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君解歷史
-
2 # 北涼縣令
唐朝為什麼那麼多宰相?
我們先了解唐朝宰相的職責,首先說一下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為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名義上三省的最高長官皆為宰相。但是在實際朝廷中,還有掛名的宰相,像太子詹士、參知政事、同三品、同平章事、開府儀三司等。所以唐朝的宰相那麼多。
他們到底有沒有實權?
唐朝的宰相有沒有實權那得看他們跟哪個皇帝
在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核心其實就是宰相制度,要考察一個朝代的制度創設、執政得失和政治開明程度,其中一個重要的參照就是宰相制度。
縱觀中國曆代的宰相制度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秦漢的三公制、隋唐的三省制、明清的內閣制。
唐太宗李世民時期
相權與君權的制約,李世民時期皇帝釋出的任何詔書都必須經由政事堂會議集體研究通過,然後加蓋中書門下蓋章,方可送交尚書省執行,如果是皇帝直接發出詔命,沒有加蓋中書門下之印,在當時便視為違法。這就是貞觀時期相權對君權的制約。當然還得李世民本人遵守才行。
首席宰相專治,基本上可以任用自己看好的人才為官。好的宰相像姚崇、宋璟、張九齡,打造的開元盛世。像李林甫、楊國忠,可以說安史之亂的發生跟他們有間接關係。
能臣還是要遇到良主。
大家可以補充哦!
-
3 # 沉睡的天堂
“唐朝宰相最多,因為唐朝是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唐代宰相又失之名稱過多,重床疊屋.“唐世宰相,名稱尤為不正”,除了中書令、侍中、尚書令等原三省長官外,後來尚書僕射、參議得失、參知政事等等,“其名非一,皆宰相職也”,往往造成“有宰相之職,而無宰相之權;有宰相之權,未必有宰相之責”...”
-
4 # 太史公後人
實權肯定是有,得看時代了,唐朝前期宰相普遍唯唯諾諾,被皇帝壓的死死的,後期宰相一個比一個強硬,連皇帝都得看其臉色,如郭子儀,牛李等。
-
5 # 尚宮女史
隋唐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體的,雖然中間經過了十年左右的動亂,但隋朝的存在基本屬於為唐朝做嫁衣,唐朝的很多制度都是直接沿襲的隋制,包括官制也基本沿襲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長官即天然的宰相職,而唐朝時期的宰相制度大部分時期都是群相制,即在保證皇權穩固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削弱相權,甚至出現了實權性質的宰相,即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
但到了貞觀後期到高宗時期,開始出現另一種性質的宰相,即五品以上官員被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者“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就是實權宰相,自從新型宰相誕生,就形成了一種群相制,同時有五六個以上的宰相。
高祖朝的宰相因為只有天然宰相,因此任命的也不過才十來個人,太宗朝的宰相數量也還是比較少的,宰相的任職也是比較穩定的,按照《劍橋中國隋唐史》的統計,李世民為帝的23年時間裡總共任命了21位宰相,而這些宰相的平均在職時間為7年,相對比較穩定。後面的高宗一朝也算穩定,但李治之後,就是李治的媳婦武則天時期,眾所周知,武則天是比較愛折騰的主,宰相出現的就比較多,李治為帝的34年裡出現了40位左右的宰相,而在武則天執政的22年時間裡,出現了66位宰相,最多的時候同時有十五六個宰相。
就拿我們熟知的宰相狄仁傑來說,大家都知道武則天對狄仁傑是非常信任和敬重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狄仁傑在武則天時期不過才做了四年左右的宰相,而且還是分兩次做的。第一次是在691年的9月,62歲的狄仁傑升任地官侍郎並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為實權宰相,但這一次拜相僅僅持續了四個月,就被酷吏來俊臣誣陷入獄;第二次是在697年,68歲的狄仁傑任鸞臺侍郎,並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為實權宰相,這一次持續的時間還算長,一直到700年的九月去世。
