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吉月文
-
2 # 奇趣摘錄
港臺的娛樂圈火爆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隨著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文化引進更加多樣性,港臺的影視歌等文娛產業必然受到衝擊。
在電腦和網路沒有普及或者說幾乎沒有的八十年代初期,國家對於一些港臺文化產品還是抱著監管大於杜絕的態度。畢竟都是華人,同根同種的文化理念使得港臺影視娛樂節目極容易被接受。哪怕一首電視劇的片頭或者片尾曲都能火上一段時間,而這也僅僅是依靠口耳相傳。可見那個時代我們內地的娛樂生活有多麼匱乏,連傳播途徑都是單一化,當然生產力底下剛剛解決溫飽問題的中國內陸,在文化娛樂方面也不願落後太多,繼而引進港臺影視製作行業與內地合資拍片,加強了三地文娛產業的交流和融合。
進入千禧年之後這個大文化圈的交流更加快速頻繁,每年的春晚邀請的港臺演員也越來越多,可事實是這時候的文化娛樂傳播途徑早已被網路佔去了一大半。在網路上各路大神牛人更是吸引了年輕人的眼球,用自己掌握的更加領先的娛樂手段和理念帶走了港臺文娛市場的流量,這一切都開始於人們對於網路的憧憬和獵奇心理,西方的娛樂不用引進在網路上就能聽到看到了,更具視覺聽覺衝擊的娛樂產品甚至需要睜大眼睛去分辨哪是糟粕哪是精華了。隨著工業技術在十幾年裡更新迭代,從最早的磁帶隨身聽都是奢侈品,到MP3MP4的白菜價,從vcd影碟機到dvd藍光再到4k液晶電視,直到如今的一塊智慧手機掌控所有軟體,瀏覽所有網頁。
港臺的娛樂圈雖然頹勢已出,可畢竟多年的運作早已經形成了一個娛樂產業鏈,在這條產業鏈的所有大咖和跑龍套的都服從於生產流程的模式化,做起事來就畢恭畢敬,對從事的行業認真有加。這也是他們的優勢所在。我們想短道超車後來居上,自然是需要取其所長,依託內地受眾的習慣和快速發展的科技生產力,基於厚重的歷史文化,利用好技術和藝術才能真正的引領三地娛樂潮流。
-
3 # 阿文工作坊
感謝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1. 現在越來越多的香港藝人都想要到內地去發展。這些香港藝人大多數是香港娛樂圈的中流砥柱,對於本來就疲軟的香港娛樂圈來說真的是雪上加霜。
2. 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時期在90年代末期,那時候香港的娛樂圈百花齊放前有周星馳、周潤發這些老牌大咖,後有吳彥祖、謝霆鋒、陳冠希這些新力量。如果我們拿這些演員明星跟大陸內地的演員明星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蹊蹺。
3. 與其說為什麼說香港娛樂圈越來不行,還不如說是資本的大環境造就的。可能小夥伴們都不知道內地拍攝電視劇與香港拍攝電視劇的成本和回報差距有多大。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很多香港的藝人,要拼命使出吃奶的才能上位,擔當女主角男主角。
4. 第二個就是影視作品的大環境不同。畢竟,影視作品的數量有限,並不像大陸那麼豐富。演員的演技和顏值必須在香港藝人中名列前茅,才有機會擔當男女主角。但是內地娛樂圈卻相反,你不需要很多的演技,就能擔當男女主角,或是靠關係,或是靠人脈,或是靠炒作,只要你有流量,你就能當男女主角。
5. 還有就是觀眾的大環境不同,觀眾群體內地比珠三角的觀眾群體大太多了,而且現在TVB才剛剛開始與內地合作,錯過了很多發展的機會,就憑現在還留在TVB那幾個小角色,真的支撐不起香港的娛樂圈。
-
4 # 何九歌Jogo
