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小島知風

    科舉制度現在學術界普遍認為是由隋文帝楊堅所開創,其實在南北朝時期南齊和北齊以及北魏已經出現了最早期的科舉制度雛形,只是南北朝時期的科舉制是由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衍生而出。

    九品中正制在最初的三國亂世急缺人才時確實很有效果,但是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公正選拔人才的意義,因為魏晉時期豪門士族掌控話語,中正官實際根本沒有起到中正作用,豪門士族的勢力強大通常直接影響中正官選拔人才。

    因此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政權更替和戰亂頻繁,豪門士族逐漸衰退,而很多政權又急需人才,所以南北朝時期的中正官由於人才匱乏,不得已用問答考試的形式選取人才。

    隋文帝繼承了這一制度

    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之後,隋朝也繼續沿用承襲了南北朝時期這類似考試的制度,也就形成了科舉制的雛形。

    說隋文帝楊堅開創了科舉制度這絕對是有些誇大,據史書可考,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裡就已經衍生出了科舉制度,隋文帝不過是將這一制度沿用並擴大影響而已。

    科舉制並非隋文帝始創,不過具體源於哪個朝代時間目前還不可考,但是隋文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四位大一統王朝的皇帝,雖然科舉制並非由他首創,也算是由隋朝而被後世所沿用,因此這份功勞還是要歸到隋文帝身上。

    唐朝時期科舉制才逐漸完善

    隋朝滅亡之後,唐朝基本承襲的是隋朝時期制度,也沿用了科舉制,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科舉制並不興盛,也不是很完善,但是在李世民時代科舉制是逐漸像好的形勢發展,日趨完善。

    而將科舉制真正完善併發揚光大的還得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和唐玄宗李隆基。科舉制到了武則天時代才逐步成形並且日益完善。

    寫在最後

    自唐朝之後科舉制一直被中國曆朝歷代和中國周圍國家所沿用,清朝光緒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最後一科科舉考試結束,科舉制度在中國持續了1300餘年從此退出中國歷史舞臺。

    受中國影響,越南也一直沿用科舉制度,越南最後可以一次科舉制度是阮氏王朝在公元1919年舉行的,而這場科舉制度也成為全世界範圍內最後一次科舉制考試,從1919年之後科舉制度才是真正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其實科舉制度一直影響我們至今,歐美專家和學者都認為隋文帝開創科舉制度,也為此把隋文帝評為影響世界發展程序的100人物之一,連歐美學者都承認,中國的科舉制度對歐美的考試製度形成有很大影響。

    所以說科舉制度雖然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它的對我們人類的影響一直至今,我們現代的中高考制度和公務員考試製度以及各類職業考試製度,都是受到科舉制度影響而生。

    因此說隋文帝開創科舉制度對世界發展程序還是具有很深的影響意義。

  • 2 # 北涼縣令

    科舉制度的創立與哪位皇帝有關?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與隋朝,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把選拔官吏的權利收歸中央,用科舉代替九品中正制。

    宋朝科舉

    宋代的科舉,大體跟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武舉。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分為四個級別,院士、鄉試、會試、殿試。

    科舉制度打斷了封建社會的世襲制,杜絕了只要家族顯赫,朝中有人,無論什麼樣的人,不管優劣都可以謀個一官半職,導致朝中游龍混雜,庸官太多,政令難行。

    科舉制度的缺點

    由於科舉制度的大力推行,讓許多寒門子弟看到李前途的希望,都在書海中尋找登峰的途徑,這樣千千萬萬的學子都在書海中十年寒窗,兩耳不聞窗外事,之心只讀聖賢書,都變成了死讀書,讀死書。

  • 3 # 枕月拾星

    隋煬帝楊廣,具體是什麼樣的背景下創立,請細細看來。

    在中國社會歷史上,官吏選拔的制度是在進入階級社會之後確立的。官吏選拔制度,又稱仕進制度。“仕”即做官,“進”即進階、進身,“仕”、“進”合起來就是進身為官之意。如果將原始社會推舉首領也列入其中的話,可以說:原始社會實行的是任人唯賢的方針;奴隸制時代實行的是世祿世官制;封建社會多有變化,戰國時期實行軍功與養士制,漢代實行“鄉舉裡選”制,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實行九品中正制,自隋至清(606~1905年)實行科舉取士制度。它們間均有淵源關係。