宰相的工作簡單來說就是參議政事,大體上就是輔佐皇帝,指導下級官員以及掌管政務,最開始只有天然宰相的時候,為了更有效的溝通工作,三省長官會定期在門下省的政事堂議事,也就是說宰相們定期在政事堂議政,到了高宗末期,政事堂搬到了中書省。政事堂設在何處,何處的地位即是最高的。
武則天時期的官員制度以及後期中宗睿宗時期的賣官鬻爵現象形成了一個冗雜的官員制度,很多官員是完全沒有必要設定的,但卻吃著國家的俸祿,因此唐玄宗時期,這種官制就開始改變。尤其是姚崇成為宰相後,裁汰官員,禁止私授官員,而且宰相制度也有了變化。為了提高行政效率,也為了更好的決策,群相制漸漸被專任制代替。在專任制內,同一時期只有兩個宰相,一個為中書令,一個為門下侍中,其中中書令為領袖,權力最大,門下侍中是其副手,為了不使宰相形成強大的勢力,一般任期都是三年左右。比如姚崇和盧懷慎,姚崇就是權力最大的宰相,而盧懷慎只是姚崇的副手,全力支援、輔佐姚崇。姚崇之後就是宋璟,宋璟的副手則是蘇頲,等等。
但唐中晚期的宰相卻並不是權力最大的官員,因為還存在一個宦官專政的問題,宦官專政起自李輔國,一直持續到唐朝滅亡。他們甚至能廢立皇帝,所以很多時候,宰相也不得不被宦官壓制,或者直接無所作為。即便能有所作為,還有一個問題同樣成為唐朝的弊病之一,即朋黨之爭。因此,唐中後期的宰相,有所作為的實在沒有幾個。
-
6 # 對話歷史
唐朝建國初期試行群相制度,三省六部的長官都是宰相,如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右僕射以及六部尚書等。唐朝的群相制度杜絕了中國古代相權的過度集中,降低了對皇權的威脅。
後來唐朝出現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
三品(唐朝宰相為三品),朝廷官員只要加這個名號,即為宰相,而三省六部的長官不加這個頭銜就不再是宰相,例如:中書舍人、同中書門下平章,那麼這個中書省的三把手就是宰相。而如果一二把手沒有頭銜,就只是所在部門長官,只能處理分內的事。此時,宰相變成臨時工,只要把頭銜去掉,這個官員就只能回所在部門當差了。
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全國設定幾十個節度使,節度使權利很大,掌管轄區民政、軍事、財政等大權,許多地位較高的節度使會加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為使相。名譽是宰相,但不處理政務,掛個號而已。
綜上,整個唐朝宰相隊伍比較龐大,也出現了許多名相,如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張九齡等。
唐朝的宰相制度對後世影響很大,為後續許多王朝所繼承。
-
7 # 霧都溼氣
宰相稱號,出現於戰國後期。“宰”是本是君主的總管家的稱呼,“相”是輔助之意,用家臣的頭目管理國事,這就是宰相的實質。
秦統一後,正式官稱是丞相,有時分置“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擔任丞相的稱“中丞相”。漢武帝時,用儒生擔任丞相,讓他們處理一些日常行政事務,政務中心轉移到內廷。此後,丞相雖有宰相之名,而無宰相之實。東漢末年,權臣董卓、曹操等攜天子以令諸侯,恢復丞相或相國的官職,甚至於自我任命擔任此職,實權更在皇帝之上。
隋唐兩代,都不設丞相、相國,承襲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三省”長官制度,這些新的稱呼就成了新的宰相之職。
中書省,隋稱內史省、內書省。設內史令、內書令。唐稱西臺、鳳閣、紫微省。設右相、鳳閣令、紫微令;
尚書省,隋襲舊稱尚書令。唐稱文昌臺、都臺、中臺。尚書令因秦王李世民曾任此職,登出。長官設左右僕射,副職;
門下省,唐稱東臺、鸞臺、黃門省;承襲舊職設侍中。
隋唐兩代的皇帝,為防止權臣篡位的重演,儘量不讓個別大臣位高權重。三省長官都以級別較低的其他官員加上“參掌機事”“參預朝政”“參知政事”等頭銜行使宰相職權,如魏徵以祕書監“參預朝政”。唐玄宗開始,設立學士院,翰林學士加上“知制誥”頭銜,專門起草機密詔令,因而有“內相”之稱,詩人李白這翰林學士地位不低哦!