我覺得港臺片的衰落與當初的崛起,最根本的決定力量都是商業邏輯。即使是輝煌期的片子都有著濃重的商業色彩,但是那時候觀眾不討厭,因為觀眾的觀賞水平還不及現在,而港片中對香港小市民的描寫即使在濃濃重的商業色彩包裹下也仍然很出彩。 現在情況變了,除了其他華語區域,當然主要是大陸開始大量生產影片之外,從商業上看,港臺的電影人們心態也變了,從以前拍片子給本地人看,頂多捎帶上東南亞華人,到現在以整個中文市場特別是大陸人的喜好為目標,再拍小市民的時候,投資人就開始想,這玩意兒北佬們喜歡麼?還是拍北佬喜歡的古裝劇有賺頭… 大陸是如此龐大而複雜的一個市場觀眾的口味千奇百怪難以捉摸,就是土生土長的大陸導演都還未必能完全理解,而對隔了一層的港臺導演來說就自然更力不從心,拍出些兩邊不討好的東西來在所難免,好萊塢一旦分了二心想拍些兼顧中國市場的片子時不也劣作頻頻?說白了,以大陸為主體的中文電影市場才出現不久,電影圈的人都還在適應這一變化,在如何向這一市場提供最佳產品方面,港臺的電影人並不具備先機,而只是幾大勢力中一支而已,相對於當年在華語圈的一花獨秀,地位自然是下降了。
-
5 # 九零後夢尚美雕
第一點:自閉
香港的娛樂圈基本上可以分為四部分:電視圈,樂壇,電影圈和一些其他媒體的藝人。基本上可以說電視圈已經等同於TVB,樂壇已經萎縮到歷史最低點基本上已經捧不出歌星了而且還有被TVB蠶食的趨勢,電影圈則已經封閉化,通常老闆拍電影都會固定用同一個導演,導演又會習慣用同一批人,因此今年金像獎鮮有新人,除非有新的投資商決定用新導演新人馬,否則新人難以露臉,最後一飯則是其他媒體的藝人,例如網路、電臺等,這飯人由於投放資源有限缺乏存在感。基本上以上四飯人都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很難像九十年代一樣捧出亞洲級別的天皇天后。
相比之下國內的電影圈則顯得蓬勃得多,雖然題材有侷限,但是演員班底新人層出不窮令人應接不暇,而且偶爾能出佳片。
第二點:只能有一個是大哥
香港和上海是一對冤家城市。只能有一個是大哥。
1842年香港開埠,首開風氣,接觸了最先進的工業文明,上海籍籍無名;1860年代上海開埠,20年後在文化上趕超香港。1860年代,上海興辦報業,人才派到香港去學習,可見香港在文化事業上是遠比上海牛逼的。可是1890年代的時候,香港的報紙跟上海的普通報紙都沒法比,更不要說《新聞報》《申報》這樣崛起中的巨擘。
報業的發展只是文化事業中的一方面,但是為工業社會培養了現代化的文人,他們不再為求取功名而讀書,靠辦報也能取得不菲的收入和很高的社會地位。劇作家,小說家,評論家,一茬一茬成長起來,無一不是藉助報業的助力。張恨水長篇章回小說借於此,此後金庸的武俠小說亦是。
到了1930年代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上海文化輝煌得耀眼,在好萊塢剛剛建立起來製片廠制度的時候,上海的電影業已經培養出周旋、阮玲玉這樣耀眼的明星。現在看黑白的《馬路天使》、《神女》依然能讓人感動到掉淚,那時候就有這樣的的穿透力。電影是一個工業化的體系,當時上海的電影評論也發達得驚人,偶爾在國圖新館一層翻到了當時的上海電影雜誌,當時的電影評論跟現在並無二致,水平異常得高,而這樣的電影雜誌彙編有幾十大本。藍(jiang)蘋(qing)指導的八部樣板戲現在看起來其實水平不低,她當時也在上海只是一個普通明星。
只是粗淺的看了幾部當時的上海電影,這些電影的共同特點是異常關注底層人們的生活,關注殖民者跟本民族之間的矛盾,關注中西文化,城鄉文化的衝突,關注俠義精神,這些都與商業化並行不悖。這些珍貴的思想很少在今天的電影中看到了,無論是大陸的還是香港的,而香港電影黃金時代最為成功的系列裡面幾乎或多或少包含上述的因素,李小龍系列,黃飛鴻系列,包括周星馳系列,雖然不再有家國民族情懷這種巨集大敘事,但是對弱者和底層的關注無出其右。
要理解現在香港電影的衰落,先看看當年是怎麼興起的。這個問題應該放在建國後,文化、商業由上海轉移到香港的歷史背景下去理解。這是又一次的轉移,因為上海再一次處於 閉關鎖國的狀態。很多人搬遷到香港,中間派人士很多,不願去臺灣,也不願意留在內地。燕京大學的,中央大學的,聖約翰大學的都來了,接受最優良的教育,又經歷大上海商業化淘洗的文化精英們,匯聚到香港一個蕞爾小島上,不爆發都奇怪。