    隋煬帝創設進士制,更是在中國官制史上,由舉選制轉為主要由開科考試拔選人才的科舉制的影響深遠的改革。中國自進入封建社會,代替原先親貴合一的“世卿”制度的,是察舉、徵辟和九品中正等“舉選”制度,重在平時的考察和門第,由於被世家大族操縱,實際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門閥制度。後來,科舉制度取代上述舉選制度,用給士子比較平等競爭的考試辦法來選拔人才補充官僚隊伍,這個重大的轉折變化發端在隋代。

    科舉制度和其他制度一樣,都有一個產生的過程和背景。隋煬帝大規模地推行科舉制度的背景有三:

    第一,“九品中正”制之弊端及廢除。隋之前實行“九品中正制”的選官辦法是,在各州郡設“中正”官,負責察訪、評定本地士人,按其才德聲望劃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後根據士人品級,向吏部推舉出仕人選,士人德才有變,“中正”有權升、降其品級。

    雖然“九品中正制”實行之初尚有可取之處,但這一制度的本質仍然是權貴功臣們既得利益的維護者。西晉尚書左僕射劉毅曾上奏指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世家大族嚴重威脅著皇權,下層寒士中的賢才仍然進取無門。九品中正制確保了世家大族入仕高官的特權,一旦任職之後,整天只是高談闊論,並不處理日常各種政務。

    世族子弟王子猷擔任桓衝的騎兵參軍,桓衝問他現署何職,他答曰:“不知何署。時見牽馬來,恐是馬曹。”桓問:“管幾馬?”答:“不知馬,何由知數?”桓問:“馬匹死多少?”答:“未知生,焉知死?”這一番問答在士大夫中傳為趣談,因為王子猷是如此清高簡傲,不染俗務。

    由此可以知道,這批為官者又怎能奮勵勤政呢?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世族不但在經濟上擁有優厚的勢力,並且因此在政治上也享有特殊的地位,只要提一下“王與馬,共天下”,以及南朝朝代更換的頻繁,就可明白這一點。門閥世族賴以支援其政治勢力的槓桿,就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中州的大中正和郡的小中正,都是由本州本郡的門閥世族來擔任的。他們所選的人才顯然都是門閥世族中的人,從而造成了“惟能知其閥閱,非復辨其賢愚”,因而劉毅說:“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第二,考試日益強化。既然“九品中正”制不行,人們就開始尋找一種較為公正而進步的選士制度,於是,考試製度被強化了。當時的選官制度有所變化,尤其是考試的重要性日漸上升。在南齊時,有明確的規定,即使以上品舉薦的士人,也要經過嚴格的策試:“五問並得(合格)為上,四、三為中,二為下,一不合與第。”考試成績分為上、中、下、不及格四等,而不及格者“不合與第”,不予授官。在南北朝後期,寒門士人可以自行報名申請考試。北齊寒士馬敬德,以勤學博通經術,聞名鄉里,河間郡王準備舉薦他為孝廉,然而他並不滿足於此,直接奔赴官府要求舉為秀才。因為秀才一科重在文辭優長,官府對馬的文才有所懷疑,沒給舉薦,於是馬要求試策檢驗,官府“乃第問之,所答五條,皆有文理,乃欣然舉送入京”。總而言之,當時已露出了科舉制度的端倪。

    第三,選官制的不斷改革。九品中正制的選拔人才,分別等第,完全掌握在地方上擔任中正的門閥世族手裡,中央的吏部,基本上都是按照州郡大小中正所選拔和評定的等第來任用的。《通典》說得很清楚,“吏部不能審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銓第等級,憑之授受。”這樣一來,人才的任用和升降,表面上是通過中央的吏部,實際上卻掌握在地方的中正手裡。而各州郡的中正,又一定是本地的門閥世族,這表明選舉權掌握在地方的世族手裡,而所選出的人,又必然是世族,並且門第愈高,品第也就愈高,開始的官級也愈高,所謂“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祕書”。在此情況下,要收到中央集權之效,是很困難的。

    隋文帝為了強化中央集權,先進行選官制度的改革。首先是照漢魏舊制多有損益,重新設立中央政權的官制。三省六部制把國家大政的決策和執行區分開來。中書省掌命令權,門下省掌駁議權,尚書省掌執行權。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使中央政權內部進一步細化,各司其職,相互補充、監督。其次在選官制度的具體操作上作了重要的改革,如明確規定取締了各級地方官員自聘屬員,凡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中央任命,並每年要由吏部加以考核;州縣官員三年一調,不得連任。而吏部選用地方官,也盡用外地人,不用本地人。這一系列的改革,使皇權得到進一步強化,都為後世中央集權的王朝所繼承並完善,有效地阻遏了世家大族對地方實際權力的控制。

