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觀魚

    這是近一個世紀前的觀點,說魏晉時期是文學的自覺期,主要是指那個時代的文學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漢以來的傳統儒學束縛,更多的表現出個人的自由意識和華麗語言組織,建安文學的崛起是其基礎所在。魯迅先生提出“文學自覺時期”這個概念,此後很多人就開始爭論它的內涵和所謂魏晉時期的具體時間階段。大致就是魏晉南北朝這段跨度很長的中國歷史階段,受不同因素的影響,文學出現了前所未有、後所難見的獨特風格。

    魏晉時期,中國進入了漫長的分裂期,主要是以戰爭和人口遷徙為主要時代基調。其間經歷了蠻族入主中原和士人衣冠南渡,這對文學創作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受到戰亂的影響,漢代那種穩固的儒學主線發生了斷裂,文學創作自然也就產生了更多種自由的形式,非常個性化的篇章就出現了,包括書法藝術也在此時期取得了飛躍式發展,所謂魏晉風度。

    玄學和佛學這兩種極具思辨性的哲學學說在魏晉時期此起彼落,對當時人的思維產生了衝擊,使人的思想變得更為廣闊。從而使文學從具有統治地位的儒學中暫時解放出來,具有了獨立自由的表現形式,有了文學本身的審美觀,這是一種劃時代的變化。

    文學的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總會受到時代或者其它因素的侷限,進入瓶頸期就會失去活力,所以文學每隔一定的時間段大概就會出現自覺期,或者說是對文學本身進行自淨、修正、拓展、融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邊的最聰明的人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