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威不至

    鄧芝在三國演義中受蜀國丞相諸葛亮之託,出使東吳對孫權進行遊說,意圖再次進行孫劉聯盟,對抗曹魏。

    司馬懿獻計於魏文帝曹丕出兵五路攻打蜀國,但是四路兵馬都被諸葛亮一一化解,針對第五路兵馬也就是東吳孫權,諸葛亮派鄧芝出使東吳,意圖修復已經破裂的孫劉聯盟,此時東吳張昭獻計孫權設油鼎並且武士分列兩旁來嚇唬鄧芝,不過鄧芝在孫權面前慷慨陳詞,不卑不亢,使孫權非常欣賞,孫劉聯盟也因此重新得以修復。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從孫策將孫權託孤的這句話就能夠看出張昭在東吳的地位了,對於輔佐孫策,孫權兩代重臣,對於江東的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2 # 知無為而有益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張昭生平與正史大體相當,東吳文臣之首。孫策在江東創業時,闢張昭為長史,以管仲視之。 孫策臨終時,將孫權託付於張昭、周瑜,遺言“內事托子布,外事全賴公瑾”。 張昭性格嚴肅,對孫權多有直諫。赤壁之戰之際,張昭主降,孫權深感失望。但此後仍對孫權各項決策發揮重要作用。

    《三國志》中孫權這樣評價張昭“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孤之敬君,亦為至矣,而數於眾中折孤,孤嘗恐失計。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

    可見張昭的地位之高。智慧非常人可比。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鄧芝形象與正史相似。原為劉璋手下,劉備取蜀之際歸降。鄧芝曾向諸葛亮獻聯吳抗曹之計,奉命出使東吳,順利完成使命,為孫權所敬服。第一次北伐之際,鄧芝任中監軍,同趙雲伏兵箕谷,後蜀軍撤退,唯趙雲、鄧芝軍不損兵將。鄧芝後來屯守江州,官至車騎將軍。

    鄧芝為將二十多年,賞罰明斷,體恤士卒。身上的衣食從官府資取,不治私有財產,妻子甚至有飢寒的日子,死時家中也沒有多餘財物。他的性格剛強、質樸,有智慧,有辯才,是蜀漢的良將重臣。

    這兩個人恐怕難於比較,尺度難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準備和先生要孩子了,大華錦繡華城香榭美頌對應的學校都是什麼啊,不知道這個小區小孩子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