    隋煬帝時的科舉的應試者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即“生徒”和“鄉貢”。

    生徒,即官辦學校的學生,他們修業期滿,可以應舉參加考試。隋煬帝為了擴大生源,他下詔恢復被解散的京師和地方郡縣學校。鄉貢,即為各地方士人自學或在民間私塾學成的,向本縣、郡投請應試,經地方預試合格,再“進貢”到京師應試。隋煬帝雖試圖振興官辦學校,但仍難免於名存實亡的結果,其原因就是推行科舉制度,由於科舉向全社會開放,自學也可應舉,學校自然無關緊要了。

    煬帝曾下詔令說,天下的重要,決不是靠一人獨自治理所能安定的。帝王的功業,豈能只依靠一人的謀略。

    自古以來,賢明的君王在推行政事、治理國家的時候,都想選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吸收有才能而失意不得仕進的人。周朝宣稱士子眾多,漢代揚言能得人才,朕常追念前代風範,而滿懷敬仰思慕之情。朕未明即起,背依屏風,整飾衣冠,等待天明,伸頸遠望居於巖谷的隱士,想使他們置身於朝官的行列,希望與眾多的人才一道安治各種事務。然而進用賢才的事顯得寂寞冷清,垂釣的隱士很少前來,難道是美玉藏匿其光彩,尚未遇到優秀的伯樂,或者他們隱居不仕的志操堅貞似石,確乎難於改變?長期借鑑前代哲人訪求賢才的經驗,往往收效甚微,每想至此,不禁使朕失望和嘆息!舉凡在職的官員,好比是朕的大腿和手臂,怎樣渡過大河,大臣們就如同是船和槳。怎麼能保有榮華富貴,卻隱藏著你們所知道的人才,只知終年悠閒自得,這是很沒有意思的。從前祁奚大夫竭力舉薦賢才,優秀的史官認為他大公無私;臧文仲埋沒賢才,孔夫子譏刺他竊取官位。探求古代歷史,對用人的事並非沒有褒貶,你們要考慮舉薦賢才,以輔佐朕這寡德之人。

    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獲得好名聲,這是人倫的根本,道德品行誠樸寬厚,這是立身的基礎。有的人氣節道義值得稱道,有的人操守品行純潔,可藉助他們遏止貪慾、振奮習俗,有益於風俗教化。為人剛強正直,執行法令,從不屈服,學問優異聰慧,寫作才能美好出眾,這些人才都可為朝廷任用,的確是具有堪當大任的資質。如果有人具有用兵的謀略就選拔他率兵抵禦外侮,如果有人四肢有力、勇猛健壯,就讓他做武臣。也即是說,哪怕有一種技能可取的,也應選擇錄用。各類優秀人才全都被舉薦任用,隨時都沒有被棄置的人才,靠這一點來實現天下大治,大概不會是很遙遠的事吧。有具體職務的文武官員,五品以上,應當按照法令在規定的十項科目中薦舉人才。只要有一項合要求即可,不必求其全能,朕會不按尋常的次序,根據各自的才能提升他們。那些現在的九品以上官員,不在被舉送的範圍之內。

    這一詔命明確回答了隋煬帝自己提出的問題:為什麼自己“引領巖谷”而不得“眾才”?為什麼“永鑑前哲”訪求賢才的經驗失靈了呢?歸根到一點,就是因為沒有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制度——“科舉制度”。

    什麼是科舉制度呢?

    就是設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它由於分科取士而得名。科舉制度主要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按不同科目來選舉人才。

    第二,不論出身,地位和財產如何,可自行報名參加考試,不必由地方官吏舉薦。

    第三,嚴格考試,錄取與否完全取決於考試成績優劣。

    這種考試面前人人平等的做法,在當時無疑是進步的。

    隋文帝開皇年間既然罷去九品中正制,就必須有新的選舉制度來代替。在大業三年所頒發的科舉詔令,共分十科: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美秀、才堪將略、膂力驍壯。

    兩年之後在大業五年(公元609年)六月,又分為四科:“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驍壯,超絕等倫”,“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

    由此看來,隋煬帝時是分十科或四科舉人的。當然,這樣分不能不說粗疏了些,有些界限也難以劃分。實行科舉制不論出身、地位、財產如何,雖然沒有像後來“投牒自應”的權利,但已經規定不必由官吏舉薦,這就給予各方人才一個機遇。科舉制確實打破了門閥世族壟斷地方政權的局面,讓科舉出身的人擔任要職。關於這一點,在隋文帝、隋煬帝時代已明顯地體現了,到了後來,特別是到了唐開元、天寶時期,科舉制錄用了各方人才。