歷史上除董卓、曹操等極少數權臣外,宰相本身並無獨立的權力,不管地位多高,仍然是君主的頭號奴僕。最主要的職權,就是參與機密,參加詔令的起草、審議與傳達。
-
8 # 彼岸歷史
這個命題有點大,要想了解唐代相權,尤其是相權對皇權的制衡情況,就得先了解皇權和相權數千年的鬥爭和演化過程。
一、相權的演化
從古到今,皇權和相權就是一對歡喜冤家,皇權想自己說了算,相權一直不願意,雙方你消我長,你進我退,一直鬥到“我大清”才分出勝負:皇權完勝,相權幾乎完全消失,中國徹底進入專制社會。
這一點其實從皇帝和宰相日常辦公的形式上就可以看出來。先秦是君臣都跪著(沒發明凳子),所謂促膝長談,最典型的是秦孝公和商鞅、秦昭王和范雎,跪在那裡一聊就是三五天(也不知道腿麻不)。後來有了椅子,除了上朝,皇帝和宰相有事也是坐著商量,上面的平易近人,下面的也不覺得拘束或者失禮,即所謂“坐而論道”。這種和諧的場面被趙匡胤給打破了,有一次範質、王浦等人被叫到宮內議事,談了一會,老趙說,你們過來看看這份檔案。幾個人也不疑有他,但等看完檔案回來的時候,椅子沒了——老趙故意讓人給撤了——這一點老趙做的雖然不厚道但也情有可原:和“杯酒釋兵權”一樣,他想徹底消除五代亂權遺患,樹立皇帝權威。但是,這時候椅子雖然給撤了,但宰相的實權還在。一直到大明朝,朱元璋為了皇帝一家獨大,直接取消了宰相這一職位,設立內閣。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後來的內閣卻逐漸發展成了像唐朝一樣的宰相班子,而且對皇帝的制衡幾乎具備了現代民主政體的基本模式。到了清代,雍正設立軍機處(皇帝的私人祕書班子),繞開並在後來實際架空了內閣。乾隆又進一步撤銷了議政王大臣會議,中國專制制度達到頂峰。大臣(奴才)們和皇帝彙報個事,別說“坐而論道”,也別說站著,就一直跪在那裡,戰戰兢兢、誠惶誠恐,皇帝不說平身連頭都不敢抬起來。
二、唐代的相制
扯得有點遠了,說回唐代的相制。
(一)群相制時期。以太宗、高宗兩朝最為明顯。這是一種集體宰相制,即三省合議:中書省負責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稽核駁議、尚書省負責頒佈施行。同時,三省還有一項“駁議”權——對皇帝不合規定的命令進行拒絕並駁回。這不僅讓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分工合作、相互制衡,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對君權形成有效制約。在這一制度下,不管級別高低,只要符合條件(如三省六部長官、僕射、門下侍中等)即可入相(如同平章事),所以這一時期的宰相一般在六到十人之間,如高宗剛剛登基的時候就有長孫無忌、李勣、褚遂良等九個宰相。
(二)首相制時期。始於中宗(實際上是武后臨朝稱制),玄宗時期確定下來。中宗繼位後,裴炎為相,在武后的授意下,他悄無聲息地將政事堂從門下省遷到了中書省——這就幾乎相當於取消了門下省的駁議權,中書省(按武后的意思)出完旨後沒有反對意見了。同時,裴炎以首席宰相制代替了原來的“群議”制度,政令施行、人事任免等全由他一個人說了算。玄宗時期,宰相人數已經大為減少,一般為二到三人。開元十一年,著名宰相張說的改革將“首相制”徹底確定了下來:將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成為最高權力機構,更重要的是,原來三省六部長官不再“兼相”——這樣一來,三省六部的分權、制衡體制全面瓦解,帝國的行政權力被高度集中到宰相手裡。這不僅讓宰相的數量進一步降低,更埋下了後來李林甫、盧杞等人獨斷朝綱和牛李黨爭的禍根。這一時期的特點是正、副手組合,如玄宗朝的姚崇、盧懷慎,張說、張嘉貞,張九齡、源乾曜等。
(三)獨相制時期。唐代並沒有專門設立這一宰相制度,而是後期不由自主地形成了獨相制。這種情況不僅始於李林甫,而且他還是時間最長、權力最炙、禍害最大的“獨相”。造成這種情況的“罪魁”仍然是唐玄宗李隆基,在李林甫之前,他用相的原則是“專而不長”,因為他知道,一個宰相如果當權時間過長,就容易形成自己的政治勢力,也就是所謂的“朋黨”,這對皇權是極為不利的。所以,無論是姚崇、宋璟,還是張說、張九齡,雖然人品和能力俱佳,但任期一般均為三年左右。那麼,後來的李林甫為什麼能獨相19年呢?對比一下的話可以看到,前期的那群才華橫溢的名相都是做“正事(政事)”的,而不學無術的李林甫是做“人事”的——皇權已經穩固,社會已經穩定,盛世已經來臨,李隆基要開始享受了,這時候的他不需要能臣,更不需要諍臣,而是需要一個知心體己、善解人意的“弄臣”——李林甫恰逢其會。於是,“一言堂”時代來了,唐初形成的“分權”、“群議”、“封駁”等民主制度頓時蕩然無存。