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來現實
-
2 # 小青御史臺
我覺得是赤壁之戰失敗。
作為三國“三大戰役”之一,赤壁之戰的分量,我覺得是最重的。官渡之戰是中國北方的兼併戰;夷陵之戰是中國南方的“區域性戰”;而只有赤壁之戰,是中國南方與北方之間的統一戰。
這一站是奠定歷史格局的一戰,但顯然曹操沒能逃出三國戰爭的“魔咒”。
什麼魔咒?
三國三大戰役:官渡、赤壁、夷陵之戰。都是兵少的打敗了兵多的;年輕人打敗了年老的;(曹操比袁紹年輕;周瑜比曹操年輕;陸遜比劉備年輕)
曹操這一敗,不僅統一天下的最佳時機沒有了;而且,他所推行的寒門法家路線也斷送了,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格局,並沒被打破。
所以,這一戰,算是曹操最大的敗筆吧。
-
3 # 冰今
曹操的敗筆有幾個:
1,殺呂伯奢一家失陳宮。
2,睡張繡的嬸孃鄒氏。
3,官渡之戰戰敗。
4,殺楊修。
5,殺華佗。
6,啟用司馬懿。
7,其他。
最大的敗筆是殺華佗。
-
4 # 美好音樂music
曹操戎馬一生,有功有過。說他的豐功偉績那也是非常出眾,說他奸詐狡猾那也可圈可點。但評價也不能一概而論。
曹操成敗在赤壁,想當初勢力最大的是曹操,孫劉兩家聯合與曹操作戰。曹操一方將士擅長陸地交戰缺乏水戰經驗,急於求成。再就是戰術運用的不合理,導致一場大火最終戰敗。
使得一戰本來功成名就卻最終導致戰敗退居北方休養生息,孫權統一吳國諸地佔據東南,劉備佔據荊州巴蜀掌握西南,從此三分天下。
-
5 # 搖把子65450140
個人覺得,曹操創業不易,平定北方,差一點完成一統天下,但最大的敗筆是子嗣繼承方面,沒有早早指定能繼續將其政策執行下去的繼承者,並將最大的隱患司馬懿清除出去,導致辛苦半世創下的基業,不到50年即拱手相讓於司馬氏。更讓這個撿便宜的司馬政權創下了漢民族第一次丟失北方的發祥地,造成五胡亂華,北方漢人遭到第一次塗炭。
-
6 # 神雞無敵
一、放走劉備,失一統天下之機。
二、放過司馬懿,害死無數族人。
三、為美色所惑,害死長子曹昂。
四、沒有早立繼承人,導致諸子內鬥。
縱觀曹操的一生,如果沒有這幾大敗筆,或許他早以統一了全國,甚至避免西晉代魏,五 胡 亂 華等事情。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曹操是人而非神,絕對做不到完美,他一生的成就已經足以令世人歎服,我們在為他可惜的同時,不能過度苛責他,更不能因此否認他的能力。
-
7 # 儀華16808
三國曹操既是大英雄又是大奸賊,讓人既愛又恨,曹操一生成功之處很多,但失敗之處也不少,其中最為人詬病的就是留下了司馬懿,禍害曹魏,對於人才,曹操的眼光一向很準,信奉不用就殺的原則,為什麼曹操晚年殺了楊修,卻獨獨不殺司馬懿呢?
關於楊修之死,恐怕大家在高中課本里都學過,大意就是,楊修這個人太自作聰明瞭,當時曹操有立儲之意,曹丕、曹植相爭,這個楊修就一直在給曹植出餿主意,最後竟致曹植錯失儲位,單就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楊修這個人實在不怎麼高明。殺掉楊修,七個月之後曹操就死掉了,所以曹操殺楊修,肯定還有別的用意,不單單是其自作聰明這麼簡單。
在三國演義裡,楊修的確是死於小聰明的,主要有兩件事可以佐證,一個是“一合酥”,一個是“雞肋”,在曹操這等奸雄面前賣弄小聰明,無疑是自取其辱,所以曹操很不高興,最終情緒累積,導致楊修被曹操處死。
-
8 # 閒閒談文武
作為三國最大的奸雄,個人感覺曹操最大的敗筆就是好色尤其是好人妻!