香港電影業幕後真正的推手邵逸夫、鄒文懷這些人不是香港人,是上海人,是建國後從上海遷到香港的,可是本來是在大上海環境下成長的。當他們這一代人謝幕的時候,也就是香港影業光輝歷程終結的時候。在政治環境漸漸相差不多的時候,香港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是上海的對手。
-
6 # 捷克域魯斯
首先,是香港娛樂圈缺乏像張國榮,梅豔芳,徐小鳳,譚詠麟,王菲這樣有天皇巨星實力的新星;
再次,是兩岸三地的娛樂市場已近飽和,而內地的娛樂業發展迅速,留給香港的市場已經不像以那麼大了;
最後,就是香港娛樂明星的普通話實在太成問題,這樣就造成和內地fans的溝通不方便,也影響他們的人氣。
今天看了港版101《全民造星》有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個小小的香港能出現那麼多亞洲巨星,現在居然好多年都沒出過至少是火遍全國的明星了。
本人是看有一年的tvb視帝視後競選居然都沒上熱搜前十,但是看到這個訊息才發現好多年沒看過港劇臺劇了
大家是什麼時候感覺到港臺娛樂圈沒落的呢?
內地小生崛起是不是從四大三小的流量明星開始的?
內地小花崛起是不是從楊冪那批走紅開始的?
印象中最後一步火遍全國的臺劇是《命中註定我愛你》,還在湖南臺黃金檔播過
感覺柯震東flop以後就沒有哪個港臺小生火遍全國了,感覺王大陸不算
應該是和10年後大陸的經濟迅速發展有關的,大家生活好了才有錢去搞娛樂
-
7 # 呂哥說
香港娛樂圈依靠著世界第八大藝術電影,曾經被稱之為東方好萊塢以製作精良著稱的香港電影一直是華語電影走向世界的先驅者,無論在藝術呈現還是專業水平上都一度代表著華語電影的最高水準,其中武俠片影響一代外中國人。從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發展與文化崛起,香港湧現了大批電影製作公司,香港電影迎來了自己的繁榮時期。1958年成立的邵氏代表著香港電影的起點,即使放到今天由邵氏出品的一些武俠片也始終被譽為經典之作。提到邵氏那就不能不說他的對手嘉禾,1970年成立的嘉禾公司則是將香港電影一舉推到了世界舞臺,其中締造兩位超級巨星最為著名的就是一手培養出的世界級偶像李小龍,還有接替他的成龍,嘉禾也是最早打入好萊塢的亞洲製片公司。到80年代後起之秀新藝城,簽約了周潤發創了香港賭片先河,黃百鳴的開心鬼系列,麥嘉的《最佳拍檔》,徐克的武俠片,以及後期自理門戶的周星馳,香港影壇出現了著名的兩週一成現象,周潤發、周星馳與成龍,這三位基本上壟斷了香港票房的前十位,1985年電視的發展也進入了最黃金的時期,邵氏主動放棄電影轉向無線TVB,新藝城七怪分裂,只剩嘉禾一家獨大。90年代向氏兄弟創立中國星,與轉向電影的劉德華、李連杰、劉青雲等合作推出了多部賣座電影。二十一世紀開始,隨著金融風暴對香港經濟的影響,香港影壇開始迅速衰落,加上大陸市場逐漸成熟,電影人導演演員紛紛北上。
-
8 # 泡沫小生
不是港臺娛樂圈不行了,有句話說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首先從面積和人口來說,香港臺灣總土地面積有內地大嗎?香港臺灣總人口有內地多嗎?答案顯而易見吧!雖然說以前的香港臺灣在沒新中國成立之前是很富的,因為它們被外中國人佔領過,那時候的外中國人比中國率先進行工業革命,經濟自然而然比那時候的中國強。
但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經過幾代人的領導人的正確領導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國現在不管從經濟上軍事上還是文化上都不遜於世界的任何一個國家!自然而然,中國內地經濟發展起來了,內地娛樂圈發展得越來越好,是群星璀璨的時代!而相對比之下,香港臺灣作為老牌的娛樂圈,面對內地如此日益璀璨的娛樂圈,真的是沒法比呀!舉個例子,你可以發現,香港明星也好臺灣明星也好,看到內地娛樂圈有發展潛力,紛紛來到內地,像羅志祥,周杰倫,郭富城,劉德華,陳奕迅等等……哪一個不是來到內地舉辦演唱會呀,錄製綜藝節目呀,拍影視作品呀!