    隋煬帝的選舉詔令,標誌著以自應考試為特點的科舉制度的誕生,此後,“科舉”之舉只不過是沿用習慣的說法,因為士人蔘加科舉考試已經不要官府之“舉”了。隋代選舉以秀才最貴,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全國應秀才科考試的僅有杜正玄一人以“對策高第”被錄取。

    考官奏報元老重臣楊素,而楊素覺得把握不大,又下令重考,令杜正玄摹擬司馬相如《上林賦》、王褒《聖主得賢臣頌》、班固《燕然山銘》、張載《劍閣銘》、《白鸚鵡賦》等五篇文章,這些都是前輩文學大師的名作,摹擬談何容易。楊素還對杜正玄說:“我不能為君住宿,可至未時(下午)令就。”但是杜正玄卻揮筆即時完成,楊素見卷大驚讚道:“誠好秀才!”

    這裡也反映當時的考試具有相當的嚴格性。隋煬帝實行嚴格的科舉制度後,的確讓各地方各階層中的人都來參加政權。舊的門閥世族不甘心於失敗,他們與科舉出身的新官僚集團展開了一場鬥爭。在隋煬帝的時候,舊士族就曾想挽救其日益衰落的命運,當時明經出身的韋雲起說:“今朝廷多山東人,而自作門戶,更相剡薦,附下罔上,共為朋黨。不抑其端,必傾朝政。”於是隋煬帝就對這些山東世族進行一次打擊,被免官和流徙的有多人。發展到後來,在唐朝,對舊世族的抑制更加厲害,如唐。

    科舉制度經過了兩漢以來的長期孕育,終於在隋朝分娩而出,並在唐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中不斷髮展,這不僅對隋唐,也對以後的中國社會、文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科舉制的實施,將考選之權,官吏任免之權,集中到中央王朝的吏部和禮部來,這就收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效果。在這之前的九品中正制的選拔人才,分別等第,完全掌握在地方上退任中正的門閥世族手裡,中央王朝的吏部,基本上都是按照郡州大小中正所選拔和評定的等第來任用的。這樣一來,人才的任用和升降表面上是通過中央的吏部,實質上卻掌握在地方的中正手裡。各州郡的中正,又一定是本地的門閥世族,說明選舉權掌握在地方的世族手裡,而所選出的人,又必然是世族,並且門第愈高,品第也就愈高,開始的官級也愈高,要加強中央集權是很困難的。科舉制度有一個實質性的變化,就是將官員的考選和任用之權由地方轉移到中央來了。科舉制度確實收到強化中央集權之效。這是影響之一。影響之二,是有利於社會安定,也有利於“大一統”局面的形成。科舉制是最主要的做官的途徑。要想取得官職,要想享受高官厚祿,就得參加科舉考試,此為最主要的手段。這也是籠絡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唐太宗在端門看到新進士,很高興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考生埋首考場,以致身老發白,時人有詩說:“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科舉制籠絡了各種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叛離朝廷”的異志。這對維繫“大一統”的局面起到極大的作用。影響之三,科舉制度對中國文學、史學也產生特別深遠的影響。隋唐取士重詩賦,宋代取士重策經義,這對於唐詩、宋文的繁榮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哪怕是人們所不齒的八股文,由於它的基本結構是兩兩相對的散體長聯,因此明清以來人們做對聯之風大盛,至今各地名勝古蹟保留下來的名聯,多出於明清士人之手。科舉考試的內容是儒家經典,這些經典本身就是先秦歷史的記錄,科舉考試中長期存在的“論”的體裁,即是以史論為主的。因此,科舉考試不僅以文學取士,也是以史學取士。科舉制度也造就了一支有高度文史知識素養的文官隊伍,這就造成中國民族是極端重視歷史的民族。世界上沒有第二個民族能夠擁有像中國這樣豐富、完備、詳實的數千年連貫不絕的歷史記載。 影響之四,科舉制度也培養了刻苦勤奮的讀書風氣。孔子強調“學而優則仕”,知識教育的目的就在於從政當官,孔子又強調“有教無類”,讓教育向社會各層次開放,科舉制度正是實踐儒家學說的具體手段。科舉制度向每一個讀書人展示著進入官僚集團的可能性,他們出入科場,頭白身衰仍鍥而不捨地追求。自從隋煬帝創置科舉制度以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就在科舉考試的絞肉機中掙扎消磨。在民間出現了許多勸學文,這同科舉制不無關係。用於兒童發矇教育的《神童詩》開篇即雲:“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兩宋上至皇帝,下至大臣文士都寫過許多篇《勸學文》、《勸學歌》之類,例如宋真宗的《勸學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司馬光的《勸學歌》雲:“一朝雲路果然登,姓名高等呼無輩。室中若未結姻親,自有佳人求匹配。”王安石《勸學文》雲:“讀書不破費,讀書利萬倍……窗前讀古書,燈下尋書義。貧者因書富,富者因書貴。”如此等等。影響之五,的確選拔了一批人才。隋煬帝時期經過科舉考試取得官祿的就有不少。此後,許多出身孤寒的人都可以經過科舉考試取得祿位。

