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璐3302

    認同啊,差生之所以是差生,肯定是有原因的,一不就是家庭教育沒做好,二就是基礎教育沒跟上,三就是孩子不適應這個學校的學習氛圍。這三個原因,老師很大程度上幫不了你,家長只有通過不斷和孩子溝通,找出原因去解決

  • 2 # 幸福小塵埃

    首先這位老師說的也是部分實情。但我不認同這種說法。

    現在的確很多地方依然是大班額教學。班級人多,老師課堂進度不可能顧及所有人。但是除了課堂還有輔導課,自習課。

    我們學校就有專門的培優補差活動,就是要求老師利用自習課,輔導課,給學生補差。

    不過,學生首先要自己覺醒,自己想學,老師不會放棄任何一名學生。我常常說:“自己放棄自己,別人再怎麼說也是無濟於事。”其實,當老師的想自己的學生都能成才。因為學生的成績反應老師的能力。

    所以,我只認同課堂進度不會顧及所有人,但差生老師是想從各方面幫拉一把的,談心,鼓勵,補差科。所以當老師的從內心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 3 # 青草悠悠666

    這種說法比較現實,也是實際情況。

    我物件就說,如果人人像紀連海在百家講壇上那樣講歷史,學生想學不好都難。我說,如果歷史老師像紀連海在百家講壇上那樣講歷史,百分之百完不成教學任務。

  • 4 # 會寫文章的橙子

    自己差,如果知道上進,主動下課問老師問同學多做題,沒有哪個老師會去拒絕這樣上進的學生,我初中開始幾何不好,主動問老師都免費加班給我講,第二次考試我就一百分,後來當了三門課代表老師喜歡的不得了。上高中分心了不上進,爸媽給好多紅包請吃飯,自己不上進老師照樣瞧不起。面子都是自己給的,你弱你有理,你窮別人就得主動給你捐錢扶貧?

  • 5 # 老景愛教育

    一位老師說:“班上人數多顧不過來,不可能因為差生拉低進度”你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我認為這種說法欠妥。

    是的,一個班至少有四十名學生,有的甚至有五十多名學生,是太多。國家教育主管部門也注意到這一點了,正在要求各校實行小班制,要求每班人數在三十人之內。這說明領導也明白一個班學生不可以太多,太多了無法兼顧。

    但是,一個責任心強的老師會採取多種辦法來兼顧學困生的。

    總之,老師要關愛差生,努力轉化差生。

  • 6 # 張鐵軍158

    趕進度的同時,包容慢的學生是仁者愛人,讚美慢的學生做得對的部分,則對的放大是因勢利導,如此有良好的師生關係和心境,學習內動機即可激發,畢竟還有因材施教。

    會教課是熟練工,教好課是藝術,是情懷。

  • 7 # Caesar1982

    我發現很多回答驢脣不對馬嘴。教學是有進度要求的。

    題主的意思是不能因為差生耽誤了教學進度,本身沒問題。真的是隔行如隔山。

    還有的拿醫生來做對比,純粹抬槓。

    如果班級裡有一個學生有某個知識點不會,是不是直到教會才繼續往下教?動動你的腦子考慮一下,這個可能嗎?

    如果真這樣那麼到高三也完不成高一的進度。還有的把這個上升到了教師素質問題,對不起,老師不要這樣的帽子。

  • 8 # 就住大海邊

    認同。我家孩子三年級,就屬於班上拖後腿的一群,課後、週末利用一切時間複習練題做輔導。一個班裡那麼些個孩子,為了咱一個耽誤人家進度這也說不過去,再說課程也都是有安排的,到時間老師必須講完,不能無休無止的停在一個地方。

    人家孩子聰明課堂上學會了,那咱家孩子笨難道爸媽也笨嗎?小學生的題能有多難,巴拉巴拉書看懂了再給娃講一遍唄,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哪個地方是薄弱點就重點練習啊,一點兒一點兒往前追吧[加油]

  • 9 # 大蝦小蝦談教育

    這是一個『車上的人和車下的人』的問題,看你在那個位置。

    作為差生,你要求老師以你的進度來開展教學活動,那這樣做對於那些學習比你好的同學公平嗎?

    學習好,除了老師教,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學的結果,如果一個學生就是不學,那怎麼辦?我們要一直等嗎?我們經常說: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另外,學習也需要資質的條件,如果一個班級裡有一個智力發展不高的孩子,那是不是所有的學生一直上小學一年級呀?一直等到他學會呀?

    教育界有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只能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如果大多數人應該就這個進度,那就沒有問題。

  • 10 # 曼曼最優雅

    我覺得教育就應該分班,不是不公平,反而是公平的,最優化的利用一切教育資源培養孩子們成才。當然分班是為了因材施教,如果是分了班就不管學生了那就完全違背了教育的初衷。不用說別人,就說我,我背課文跟玩兒似的,想當年背山鬼,岳陽樓記,十幾分鍾就搞定。可我有機化學和立體幾何就是學不來。偏科很嚴重。所以說同一個孩子的不同方面,不同孩子的同一方面都是不同的。教育一定不要搞一刀切,同一個標準衡量所有孩子。我們的教育應該讓一部分孩子成功,一部分孩子成材,一部分孩子成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評價曾仕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