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武器庫
-
2 # 星星相惜的青春裡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劉備和曹操分別是怎樣的一個人:
第一,劉備是一個有大志的人。在黃巾起義,官府招兵,別的人都想著自己參軍之時,劉備卻是想著自己結納英雄,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在自己勢力還不夠強大的時候,劉備不得不先後依附呂布、曹操、袁紹和劉表等諸侯,但是劉備依然不改變自己志向。
第二,劉備是一個會用人的人。在劉備的手下,有五虎上將,有軍師諸葛亮和龐統。在長阪坡之戰中,趙雲捨生忘死,浴血奮戰,這才把幼主阿斗救回。別人也都只是關心阿斗的生死,劉備更多地是關心趙雲這員忠心耿耿的大將。“為這孺子幾損孤一員上將”,劉備無奈把孩子扔到地上,卻也只是為了安撫這位猛將的忠心。也正是因為劉備這樣會用人,也才換來了趙雲等諸將的忠心。
第三,劉備是一個愛惜百姓的人。劉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尉時,他就與民秋毫無犯,寧願受那索賄的督郵的氣,也絕不欺壓百姓;做平原相時,中原各地都是戰火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唯獨平原百姓安樂,百姓無戰亂之苦;還有劉備佔據徐州、荊州之時也是以百姓為重,深受百姓愛戴。
曹操的性格
第一、 曹操生性多疑、曹操是一個天分極高、權謀極高的人,他好忌、缺乏安全感、容易衝動,所以造就了他生性多疑、狠毒殘忍的性格。
曹操生性多疑這一性格特徵,在忌殺楊修這一事件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曹操重視有才華的人,但是忌才。楊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後來楊修輔助曹植對抗曹丕,令曹操心生猜忌。曹操信奉的是“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人生準則,所以楊修不得不死。
在《三國演義》中,體現出曹操生性多疑、狠毒殘忍的事件還有:故殺呂伯奢、借頭撫眾、許攸問糧、焚書不究、夢中殺人、虛設疑冢等,這些事件,再現了曹操生性奸詐的特點。
第二 曹操唯才是舉、知人善任,怎樣使用人才對戰爭來說非常重要,得天下的戰略就是使用人才的戰略。三國中曹操是會用人才的典範。曹操實在是愛才,因此,唯才是舉、知人善任也是曹操性格的一大特徵。以關羽為例。曹操對關羽算是找個有加,他知道關羽走了之後勢必成為心腹大患,所以對關羽十分禮讓。這也體現了曹操用才得雄才大略。曹操的長子曹昂、愛將典韋,都是死在張繡、賈詡之手,連曹操也差點難逃一劫。可是當張繡賈詡向曹操投降的時候,曹操一樣重用他們。可見,曹操愛才,多麼急切。
第三、曹操敢作敢為、膽識過人,都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的英雄本色表現在他的智慧與勇武上,表現在他敢作敢為、膽識過人這一性格特徵上。曹操的權謀是超常的,他很能辨清社會局勢。當三國鼎立的天下局勢已成時,他制定了比較正確的,包括他長達多年的政治軍事戰略,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有利地位,居高臨下,伺機奪取天下。曹操把天子玩弄於股掌之中自己卻不稱帝,由此見得,他的這種戰略,這種權謀是多麼的有膽識,他的作法是多麼的敢作敢為。
總結:綜上所述所以劉備要和曹操對立。
-
3 # 張顧之
這題其實很好答,不太好答出花來,但我試試用大家喜歡的方式來答吧。
天晚了不配圖。
劉備為什麼站在曹操的對立面?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反過來,曹操為什麼站在劉備的對立面?
首先,劉備是皇叔,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這個頭銜真的假的其實在劉備嶄露頭角之後就不重要了,大家都會當作是真的。(因為沒人願意承認,自己的對手是個籍籍無名的織蓆販履之徒,寧願承認劉備是皇叔。)
相比較之下,劉備比之曹操更具有維護漢室的合法性——你只是漢室的官宦後裔,我是漢王朝的合法繼承人(雖然繼承權遠得一批)。
其次,曹操的合法性來自於他挾天子,在這之前,曹操仍然在真心擁立漢室的時候,劉備和曹操其實沒有什麼矛盾,那時候劉備也沒啥實力,只能跟在大家背後一起拼命。
真正令兩人對立起來,是曹操挾持了天子,導致了衣帶詔事件。
曹操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而劉備剛回去沒多久,就收到了獻帝的衣帶詔(衣帶詔真假存疑),你說,這倆人怎麼可能不對立?