曹操好人妻是出了名的。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因為他看上了張繡的嬸嬸而死。而其貪圖甄宓美色,導致曹丕曹植反目!更是被諸葛亮利用他好人妻的特點說動周瑜與劉備聯合抗曹,以致兵敗赤壁,錯失一統天下的機會!
-
9 # 五色土聊歷史
曹操最大的敗筆是來自於人性,曹操可以做到敗不餒,但是曹操做不到勝不驕,這是所有一切的根源。
不過縱橫古今,又有幾人能做到呢?能做到的好像是有曾國藩,還有誰能做到我就不知道了, 如果誰能知道,請明示一二!!!
-
10 # 劉豫州
曹操一生最大的敗筆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是不該用司馬懿,其實在我看來曹操最大的敗筆就是小看了劉備,曹操早就看出了,劉備不是一般的人。在劉備投靠曹操的時候,曹操請劉備吃酒問天下誰是英雄。劉備不敢說,曹操說天下英雄只有劉備和他自己。曹操那時候也想除掉劉備,但是沒有藉口。如果那時候曹操把劉備殺掉,劉備就不可能建立蜀漢。孫權的東吳也不可能建立,三國鼎立的情況也不會出現。曹操就可以一統天下,天下統一沒仗可打司馬懿就算再厲害,他沒有兵權怎麼能奪得了魏國的天下?所以說曹操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有除掉劉備。
回覆列表
英雄亦有後悔處,對於曹操而言,一生之中的敗筆是什麼?
人生沒有後悔藥來吃,無論是怎麼樣的人,在選出一個選擇之後,如果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的話,恐怕都會在心中暗自後悔,要是當時不這麼幹,不選擇這條路就好了。這一點,無論是一般人,還是英雄人物,別無二致。對曹操而言,他一生之中做過的錯事不少,但是在他的人生之中,唯一一個讓他在死前都感到後悔的事,是什麼呢?
可見在他的心中,一直都對197年發生的宛城之戰念念不忘。或者說,在他的人生裡,他只對那一場戰感到後悔,準確的說,是對曹昂之死有著內疚之情。在宛城之戰當中,曹操的大兒子曹昂把馬讓給了他,自己卻戰死在了混亂之中。
最直接了當的,就是繼承人之戰。曹昂本是最大的孩子,雖然說不是丁夫人親生的,但是從小就是由丁夫人帶大的,可以說是視如己出。並且在宛城之戰前,曹昂是被曹操作為接班人來看待的,在三國志之中就曾經提到過,曹昂一直跟隨在曹操身邊南征北戰,頗得士兵們的支援。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就連文官代表荀彧,都對曹昂的內政能力讚譽有加,可見如果曹昂不死,那麼數十年之後的繼承人之戰,根本沒有曹丕和曹植什麼事了。
其次,作為一方霸主的曹操,早在群雄割據的時候,就認知到了劉備的恐怖。為此,更是在官渡決戰的前夕,還要特地帶兵南下,把劉備打得流離失所,很大原因就是害怕他有個落腳點,能夠發展自己的勢力。而此後的天下大勢,也很好的證明,曹操的擔心是對的。而這一切,都和曹操失去了自己的兒子曹昂有關。早在215年,曹操就拿下了漢中,離劉備的蜀地不過數百里。諸葛亮既然能在此後從這裡多次北伐,那曹操也可以從這裡南下。但是他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曹操分身乏術,要想擊敗其他兩國,那自己的後方就要安穩,但是待到後方安穩,自己又會失去擊潰其他兩國的時機。如果這個時候的曹昂還在世的話,正好也是四十歲左右的年齡,正值壯年。這樣在父子的合作之下,無論是誰出戰,誰坐鎮後方,在處理事情都能輕鬆許多。那可能有生之年內,曹操就可以統一天下了。
所以說,失去曹昂這件事,絕對是曹操這輩子最大的敗筆,也是莫大的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