所以說,不是港臺娛樂圈不行了,而且內地發展太好了!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
9 # 豆丁的文章
其實,香港娛樂圈最後的輝煌,就是陳冠希的豔照門之前。一直以來,大家都將豔照門當成一場風月事件。其實,是它加速了港圈的落幕。
為什麼這麼講呢,本來阿嬌和阿sa的twins,有望成為下一代的玉女歌手。結果,阿嬌的私房照和房照被曝出,組合也隨之解散,形象毀之一旦。
張柏本來可以芝成功接棒周慧敏,成為下一個新興的玉女掌門人。但豔照門之後,她的生活和事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哪裡還有心思管其他,同阿嬌一樣,清純的形象都不再了。
謝霆鋒在那時,已經在香港獲得多個關於歌曲方面的獎項,但自己老婆發生豔照門事件,不僅要安撫好粉絲,還要面對網上的流言蜚語,處理家裡的情況,心思就淡了好多。
香港娛樂圈近些年一直以警匪片為主,用的演員又是張家輝、古天樂、劉德華這些固定的班底,導致新人一直沒有發揮的地方,而那時的導演,也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等發現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臺灣娛樂圈就是因為不思創新啦,在以前的時候,偶像劇的大爆,都導致臺灣藝人在內地的地位比較高。到現在,沿用的劇本還是和以前一樣,大家早就看膩了。
-
10 # by散寒蘇
與其說為什麼說香港娛樂圈越來不行,還不如說是資本的大環境造就的。
第一,報酬差距太大了。內地拍攝電視劇與香港拍攝電視劇的成本和回報差距是很大的。現在越來越多的香港藝人都想要到內地去發展。這些香港藝人大多數是香港娛樂圈的中流砥柱,對於本來就疲軟的香港娛樂圈來說真的是雪上加霜。
第二,影視作品的大環境不同。畢竟,香港影視作品的數量有限,並不像大陸那麼豐富。演員的演技和顏值必須在香港藝人中名列前茅,才有機會擔當男女主角。但是內地娛樂圈卻相反,你不需要很多的演技,就能擔當男女主角,或是靠關係,或是靠人脈,或是靠炒作,只要你有流量,你就能當男女主角。
第三,觀眾的大環境不同,觀眾群體內地比珠三角的觀眾群體大太多了,而且現在TVB才剛剛開始與內地合作,錯過了很多發展的機會,就憑現在還留在TVB那幾個小角色,真的支撐不起香港的娛樂圈。
就是因為投資、觀眾、演員和影視作品的大環境惡劣,導致了現在香港娛樂圈青黃不接,越來越差。
回覆列表
從根本上看,主要是兩個原因導致的。
從內部來看,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發展不行了。經濟決定政治文化不是一句空話,在這件事情上就得到了非常具體的反應。回憶一下港臺娛樂圈的黃金時代,實際上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港臺地區憑藉著日本的產業升級機會,而得到了日本淘汰產業的轉移,經濟上迅速發展起來,因此和新加坡,南韓並稱為亞洲4小龍。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地區的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準,從而為流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性的支援。
經濟發展是支撐流行文化迅速發展起來的根本原因。沒有了經濟的支撐,流行文化萎縮是必然的結果。從時間上看,上世紀90年代以後,港臺地區都出現了一系列的經濟方面的困境問題。
香港在迴歸以後沒有辦法好好地進行自我地位的定位,於是就形成了低端產業全部外流,而高階產業又不足以支援整個城市發展的尷尬局面。在相當長時間內依靠內地的政策輸血過日子。但是這種輸血又相當程度上被少部分鉅富階層所獨霸,普通人的生活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比過去更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娛樂業的發展自然也受到了限制。這個關係其實很容易理解,沒錢的時候當然要壓縮消費用,而首先被壓縮的自然就是這些和基本生活需求沒有關係的娛樂性需求。