    科舉制在帶來的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消極性。最主要的是禁錮思想和促進專制。應該說,科舉制度促成了中國在古代社會的先進,也導致了中國在近代的落伍。

  • 4 # 牧漁子

    科舉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一大文明成果,是在漢朝察舉制度和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無法滿足國家人才選拔的需要時,由隋朝創立的。嚴格來說,和隋朝的兩位皇帝隋文帝、隋煬帝都有關。其本質不同於以往選士制度的有兩個標準:一是平等考核,二是平等舉薦。

    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元關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也就是讓中央官吏和地方管理把地方的有才之士,舉薦給朝廷。不過這種制度剛才是運作的挺好,但越來越成為地方管理安置親信的工具,進入朝廷視野的人才,往往都是地方安置的裙帶關係,成為了腐敗的根源之一。

    “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 5 # 蘭州歷史愛好者

    科舉制創立與隋文帝楊堅,隔煬帝楊廣有關。隋文帝一改九品中正制,用考試的辦法來選官,隋煬帝時設立進士科,標誌著科舉制正式形成!其後唐宋元明清不斷完善,發展成為一千三百多年間中國最主要的文官造拔方式,對中國政治,教育,文化,社會生活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也對世界產生了積極影響。

    唐朝時,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均對科舉制進行了改革與完善,唐太宗提高了進士的地位,武則天創立了殿試,唐玄宗重視詩賦等。整個唐代,科舉制相對自由,從內容到形式對考生限制並不多。唐朝文官中通過科舉選的官員比例並不大,門閥制度依然有深影響。

    兩宋時,科舉正式走向規範化,採取很多杜絕作弊的方法,如糊名制,同時錄取名額大大增加。宋代科舉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當時文化的興盛。

    明朝開始八股取士,範圍限定在朱熹批註的四書,考生死記硬背儒家經典註釋成為常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讀書人自由思想的發揮,但從考試程式看,明清科舉制顯然走向標準化。

    進入近代,面對列強侵略,割地賠款,中國人把落後的矛頭指向了科舉制,認為不廢科舉,中國無望,須廢科舉,興學校,於是1905年,延續達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走向了終點。

  • 6 # 明目靜心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隋煬帝楊廣創立。

    創建於隋朝,自隋唐科舉制度確立以來,平民通過讀書考試獲取入仕機會,基本就是靠科舉。

    一、 隋煬帝大業三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

    二、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的關鍵人物。

  • 7 # 益上芸端

    秀才是怎麼產生的?有何特權?

    舉人是什麼段位?有何特權?

    中進士難度有多大?

    不論是秀才、舉人還是進士,都是科舉制的產物,而科舉制的開創者是隋煬帝。

    我的回答提綱如下:

    一、為什麼要創立科舉制。

    二、科舉制在歷史上的作用應該怎麼評價?

    三、科舉考試容易嗎?包分配工作嗎?

    科舉制是隋煬帝創立的,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為歷史告訴大家,隋煬帝是個昏君,殘暴得很,他有作為是不正常的。然而這是事實,除了科舉制外,大運河也是他的傑作,還有他為李世民修的一系列高速公路。他最大的敗作是三攻高麗,掏空了國庫 動搖了國家的根本,把他的這段歷史留給了李世民來修,然後被李世民的史官罵的一塌糊塗。

    一、為什麼要創立科舉制。

    科舉考試,以考試的方式來選拔官員,既能保證官員的素質,又可以顛覆隋朝之前採用推薦的方式來選拔官員的弊端,因為依靠推薦的方式來選拔官員,首選的不是被推薦人的才華,而是家庭背景,這樣就把普通大眾的子弟隔離在了體制之外,大量有才之士報國無門,而豪門大戶卻因此形成盤根錯節的壟斷勢力,不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改用科舉考試選拔官員後,社會大眾完全可以憑本事參加考試,只要有真才實學,總有屬於你的機會,這樣的話,原本來源單一官員結構得到了改變,寒門崛起不在是神話。官僚體制的既得利益者擴大之後,擁護朝廷的人也隨之增加,更有利於政權穩定。

    二、科舉制在歷史上的作用應該怎麼評價?

