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講書人單寧

    有一個思想實驗:布里丹之驢。一隻驢又餓又渴,在它的左右兩邊分別有著食物和水,距離相等。驢子在中間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先去那邊,結果活活餓死。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要權衡利弊的,如果不做選擇,優柔寡斷可能會錯失良機。

    這時候需要外力來推動一把,哪怕是隨機力量推它一把,隨意往哪邊,都是一個解決方案,那麼接下來,就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 2 # ManulifeSinochem中宏

    重新闡述一下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優柔寡斷的人為什麼總有不好的情緒體驗,而這種情緒體驗最終讓他感覺受傷?

    總體我認為是個認知侷限的問題。

    思維定勢:

    過往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歷形成了他認識世界和看問題的一些思維定勢,所以看問題的角度不全,切入點不準。多少在潛意識裡他是能感知到他的這些侷限的,所以總想多花的時間,多聽聽意見,多做做比較。

    盲目比較:

    不能清晰的找到、定位靶專案標,進行比較。所以比著比著,點比到了線,線比到了面,最終越比越盲目,甚至忘了最初的目標。

    初心不明(框定範圍):

    初心明確之後,還要不忘初心,在中點和重點回望一下,是否和自己當初的目標一致,大方有沒有跑偏。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西方的學術論文裡有一個模組叫做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ramework). 研究者闡述,自己的研究設定是基於什麼理論。你在什麼理論框架裡討論你的研究題目,找你的研究物件。同樣是研究“優柔寡斷”,有些人研究對他的定義,有些人研究成因,成因裡,有些認同生態環境理論,研究成長環境。有些人相信基因遺傳理論。

    至於到最後覺得受傷,多數有懊惱的成分,明明這不是我的最初目的,蠻好我要怎麼樣怎麼樣。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認知缺陷。無意識裡是也有對無法跳脫這種行為結果相悖怪圈的無力感。以及對所謂“完美”無法達成的失落。或者直白一點,貪心不足蛇吞象。總想取更有利的一方,總想損失少點,“受傷”來自於對“利”的過分追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那種胖呼呼,傻呵呵的女孩子,做飯很好吃,心地善良,會有人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