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除了門前兩個紅燈籠在輕輕搖動,剩下的只有嘩啦嘩啦的麻將聲,這也是一種“新習俗”吧!
小時候還算多個二三種,一個就是在吃年夜飯前拎個用秸杆做架,紅紙糊的燈籠四處亂竄。什麼犄角旮旯、雪堆、草垛裡,成群結隊的“星光璀璨”,熱鬧得很,每年都是特定的時間“全體出動”,父母們也成了一種習俗,年根底就把一毛錢一大張的紅紙買到家。而拎這種燈籠的總有些挨削的主兒會被一些“癟犢子”踢得四分五裂。記得最羨慕、最眼饞的就是拿罐頭瓶當燈籠的,他們打架雖然狗屁不是,但都怕這種人的爹媽,所以,基本不敢欺負,搶了就跑。
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去大河燒紙。
那時候小,也不知道咋回事。一入夜,哥幾個互相幫襯著著,深一腳淺一腳在雪地裡艱難爬行。到了大河,便由長兄操作,把紙點著,按著父母囑咐千遍的“文稿”,念一字、丟一筐的對著火堆禱告。最後磕頭時可能由於嘻笑還時常弄個仰八叉,長大後才明白這種尷尬是對“先人”不敬。
再一個就是“狠心”的爹媽往餃子裡放“攢了”一年的二分錢硬幣,也不懂什麼意思,一不小心“咯噔”一下,弄得滿嘴冒涼風,但餃子實在少的可忙,顧不得可能掉了的牙,往桌上一扔,趕緊多夾幾個護在自己的碗裡。
當然了,父母認為最大的習俗就是三十晚上全家都得蓋新被子,用米漿洗的那種,初一早晨起來常感覺到脖子“拉”得賊疼賊疼。
如今,這些“習俗”不多見了。
我們東北本來也就沒啥帶有特色的“年三十”習俗,隨著年味的丟失,更顯得單調與無聊,甚至半夜那頓餃子都沒人吃。前些年還不這麼冷淡,老人還叮囑著、掛念著這頓年夜飯,這“兩年”他們也“歇菜”了,把自己臥室的門一關,不愛看年青人擺弄手機“那損齣兒”。
唉!
也難怪,除夕夜嗎!一些習俗真能品味一下年的韻味,可是,我們這,除了外面的冰天雪地,就剩“點炮兒”與搶紅包了。
今年更單調,別說習俗,連雪都沒了。
沒有了,除了門前兩個紅燈籠在輕輕搖動,剩下的只有嘩啦嘩啦的麻將聲,這也是一種“新習俗”吧!
小時候還算多個二三種,一個就是在吃年夜飯前拎個用秸杆做架,紅紙糊的燈籠四處亂竄。什麼犄角旮旯、雪堆、草垛裡,成群結隊的“星光璀璨”,熱鬧得很,每年都是特定的時間“全體出動”,父母們也成了一種習俗,年根底就把一毛錢一大張的紅紙買到家。而拎這種燈籠的總有些挨削的主兒會被一些“癟犢子”踢得四分五裂。記得最羨慕、最眼饞的就是拿罐頭瓶當燈籠的,他們打架雖然狗屁不是,但都怕這種人的爹媽,所以,基本不敢欺負,搶了就跑。
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去大河燒紙。
那時候小,也不知道咋回事。一入夜,哥幾個互相幫襯著著,深一腳淺一腳在雪地裡艱難爬行。到了大河,便由長兄操作,把紙點著,按著父母囑咐千遍的“文稿”,念一字、丟一筐的對著火堆禱告。最後磕頭時可能由於嘻笑還時常弄個仰八叉,長大後才明白這種尷尬是對“先人”不敬。
再一個就是“狠心”的爹媽往餃子裡放“攢了”一年的二分錢硬幣,也不懂什麼意思,一不小心“咯噔”一下,弄得滿嘴冒涼風,但餃子實在少的可忙,顧不得可能掉了的牙,往桌上一扔,趕緊多夾幾個護在自己的碗裡。
當然了,父母認為最大的習俗就是三十晚上全家都得蓋新被子,用米漿洗的那種,初一早晨起來常感覺到脖子“拉”得賊疼賊疼。
如今,這些“習俗”不多見了。
我們東北本來也就沒啥帶有特色的“年三十”習俗,隨著年味的丟失,更顯得單調與無聊,甚至半夜那頓餃子都沒人吃。前些年還不這麼冷淡,老人還叮囑著、掛念著這頓年夜飯,這“兩年”他們也“歇菜”了,把自己臥室的門一關,不愛看年青人擺弄手機“那損齣兒”。
唉!
也難怪,除夕夜嗎!一些習俗真能品味一下年的韻味,可是,我們這,除了外面的冰天雪地,就剩“點炮兒”與搶紅包了。
今年更單調,別說習俗,連雪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