    科舉考試的作用,如果只看帝王的立場,那麼永遠都是好的,因為這是鞏固統治的方式之一;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科舉則有好有壞。總體來說,明朝之前,科舉制的作用非常大,明朝之後,科舉制的副作用非常大。唐朝,因為科舉,唐詩何止三百創作首。宋朝,因為科舉和重文輕武,宋詞空前絕後。元朝,因為長達七十年時間沒有科舉,習慣了讀書的讀書無事可做,轉身投入元曲中的雜劇的創作,之前沒有檔次的雜劇因此德芙,一飛沖天。明朝之後,八股文和文字獄的興盛,讀書人不在關注社會現實,當西方世界藉助希臘羅馬文化來繁衍自由、民主和科學的時候,我們依舊故我,然後歷史的車輪就進入1840年之後啦,然後我們被揍醒了,然後向西方學習。

    三、科舉考試容易嗎?包分配工作嗎?

    科舉考試是不容易的,這東西出來比天賦,就剩下汗水和運氣了(作弊的另當別論),工作是可分配的,但是有段位限制,青銅永遠只能是青銅。科舉考試大體上有如下的段位(以明清為例):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其中前三級考試為青銅,考試時間三年一次,層層向上推進,其中每場考試的第一名都稱為案首,連續三次獲得第一就產生了第一個專用稱呼——小三元過了院試就有如下特權1、稱呼從童生變成秀才,2 秀才可以免除徭役(不用給國家做苦力活),3、見了縣太爺可以不下貴。所以呀,別拿秀才不當人才。

    鄉試在省城舉行,只有院試合格了的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試,考試時間三年一次 ,主考官是皇帝老兒派來的哦,鄉試合格後,特權再次增加如下:1、鄉試第一名的專用稱呼——解元,2、專用稱呼從秀才轉變為舉人,3、舉人有候補做官的資格。所以呀,范進先生中舉之後會搞得暈死過去,當然啦,舉人想轉正做官,必須要滿足一個前提,那就是現任官員大量死亡,這個難度有點大,除非遇上朱元璋先生那樣的勞模,一殺一大片,不然就只能明天禱告,祝前任死得快,因此,如果哪位官員死了,有人在角落偷偷的笑,那麼這個人的身份只有兩種:1、跟這個官員有仇,2、他是舉人,被他咒死的。

    會試在京城舉行,只有鄉試的合格者才有資格參加考試,考試時間三年一次,主考官由皇帝老兒親自挑選,考試合格後(難度非常大,錄取人數從幾十人到400左右),特權再次增加如下:1、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2、準備面見皇帝老兒,參加殿試。3、專用稱呼從舉人轉變為貢士,鳳毛麟角類的人物了,前途一片光明。

    殿試在皇宮舉行,由皇帝老兒親自主持,考試只定排名,只有會試合格者才有資格參加,考試時間與會試相差一個月,考完之後,特權達到讀書人的頂峰:1、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2、特殊身份分為三級,但是都有一個標誌性的身份——進士,3、未來的高官甚至國家棟梁。4、殿試的三甲錄取情況: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將來依然照此排定身份座次。如果這其中的某位大才從鄉試到會試,最後再到殿試都是第一名,那麼另外一個震懾古今專用名詞就出現了——連中三元,整個古代取得這一成就的僅僅15人,唐朝2人,金元各一人,宋朝6人,明朝3人,清朝2人。

    綜上,科舉考試的錄取率除了宋朝以外,其他時間普遍都不高,至少要保持全國前幾百名才有希望,比今天上清華北大的難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中了進士是祖墳上冒青煙,那個連中三元祖墳上得噴火,祖宗都得爬起來點燃自己的遺骸。

  • 8 # 高中歷史旭

    隋朝皇帝楊堅,他發現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已經不能夠提供很多和適的人才,所以從寒門發掘人才創立科舉考試,所以科舉制度是從隋朝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末

  • 9 # 簡書文

    科舉制度從隋唐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但在元朝被廢除了一段時間。由於每逢科舉考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要花費了許多錢財,並且營私舞弊非常嚴重,選拔有用人材太少,於是大臣徹裡帖木耳奏告元順帝,請求廢除科舉制度。朝中有支援有反對的。參政許有王站出來說,如果廢除科舉考試製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會怨恨的。但昏庸的元順帝沒有聽進他的意見,還是贊成廢除科舉制度。第二天,滿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門聽讀皇帝下達的廢除科舉制席的詔書,許有王還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聽讀。 詔書宣讀後,有人就冷嘲熱諷許有王,說他是過河拆橋的人。 意思是說,你許參政是靠科舉當官的,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廢除科舉制度的領頭人,就像一個人過了河後就把橋拆掉一樣。當然,把許有王扣上“過河拆橋”的帽子是取笑、是冤枉,但歷史上,過河拆橋,見利忘義,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大有人在,有的人甚至別有用心,心狠手辣。