當然,以上的原因,也只是原因之一。如果曹操真的是匡扶漢室,劉備反而還沒辦法了,老都老了,還是隻能做個裨將;如果曹操不挾持天子,不搞得漢獻帝弄衣帶詔,劉備只能老老實實給漢室打工,幫曹操剿滅其他造反諸侯,收服各路大佬,最後劉家天下沒有劉備的份,封個大官就是劉備最後的歸宿。
但是,曹操架空了皇帝,拿下了大權,這就給了劉備“每與操反”的機會。
因為劉備,是小時候就勵志要坐桑樹那麼大個蓋的車的。說起來,這和當年的項羽、劉邦何其相似啊……
到了這個時候,劉備和曹操,無論從什麼角度,都是必然對立的。天下就那麼一個,孫權當年想偏安,南慫當年也想偏安,但是,你只要遇到一個想要完成偉業成就的對手,你就註定偏安不了。
而劉備和曹操,都是想要完成這個偉業的人物。
誰能屈居於誰之下呢?
-
4 # Zh上善若水W
王者大一統,君子大居正。唯名與器,君子所重。正統這個東西從來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關乎自己的政治合法性的大問題。曹操已經是準備好了要篡漢自立了,而劉備始終以漢朝正統自居,所以曹操把劉備視為潛在的漢朝正統爭奪對手。
當年看三國時曾經有過非常珍惜的階段,那就是作為後世三國的主要創始人曹操和劉備曾有過相當長的蜜月期,他們成為了親密的戰友,一起討論天下大事,並且和當時的盟軍統帥袁紹同樣都表示過極為強烈的政治鄙視。在那一段時間裡面,曹操是第一個發現劉關張三兄弟才能的人,同時也是劉備唯一能夠與之交心的英雄人物。當年雖然經歷了各種政治上的磕磕碰碰,但最終還是成為了一個朝廷裡面的兄弟。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劉備不希望殺太多的人希望用仁義之心獲得民心的方法來瓦解整個天下的分裂趨勢,但是曹操不僅用連綿的軍事征伐來統一天下,甚至到後來還想換掉漢獻帝讓整個天下走向一統。因此兩人的統一天下方式越走越遠甚至已經走到了兩個極端,最終他們也由原先的英雄相惜到後來的生死對手,因為早在開始他們選擇道路時就已經註定了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對於曹操和劉備兩個人,曹操是一個官三代,被冠以“奸雄”之臣,其自然是重在彰示其“奸”:一是欺君篡政、奸邪篡逆的政治野心;二是奸險狡詐、凶殘暴戾的性格特徵。與‘仁義’的劉備形成鮮明的對比。
-
5 # 穿越歷史的時光機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三國時期,劉備和曹操並不是一直都是對立的,包括後期的蜀漢和曹魏乃至東吳,昨天是敵今天是友。是敵是友這要從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各自的利益需求談起。
首先從黃巾起義到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劉備和曹操還有十八路諸侯是同盟關係,但是各懷心思,無非就是搶錢搶糧搶地盤,劉備曹操也是剛起義實力還小,也是想在朝廷謀的一官半職,沒有利益衝突,夠不上敵對關係。
隨後曹操得到機遇,奉迎流浪的漢獻帝,定都許昌,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征伐其他諸侯。其中徐州陶謙因用人不當誤將曹操父親殺害,曹操發兵徐州,一是報仇,二是奪地。劉備冒死相救,恰時呂布攻曹操身後,曹操不得已退兵,後陶謙病亡劉備得徐州,曹操甚惱,此為一隙,也談不上敵對。
後呂布為曹操所敗,呂布逃到徐州投靠劉備,但是呂布恩將仇報反奪徐州。隨後劉備曹操結成同盟,破呂布於下邳。徐州歸曹操,劉備隨曹操入許昌,開始蟄伏待發。此為一和。