而且,以李林甫為榜樣,楊國忠、元載、李吉甫、楊炎、李逢吉、盧杞等人先後登場,把朝堂當成自己謀私利甚至洩私憤的平臺,並最終迎來了導致李唐王朝政治崩壞、綱常紊亂的著名黨爭——“牛李之爭”——“德裕、宗閔各分朋黨,更相傾軋,垂四十年”。繼“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之後,由權力高度集中帶來的“黨爭”,成為了讓大唐徹底走向深淵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英中國人阿克頓說過: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從群相到首相再到獨相,宰相體制的變遷,正是大唐社會各方面全面衰退的政治表現。
-
9 # 伊耆角木
唐朝的宰相制度,叫做“政事堂”制度,後改稱“中書門下”,是一種集體宰相制度。通常宰相班子由二、三人至十餘人不等構成(極少數情況也出現過短暫獨相)。成員包括中書、門下二省長官中書令、門下侍中,及不定數量的被授予“同中書門下三品”或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員。這就要從三省六部制開始說了。
理論上,三省長官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同為宰相。但是,由於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前曾擔任尚書令一職,他繼位後此職不再授予官員下,所以尚書省長官長期缺位。與此同時,因為尚書省官員品級高於中書、門下二省,從制衡角度考慮,尚書省在權力上反而是最小的,只有執行權,無決策權。副長官左、右僕射很多時候只是作為榮譽銜。
如此一來,真正的固定宰相實際上就只有中書令、門下侍中兩人。按照正常程式,中書省起草政令,門下省稽核。但如果中書、門下二省意見不一致,勢必嚴重影響行政效率。於是,李世民在位期間,在門下省設政事堂,由中書令、門下侍中及部分其他官員共同決策。皇帝任命參與決策的其他官員,被授予“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是三品官的意思,而是“同中書、門下二省的三品長官中書令、門下侍中一起處理政務”的意思)。這只是個差遣,這些官員本身的官職品級不會受到影響。理論上五品以上官員都能夠被授予這二者,通常情況下,往往是中書侍郎、黃門侍郎、六部尚書、侍郎等最有可能以這樣的身份入相。這些人都被稱為宰相。
政事堂原本設在門下省,武則天稱制時,將政事堂遷往中書省,由親信中書令裴炎掌理,取消了門下省的封駁權,從此,中書令成為首席宰相。武則天又一度將各機構、官職改名,中書省改稱鳳閣,長官中書令改稱內史;門下省改稱鸞臺,長官侍中改稱納言;同中書門下三品改稱同鳳閣鸞臺三品;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改稱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李唐復辟後改回原稱呼。
玄宗在位期間,又採用中書令張說的建議,將政事堂改稱“中書門下”,由原本的定期會議改為直接中書門下二省聯署辦公,進一步削弱門下省權力,並且下設六個堂,與尚書省六部的職權多有重疊,也削弱了尚書省的權力,是一種進一步集權的表現,原本三省分權的作用形同虛設。
到了唐朝後期,隨著藩鎮割據加劇,朝廷為了穩住這些強勢將領,給他們加各種官銜,稱為“使相”,有宰相之名,不用入朝。中書令、門下侍中兩個官職升為正二品,基本成為藩鎮將領的加銜。中書、門下二省事務由中書侍郎、黃門侍郎(都已升正三品)負責,並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入相 。自此,所有官員只有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才算宰相,這也就是為什麼到了五代及宋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了宰相正式官銜。
-
10 # 勇哥講生活
宰相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都設有宰相。根據唐朝的規制,中書省的頭三品和 門下省的頭三品那都是宰相,也就是說宰相是三品,但可不能小看這三品宰相啊,都知道唐太宗做過尚書令,所以以後就再沒人做這個官了,唐的宰相最高就三品,所以說官至三品在唐朝來說已經是位及人臣了,相當於清朝和砷的地位了,就實際權力來說,唐的宰相可比清朝的宰相大多了。像廢立太子和皇后須經宰相同意,