  • 10 # 長安逛—鹿哥

    隋二世二亡,有一部分原因是隋煬帝推廣科舉制度,觸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是寒族有機會通過學習考試的機會進去統治階級。

  • 11 # 走刀口讀史

    根據歷史學家考察,部分歷史學家認為科舉制開始於唐朝,另外一部分歷史學家認為科舉制開始於隋朝,我查詢參閱了諸多資料,認為:科舉制度萌芽於南北朝,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延續至元明清前後經歷了1300年。

    要弄清楚一個事物的來源,首先要知道這是一個什麼事情,科舉定義:科舉制度是朝廷開設考試專案,世人可以自由報考,主要以考試成績決定去留,並以之任命官員的制度。這一點要與察舉制嚴格分開,就是:有考試專案,自由報考,成績至上。科舉制度與察舉制度最基本的分別在於科舉是完全按照考試成績來決定去留。弄清楚了科舉制度的概念,就比較容易確定科舉制度的起源。

    科舉制度的起源有4種說法,一是說始於漢代說,主張此說法的是黃炎培;二是始於隋代說,主張是鄧嗣禹;三是始於唐代說,主要是於大綱和何忠禮;四是兼顧漢隋說,主要是劉海峰。

    按照考試題做排除法。

    一漢代說不成立,漢順帝陽嘉元年(132)的孝廉雖然實行“諸生試家法,文吏課箋奏”,但這種考試都不決定取捨,而只決定高下。

    二唐代說不成立,因為根據各種史書記載,在唐代已經實行科舉制,這是毫無疑義的,但就說科舉制度就源於唐代,不成立。

    《通典》卷十四《選舉典》二載:“煬帝始建進士科。”這是有歷史記載的,比較確切的說明科舉制度始於隋煬帝。

  • 12 # 付凱91458867

    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哪個皇帝創立的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隋文帝楊堅創立。

      

    中國科學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的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他淵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經隋、唐、宋、元、明、清。根據史書記載,從隋朝大業元年(605)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式廢除,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週年。

      科舉是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為選拔人才資源,而設定的一種考試製度,讓讀書人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學而優則仕的一種制度。

    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哪個皇帝創立的

      魏晉以來,採用九品中正制,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科舉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定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中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 13 # 關山說歷史

    科舉制度的創立始於隋文帝,形成於隋煬帝。

    為什麼形成於隋朝呢?原因如下:

    1,全國統一局面的形成,為科舉制度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可能的政治環境。東漢以來,戰爭頻仍,王權不斷轉換,人口大量死亡與逃亡,人人自危。隋朝統一後,社會安定下來,政治環境好轉。

    2,世家大族衰落,新興中小地主地位上升,需要更加公開公正的選拔人才機制。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已經不適應人才的選拔,產生的官員多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而出身卑微又有真才實學的人,卻無法進入中央的地方擔任高官。所以,必須改革人才選拔制度。

    3,管理國家和需要。隨著隋唐時期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發展和社會的成熟,統治階級隊伍不斷壯大,政治機構分工越來越細,需要大批人才來管理國家。

    4,物質基礎的允許。隋唐時期,造紙術印刷術的進步,使得更多人有了讀書的條件。交通條件的進步,又使讀書人聚在一起參加考試成為可能。

    二,科舉制度形成

    1,隋文帝楊堅,開始用分科考試選拔人才,廢除了傳統的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587年,隋文帝令文武官員推舉學業優秀有才幹者,並透過策試錄取。主要考時務策。科舉制度初具雛形。

    2,隋煬帝時,除秀才和明經科外,設進士科,進士只試策,明經科除試策之外還要試經。這兩種科目適應了中下層地主需求,透過考試,可以入仕。至此,科舉制度形成。

    3,到了唐代,中進士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下一步還要經吏部選試合格才授予官職。選試包括身、言、書、判四個方面。要書寫工整、文理通達,之後,再試身、言,和現在的公務員考試程式很像。武則天還增加了殿試和糊名環節,使人才的選拔更加公正合理,也便於自己更好地掌控選拔人才和任用官員的權力。

    4,1905年,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即停止科舉,以推廣新式學堂教育。1906年,所有鄉試會試一律停止。

