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效鈞
-
2 # 曉帆輕舟
這樣的例子不少。
郭店楚簡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戰國中期)中出土了不少竹簡文獻。包括十六篇先秦時期的文獻。其中含:道家典籍三篇(《老子》甲、乙、丙,《太一生水》,《語叢四 · 說之道》);儒家典籍十二篇(《緇衣》、《魯穆公問子思》、《五行》、《窮達以時》、《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聞之》、《尊德義》、《性自命出》、《六德》、《語叢一》、《語叢二》、《語叢三》)。
這批典籍中,除《老子》、《緇衣》見於傳世本,《五行》見於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其餘的都是失傳了兩千多年的先秦文獻。
該墓出土的《老子》,是迄今所見最早的《老子》版本(早於長沙馬王堆西漢墓所出《老子》),其中一些內容與人們千百年來熟知的版本不一樣,反映出《老子》的某些原初面貌。
宋應星《天工開物》這是明末問世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中國古代科技名著。後來,在中國本國逐漸湮沒,近代才從日本重新傳回中國,從而引起重視。
最典型的代表恐怕就是《孫臏兵法》了。
關於是否有孫臏這個人?是否有《孫臏兵法》?孫子和孫臏是否是同一個人?《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是否是同一本書?這些問題困擾了學術界1700多年。
1972年,臨沂銀雀山漢墓考古發掘出土了大批漢簡,發現了《孫臏兵法》。此次發掘震驚了世界,證明了《孫臏兵法》確實存在,解開了困擾學術界千年的疑惑。
這應該是曾經失傳,又被考古發現的典型案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