皇帝詔令不經宰相即為非法,皇帝任命官員必須經宰相批准,皇帝繼承帝位的合法性須得宰相認可,當然 一品和二品雖然更大,但是他們基本屬於榮譽官職,主要是皇親國戚或者威望很高的人,位高但是權不重,甚至很多時候一品二品都是空置狀態。由此可見,唐朝的三品宰相確實是掌握權利的重臣。至於說為什麼宰相那麼多,只能說唐朝的重要機構設定多,有才有能的人也多。
回覆列表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隋唐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體的,雖然中間經過了十年左右的動亂,但隋朝的存在基本屬於為唐朝做嫁衣,唐朝的很多制度都是直接沿襲的隋制,包括官制也基本沿襲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長官即天然的宰相職,而唐朝時期的宰相制度大部分時期都是群相制,即在保證皇權穩固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削弱相權,甚至出現了實權性質的宰相,即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
但到了貞觀後期到高宗時期,開始出現另一種性質的宰相,即五品以上官員被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者“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就是實權宰相,自從新型宰相誕生,就形成了一種群相制,同時有五六個以上的宰相。
高祖朝的宰相因為只有天然宰相,因此任命的也不過才十來個人,太宗朝的宰相數量也還是比較少的,宰相的任職也是比較穩定的,按照《劍橋中國隋唐史》的統計,李世民為帝的23年時間裡總共任命了21位宰相,而這些宰相的平均在職時間為7年,相對比較穩定。後面的高宗一朝也算穩定,但李治之後,就是李治的媳婦武則天時期,眾所周知,武則天是比較愛折騰的主,宰相出現的就比較多,李治為帝的34年裡出現了40位左右的宰相,而在武則天執政的22年時間裡,出現了66位宰相,最多的時候同時有十五六個宰相。
就拿我們熟知的宰相狄仁傑來說,大家都知道武則天對狄仁傑是非常信任和敬重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狄仁傑在武則天時期不過才做了四年左右的宰相,而且還是分兩次做的。第一次是在691年的9月,62歲的狄仁傑升任地官侍郎並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為實權宰相,但這一次拜相僅僅持續了四個月,就被酷吏來俊臣誣陷入獄;第二次是在697年,68歲的狄仁傑任鸞臺侍郎,並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為實權宰相,這一次持續的時間還算長,一直到700年的九月去世。
宰相的權力僅次於皇帝的權力,但因為宰相人數眾多,因此權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在武則天時期這種削弱更明顯,因為武則天向來不按常理出牌,不僅設定了眾多的宰相,而且宰相任職時間極短,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武則天也並不完全信任宰相,她甚至更信任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以及她的那些寵臣,武則天經常會和太平公主商議政事,但並不允許太平公主幹預政事,再就是武則天設下的北門學士。北門學士相當於武則天的一個智囊團,雖為修撰,實際上也參政議政,也在一定程度上分相權,有時候武則天就會繞過宰相而通過北門學士決策政令。
唐玄宗時期的宰相制度,實際上已經將尚書左右僕射拒之門外,而之後,這一官職也不再擔任宰相職。而安史之亂後,中書令和門下侍中也漸漸成為一種擺設或者虛職,輕易不許人,許人了也只是看著好看,很多時候不再擔任宰相。也就是說安史之亂後,原本的天然宰相逐步消失,活躍在宰相舞臺上的是同平章事和同中書門下三品。而這兩者也是有區別的,後者在唐肅宗之後不再出現,而同平章事則成為唐中後期被承認的握有實權的宰相。
但唐中晚期的宰相卻並不是權力最大的官員,因為還存在一個宦官專政的問題,宦官專政起自李輔國,一直持續到唐朝滅亡。他們甚至能廢立皇帝,所以很多時候,宰相也不得不被宦官壓制,或者直接無所作為。即便能有所作為,還有一個問題同樣成為唐朝的弊病之一,即朋黨之爭。因此,唐中後期的宰相,有所作為的實在沒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