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謎桔
-
2 # 老金財經
市場獲利供應量增加不一定會導致利率下降,只能間接性影響利率,因為貨幣供應量多少不能決定利率的高低。
貨幣政策與利率的關係
既然市場增加了貨幣流動性,改變了市場供需關係,導致市場貨幣大量增加,市場貨幣大量增加會導致貶值了。反之如果市場貨幣量大量減少會讓錢更少,跟值錢了。
市場錢多了,錢貶值了,銀行和老百姓手裡更多錢了,即使向銀行申請貸款,也更容易了,間接性的會降低貸款利率,同時存款利率也會進行下調。
利率高低跟什麼最有直接關係
國家貨幣調控政策主要方式:
(1)法定存款準備率
(2)再貼現政策
(3)公開市場業務
正因為這樣,可以說明當市場貨幣量增加之時,市場錢多了,並不代表銀行利率就一定會下降,國家可以通過其他三種方法收緊市場貨幣,讓銀行利率保持不變。
說白了就是市場錢多了,不能決定利率高低,也不一定就證明利率會下調,也許是利率保持不變,也許是下降,關鍵是看國家貨幣調控政策來決定的。
所以說答案很明顯,市場貨幣供應量增加否定會導致利率下降的,利率降不降是由國家決定,因為貨幣量不是利率的決定因素。
-
3 # 財經科普簡與直
其實您不妨把這個反過來理解,既容易理解,有很好表述。
我們來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A. 今天您有十萬塊,放在銀行。假設當初銀行給的年利率是4%,後來銀行將利率調低到2%,您肯定就不願意了存銀行了,因為2%無法滿足您理財的需求,甚至會導致您的錢變相貶值!
這時候如果您有更好的投資理財渠道,那麼肯定願意拿錢出來搏一搏,獲取更大利益。錢自然就從銀行流入市場,市場貨幣就增多了!
B. 今天您的10萬塊通過投資理財變為15萬了,可是市場因為投資過盛,投資風險變大了。這時候銀行通知您年利率回撥到4%。
面對這種情況,您為了資金的安全和繼續增值,您又將15萬存入銀行,以躲避風險和繼續增值。這時候市場上的貨幣又減少了!
C. 現在您懂得其中原理了嗎?國家通過調整利率來控制市場貨幣供應量。
市場上貨幣不夠了,國家調低利率。
市場上貨幣過盛了,國家調高利率。
-
4 # 福喜財經
貨幣供應量上升為什麼利率會降低?
1、什麼是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量是指一國在某一時點上為社會經濟運轉服務的貨幣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供應的存款貨幣和現金貨幣兩部分構成。中央銀行一般根據巨集觀監測和巨集觀調控的需要,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中國現行貨幣統計制度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流通中現金(M0)、狹義貨幣供應量(M1)和廣義貨幣供應量(M2)。
2、什麼是利率?
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借貸資金額即本金的比率。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額(稱為本金總額)中每個期間到期的利息金額與票面價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額的總利息取決於本金總額、利率、複利頻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時間長度。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錢所支付的代價,亦是放款人延遲其消費,借給借款人所獲得的回報。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計算。
3、貨幣供應量上升,為什麼利率會降低?
1)巨集觀上是這樣解釋的,貨幣供給量增加,貨幣供給曲線向右移動,與貨幣需求曲線交與新的一點 在這一點上 利率降低。也可以這樣理解,供給量增加,貨幣供大於求,多出來的貨幣用來購買債券,債券價格上升,利率下降。舉例說明:可以把利率想成價格,貨幣想成商品,當供大於求時即貨幣供給量大於需求時,利率會下降,當供小於求時,利率就會提高,央行提供的貨幣供給量一定要符合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與貨幣流通速度成比例,過高會造成通脹,過低,會造成通縮。
2)利率分為法定利率和市場利率。法定利率確是由貨幣當局決定的,它只對市場利率起指導作用。流動性陷阱假說裡提到的利率是指市場利率,它由市場資金供求狀況決定。
3)首先要明白央行為什麼增加貨幣供應量?因為社會上流動的錢少了,也就是說需要增加社會上資金的量!那麼利率肯定要下來,為什麼?因為利率下來了,你存銀行的錢,沒有利息了,白存!每年還都貶值,怎麼辦,投資,把錢從銀行裡取出來投資,國家就是這個目的!不希望你存錢。反過來當社會上錢多了,怎麼辦?提高存款利率,投資有風險,存銀行也賺錢誰投資啊?都把錢放銀行了,新聞上你就會提前看到,說央行回籠多少多少資金為什麼央行說增加、減少貨幣供應而不直接控制利率,因為經濟社會國家不能直接干涉銀行的運營。國家只有權控制資金流量,沒權干涉利率的大小,但是國家能通過巨集觀調控來約束銀行。