    至此,始於605年的科舉制度壽終正寢。

  • 14 # 三顧驚鴻毛

    非主流回答,談談歷史學界對科舉的爭議。

    教科書上給的觀點是科舉形成於隋朝,要麼是隋文帝楊堅,要麼是隋煬帝楊廣,姑且稱之為“主流”吧,但事情真相可能並不相符。

    隋朝科舉並非現代所認知的科舉

    我們現在常來拿高考來形容“當代科舉”,然而隋朝的所謂“科舉”並不是現在“高考模式”,這其中有一些關鍵性的區別:

    一,選才模式。高考的公平性在於統一的測試分數,依靠分數成績選拔學生。隋科舉並不是依靠測試成績,而是透過舉薦後策問等方式,這是古法,漢朝舉孝廉的制度已經有策問選才,隋科舉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統一的考場或考核時間。

    二,舉薦為主,策問為輔。隋科舉並不是唯成績論,舉薦制度下的科舉,家世門第是很重要的,進入舉薦名單計程車子,只要不是不學無術之輩,淘汰的機率低,所謂策問更像面試,測試的作用也並非決定性的因素。

    三,選才範圍。高考是自由報名的,凡符合條件的公民都能參與,隋科舉不是。隋朝雖然廢棄了九品中正制,但參與選官計程車子必須由高官推薦,這仍是沿用漢朝察舉制的方法。重點在於只有世家大族的高官有舉薦權利,寒門基本無法參與。這一點,有隋朝皇帝的聖旨有明確記載,事實上,隋朝也找不到所謂“科舉”出身的寒門官員。

    隋文帝時期:京官五品以上,外官總管、刺史,以志遠行美、為人清廉且有治理能力二點舉薦人才。

    隋煬帝時期:文武有職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舉人。有一於此,不必求備。朕當待以不次,隨才升擢。

    隋朝科舉的模式

    科舉這個稱謂本身就有所體現,取自“分科舉士”,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其舉薦性質的分量。其實考試型科舉被稱為“科試”可能更為恰當,後代王朝的“鄉試、院試、殿試”等說法,更能體現考試的作用,哪怕用“科考”也能說得過去。

    隋科舉模式的認定有兩大因素,一為:分科舉士,二為:設立進士科。這兩點都有問題。

    首先,分科非首創,漢朝察舉制已經有秀才、明經、明法、賢良方正、孝廉等多個科目,南北朝等同樣在進行。

    再者,經歷史學家考證,進士科查無實據,有記載之名,無憑據之實,且進士科並不是我們理解的進士。楊廣選才,有文才秀美者稱為進士,只是一類分科稱謂,是舉薦的標準,並不是考試得來的功名,與“俊士”的說法很有關係。

    總之,隋科舉並不具備鮮明的特點,他具備的模式,之前朝代也有,他沒有的,其他朝代也有。如允許民間寒門子弟參與選官的“投碟自試”,即允許寒門子弟自主報名的方法,出現在南北朝及以後的唐朝,卻不見於隋朝。南北朝時的《梁書·武帝紀中》有記載出現:“寒品後門,並隨才試吏,勿有遺隔”。唐朝尤其點名,允許民間子弟“懷碟自試”。

    隋文帝分兩科舉士,標準是“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你說這怎麼考?楊廣的十科舉士也很有名氣,但是“孝悌有聞”算一科,怎麼考?"強毅正直"算一科,怎麼考?“操履清潔”也算一科,又怎麼考?還有“結義可稱”、執憲不饒”、“才堪將略”等等,這怎麼衡量?

    所以,舉薦才是重頭戲,考試?你信不信我都不帶筆的!

    科舉之爭議

    包括不限於以上,歷史學家對於科舉的首創時間有相當大的爭議,分科取士也可以說漢朝已有科舉,而統一考試,寒門參與,模式相對清晰的科舉,被認為在唐朝形成。

    硬要追根求源的話,隋朝科舉反而沒有足夠的底氣,縱向對比隋朝前後的歷史,隋朝“科舉”並不具備明顯的先進性,也沒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因此,不少歷史學家對隋創科舉並不認同,如歷史學家俞大綱有結論:“若謂察舉對策之法,已為完形之考試製度,則當上溯兩漢為權輿,若謂朝廷,開科待人,士子投牒自試,始可謂完形之考試製度,則當以唐為始,不可謂肇基於隋,確定於唐矣。

    總而言之,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基本沒可能透過考試步入隋朝官場,人家既不重視考試的作用,也不給你參與選官的資格,所謂的舉薦人才,基本可以說是內部選拔的指標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肉與什麼菜搭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