臺灣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就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分裂。很多政客以操控族群矛盾的方式登上政治舞臺並收割政治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了臺灣長時間以來經濟發展停滯,民眾生活水準不但沒有顯著提升,反而在事實層面上有所下降。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娛樂業的發展出現退步,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在這裡還是要指出,經濟發達不必然是娛樂業發達的原因,但是一定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新加坡的經濟雖然發達,但娛樂業相對滯後,這和新加坡本身的產業環境,社會管理模式有關係。不過經濟不發達必然會制約娛樂業的發展,這個命題始終是正確的。
從外部來看,大陸經濟崛起之後,娛樂業也開始發展,從而憑藉著自身的巨大體量,實現了對周邊華語地區的虹吸效應,從而抑制了港臺地區流行文化的發展。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的娛樂文化產品逐步進入大陸市場,在大陸市場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響。這就使得港臺的娛樂產業開始和大陸市場發生了密切聯絡,從而也就為後續的人員流動提供了一個基礎。在早期的時候大陸市場雖然廣闊,但由於購買力不高,盜版橫行,所以能夠給港臺娛樂企業提供的回報不是很高,更多的時候是一種賺外快的形態來面對大陸市場的。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大陸經濟的騰飛,再加上大陸智慧財產權保護水準的提升,娛樂行業的回報越來越高。這就使得港臺娛樂企業和從業者紛紛前往大陸發展,以謀取更高的經濟利益。擺在檯面上的一個顯著現象,就是有相當數量的港臺演員前往大陸發展,參演大陸的影視劇。實際上除了演員以外,還有大量的幕後工作人員也是如此。比如電影導演,攝影等。香港導演陳可辛曾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現在香港老一代導演搞聚會,在北京比香港更方便,因為基本上都在北京住了。
在大陸產業如此興旺發達的這種情況下,產生虹吸效應是不可避免的。這樣的直接結果就自然導致,留在港臺本地的只能是業界的二三流人員,這樣的人員所創造出來的文化產品質量怎麼樣,當然可想而知。隨著產品質量的下滑,市場會進一步萎縮,從業人員的回報更加下降。這就將導致高水準的從業人員必然前往高回報的大陸地區從業。這就形成了一種迴圈,也就是虹吸效應。
至於大陸市場的結構變化對於港臺娛樂行業的影響,我個人認為作用有限,不能過於誇大。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港臺娛樂產品雖然在大陸大行其道,但是真正落到港臺娛樂企業和從業者手中的錢其實並不多。主要是因為還要透過代理,而且在當時還存在著嚴重的盜版問題。隨著大陸娛樂市場,主要由本地文化產品覆蓋,港臺娛樂產業的這部分收益喪失,導致其後續發展緩慢的這種說法誇大了大陸市場的影響力。
以上是兩個最主要的根本性原因。還有一些比較現實性的,具體化的原因。比如香港著名導演王晶就認為,港片的衰落和當時第一大境外市場,臺灣電影市場迅速被好萊塢電影占據有很大的關係。他認為90年代初的時候,由於港片的製片商和臺灣的發行商之間因為利益分配出現了矛盾,從而導致港片逐步失去了臺灣市場,也就使得港片在90年代後期逐步開始衰落。作為經歷過這樣一個發展歷程的從業者,他的觀察當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從電影行業來看,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本質上還是要服從整個社會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