4)貨幣供給量增加 利率為什麼會降低貨幣增速和利率的關係。貨幣的增速和利率分別反映了資金的量和價,直觀感受兩者應當是反向關係,這對於微觀主體通常成立。但對於巨集觀經濟,貨幣增速和利率的關係在不同階段往往呈現不同特徵。
美國上世紀80年代末之前,貨幣增速和利率有明顯的反向關係。而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國的貨幣增速和利率走勢幾乎完全同步回落。90年代中期以後,貨幣增速和利率時而反向、時而同向,並不穩定。從長期來看,利率和貨幣增速的趨勢更像是一致的,以80年代中期為界,利率的趨勢與貨幣增長的中樞有關:80年代中期之前,貨幣增速高、利率趨升;80年代中期以後,貨幣增速放緩、利率趨降。這種現象並非特例,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英國。
計算公式:利率=利息÷本金÷時間×100%
例如:存款100元 ,銀行答應付年利率4.2 %,那麼未來一年銀行就得支付 4.2元利息。
計算公式是: 100×4.2% = 4.2元
利率=利息÷本金÷時間×100%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00 × 4.2 %=4.2元
最後取款100+4.2=104.2元
-
5 # 陳永信老師
很好理解供需決定市場,就是一個供求關係,貨幣供給增加時,也就意味著市場的錢變多了,錢多了,也就意味著貸款更加容易了,貸款容易了,利率就行自然下降了!反之,如果貨幣政策收緊,市場上的錢變少了,自然利率就高了!某種程度上利率就是資金的價格,價格的高低跟供求有很大關係,供大於求,價格下降,供小於求,價格上升!
-
6 # 花花事務所
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就是市場上的錢增加了,在國民總產出沒有提高的情況下或者是國民總產出水平增長不如貨幣供應量增加的快的情況下,就會引起通貨膨脹,這在現代社會中十分常見。
通貨膨脹,人民的工資沒有提高就代表變相降低,帶來購買力下降,購買力下降,代表資金流動性下降,資金流動性下降,國家就要想辦法刺激消費,刺激消費,央行就會降低銀行準備金,降低利率。
-
7 # 達哥理財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會。
利率是貨幣供求的價格,貨幣供應量減少,貨幣資金的價格就會上升,反之貨幣供應量增加,貨幣資金的價格就會下降。其實就是簡單的供求關係。
舉個栗子:
這幾個月為什麼口罩價格暴漲?原因是買不到,市場供給少;最近價格又回落了,原因是恢復生產了,供給量逐漸增加。就是這個道理。
-
8 # 仰望星空小鑫鑫
很好理解,這個就是一個供求關係,貨幣供給增加時,也就意味著市場的錢變多了,錢多了,也就意味著貸款更加容易了,貸款容易了,利率就行自然下降了!反之,如果貨幣政策收緊,市場上的錢變少了,自然利率就高了!某種程度上利率就是資金的價格,價格的高低跟供求有很大關係,供大於求,價格下降,供小於求,價格上升!希望有解決你的疑問!
回覆列表
市場貨幣供應量增加會導致利率降低嗎?
貨幣與利率的關係
利率是央行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的核心,利率的調整,其中包括存貸款利率的調整,與整個巨集觀經濟和金融市場息息相關。利率影響貨幣需求,同時,利率是貨幣供求的價格。也就是說,貨幣需求受利率的影響,當市場上的貨幣數量不斷增加時,貨幣的流動性大,表明市場上有足夠的貨幣量,當貨幣過剩時,就會出現通貨膨脹。
例如,如果銀行有比較充足的存款準備金,銀行就會通過降低利率釋放資金流向市場,客戶申請貸款並獲得批准的利率也會更低。相反,如果市場上的貨幣量減少,也就是說流通中的資金量減少了,那麼由資金稀缺感引起的反應就會導致利率上漲,簡單點講,貨幣與利率也就是供求關係。
用比較通俗的方式舉個例子,在以前,大部分人出門沒有佩戴口罩的習慣,各家藥店口罩庫存量充足,應對平常需求量的不成問題。而今年來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對於目前來講,口罩成為了全球緊缺的防護物質,剛開始的時候,就以我們自己國內來講,各家藥店,網路,口罩售罄率100%,甚至出現有錢買不到口罩的現象。
除了正規的藥店之外,非藥店等士多店售賣的普通布料口罩也統統售罄,在全球需求量不斷增加時,原材料在供不應求時,需要加大人力擴大,資金量被加大,那麼進貨價格自然也會隨之上漲。
這也是供求的關係,當資源處於充足狀態時,價格能維持平衡。而當資源出現緊缺時,特別是人人都需要時,這個時候不單單是有錢買不到想要的物資,而所需資源也會隨之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我們去購買也就要掏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