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觀魚

    國粹這個詞是從民國以後開始出現的,是梁啟超受海外國粹派影響而率先提出的。國粹一詞按字面意思,就是指一個民族獨具的、固有的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國粹的最初含義主要在歷史文化層面。後來許地山寫了一本《國粹與國學》的著作,把國粹的概念進一步表述為“在物質與思想上對本民族做出巨大貢獻且仍然具有持續發展特徵的事物”。所以國粹這個詞就是民國的文化界人士總結出來的一個概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粹這個詞的含義產生了一些變化,把一些越來越具體的事物歸類為國粹的現象層出不窮。經常見到的就有“三大國粹”、“四大國粹”、“五大國粹”、“十大國粹”等不同說法,彷彿國粹變成了一些傳統技藝的排名榜。這其實和原本的國粹含義是有差別的。比如我們現在一提到國粹,就總能想到京劇,因為這種戲劇只要一有出場的機會,就會被捧一聲國粹。但是京劇的歷史實在太短了,是滿清時期才形成的東西,如果它位列國粹的話,那麼書法、古琴、國畫、中醫、刺繡、武術、圍棋、象棋這些比京劇不知道古老多少年的文化也必須列入,國粹的隊伍一下子壯大起來。

    如果以京劇為國粹標準,那麼秦腔、崑曲、豫劇、越劇、川劇、黃梅戲等都是國粹。這就是現在國粹一詞所包含的具體事物,大多都是些古代流傳下來的技藝。這和最初提出的國粹概念已經有非常大的區別了,也就是說概念變得具體了、變得狹窄了。國粹的真正含義還應該回到更宏大的概念上去才更妥當,也就是指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髓,而儘量不去用某一種具體的技藝去代表國粹。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文化上的很多概念都有著不同的理解,無論如何都是為了傳承我們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維繫一個民族的根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理解“文能窮人”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