孩話,逗大人開心。老人耳背聽不準,小的說不清,兩人經常鬧出笑話。

    2、婆婆一輩子不如意,性格懦弱,而且平時說話,總是不自信,特別自責,孩子犯錯,總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孩子哭,婆婆就說老了不中用了,又把寶寶弄哭了。孩子摔倒了,婆婆就說自己手腳慢,怪自己,讓寶寶打兩下出出氣。

    3、總覺得孩子吃不飽,吃不好,少吃一點她就心疼得不得了,孩子喜歡吃什麼,她就極力滿足,糖類吃的尤其多,而且總是給孩子吃糯軟的東西,弄得孩子現在換牙都不整齊了。

    4、孩子無意中和老人學會撒謊,婆婆給孩子吃甜食,怕媽媽回來不高興,告訴孩子,媽媽問起來,一定要說沒吃過,如果說錯了,下次婆婆就不給你買了,孩子撒過一次慌,嚐到了甜頭,經常說謊話。

    媽媽的擔心不無道理

    孩子在婆婆的照看下看似平平安安,可是小姑子總擔心孩子被寵壞了,自理能力很差,語言發育也不好,而且孩子的性格也不討人喜歡。

    所以不要忽視語言的力量,它的複製功能是十分強大的,孩子從10個月左右開口說話,產生語言啟蒙開始,一言一行就要注意了,孩子不僅僅是學會發音、學會說話,孩子通過語言學到的更是理解和表達。

    婆婆作為老人肯定有自己說話的方式,言行舉止,脾氣秉性都會傳遞給孩子,總是自責,可能會讓孩子感受負面情緒,總是找藉口,可能會讓孩子認知出現錯誤,還有一些不良的語言習慣等等,這些都會讓孩子潛移默化的被薰染。

    從心理學角度講,“性格”是心理對現實反饋的最明顯特徵之一,影響性格走向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語言環境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語言發育期也是寶寶性格養成期。家庭重要撫養人的性格和氣質,都會通過言行舉止傳遞給孩子。

    語言環境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嗎?

    1、語言障礙

    如果父母有語言方面的缺陷,也可能會傳給孩子。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的發音方式就在刺激孩子的聽覺,孩子第一聲模仿的發音,都是以最親近的人為模板。父母親如果吐字不清,發音不準,那麼錯誤的語言極容易被孩子模仿,並形成不良語言習慣。語言障礙對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社交都會帶來很多不便,因為語言障礙,很多孩子不敢表達溝通,社交能力差,導致很多性格方面的缺陷。

    2、暴力語言

    有一個家庭教育心理問卷顯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經常無法剋制,使用暴力語言或肢體懲罰,這些都會非常明顯的影響孩子的性格走向,在教育孩子時,最應該避免的三種語言行為:責罵、貶低、驅使。這些都會讓孩子的性格走向兩種極端,要麼懦弱沒自信,要麼衝動偏執。

    3、家庭矛盾

    家庭環境的蝴蝶效應一定會波及到孩子,夫妻矛盾或者婆媳矛盾,看似與孩子無關,但是總會影響到孩子,親人之間爭吵的每一句話,對孩子的共情成長以及未來的心理補償都不利。尤其是未來孩子在單親家庭成長中,語言溝通缺少父親或母親的角色,也會對性格走向產生影響。很多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顯得性格敏感,行為獨特,思維和語言溝通都出現一些負面人格。

    結語

    有位語言學家說,語言是人格發展中塑造和被塑造的最好工具,一個孩子0-6歲的成長期間,語言絕對具有建設和破壞的最強力量,父母為孩子營造的語言環境將影響孩子的個性、信念及價值觀。

  • 2 # 小曉白羊座

    你好,針對你的問題我將給出如下回答首先,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母親自己帶孩子。從客觀上來說老人帶孩子的確有一些弊端。第一,孩子長時間與媽媽分離會有疏離感不利於母子情感培養,待孩子長大後不利於管教。第二,教育觀念不同,老人多溺愛孩子,不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最後,老人帶孩子佔用了他們很多時間,他們沒有足夠時間去支配自己的生活,這樣是不公平的。

  • 3 # 語菲情感坊

    老人帶孩子在如今來說是個普遍現象。但是,畢竟上了年紀,精力有限,老人對孩子一些小毛病會懶得糾正,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觀念和年輕人有差異,覺得不是問題,從而讓孩子養 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再就是隔代親的問題。老人對孫輩會更加溺愛,從而導致孩子會比較自私,沒有同理心和感恩之心,成為他人眼中的熊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聽到小孩子哭就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