在許都,劉備被認皇叔,從此有官家承認背景,又有的漢獻帝衣帶詔,要誅伐曹操。劉備金蟬脫殼之計得曹操五萬兵馬入主徐州抗曹,兵敗。後投袁紹,附劉表,盟孫權,在抗曹的路上一發不可收拾,其主要還是因為此時的曹操太過強大,劉備安身立命的很本也是漢獻帝衣帶詔誅伐逆臣曹操,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再然後赤壁之戰曹操敗北,一時大傷元氣,此時劉備騙荊州奪益州,戰曹操於漢中,可謂兵強馬壯,三國鼎立之勢而成。但在於曹操的交戰中,孫權從後得荊州三郡,劉備一直對荊州放心不下,孫劉心中有隙。後因關羽張飛直接間接死於東吳之手,劉備提兵百萬發動夷陵之戰,一是報關張之仇,二是復奪荊州,想先滅東吳後滅曹魏,此時曹魏也默契的陳兵東吳邊界,有趁火打劫之意。此時曹劉是密謀東吳。
隨後的三國中,蜀魏吳攻伐不斷,亦敵亦友。
-
6 # 三十七畫生
劉備之所以這麼做,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劉備起事的時候打的是漢室後裔旗號,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向漢之人無不側目。劉備既然為漢室宗親,自然要站在曹操的對立面;
第二、劉備雖自稱為漢室宗親,實則和平民百姓已無多大區別,窮困潦倒。他沒有曹操、袁紹那種資源和實力,只能打出仁義的旗號,來彰顯自己。不過這也正是劉備高明的地方,世道淪喪,仁義不就顯得更為珍貴和正統;
第三、劉備素有大志,不甘人下,和曹操通道的話他只能成為曹操的手下,劉備有帝王之志又怎會居於人下。大家都想當帝王,勢必就會對立!
-
7 # 愛妮品歷史
對立面是原有:
其一:靈帝末年,備嘗在京師,復與曹公俱還沛國,募召合眾。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
其二:操與劉備密言,備洩之於袁紹,紹知操有圖已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後世。
以上這兩則關於劉備與曹操早年交往的佚事僅見於《漢末英雄記》一書,因而顯得很珍貴。
儘管有人懷疑其真實性,主要針對的是劉備在董卓之亂前後是否已經與曹操相識。但作為曹操手下的近臣,王粲不大可能無中生有。
-
8 # 親一
因為曹操的作為,從迎漢獻帝到許昌,他的所作所為在劉備的眼中和董卓沒什麼大的區別,可以說是“漢賊”了
而劉備的政治立場,在羅貫中寫桃園三結義的時候已經寫的很清楚“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所以劉備的立場是終於漢室的,而且他自己也姓劉,是漢室宗親。
兩個人的政治立場不一致,怎麼能合作成功,雖然劉備也是梟雄。
而且曹操統一天下最大的阻力並不是劉備,而是孫權,劉備的北方橫掃袁紹、烏桓、劉琮,最後赤壁之戰打敗讓他覺得他的水軍不足以滅掉孫權,又經過幾十年的準備,在司馬炎手中滅了孫皓統一三國。
-
9 # 聖谷凡心
都是為了爭權奪利,無所謂誰是誰的對立面。就象有句名言:如果你戰勝不了它,你就加入它。世界一直就是這麼執行的。
劉備和其他所有敢和曹操對立的人一樣,都認為有戰勝曹操的能力。只不過,他沒有象其他人被馬上消滅而已。
-
10 # 戰利88
曹操沒有把漢獻帝放在眼裡,當眾人面羞辱他,漢獻帝是劉備皇侄,曹操也在監視劉備,漢獻帝也像劉備訴苦,劉備才決心反曹。
回覆列表
劉備在許昌,曹操對他非常好,動不動請他喝酒,還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對他評價頗高。劉備為什麼要離曹操而去呢?
首先,是衣帶詔事件,讓劉備覺察得到危險。車騎將軍董承的女兒是漢獻帝的貴人,是暗殺曹操計劃的主謀,後來董承招供劉備參與了密謀,因此可以確定劉備參與了這個計劃。
曹操在許昌經常派人觀察這些人的動向,因此劉備非常低調,閉門謝客,在菜園種菜。青梅煮酒之時,可能劉備覺得曹操已經懷疑到他了,因此非常恐懼。韜光養晦的做法,可能是瞞不住曹操的,劉備的英雄骨相可能已經被看出來了。
第二,是北邊袁紹的壓力。當時曹操袁紹之間矛盾已經公開化,大戰一觸即發。一心想單飛的劉備可能認為,曹操不會帶大軍征討自己。
第三,劉備認為是天賜良機。逃離並不僅僅自己安全了,而且在接下來的曹袁大戰中,自己佔據徐州之後,有可能坐收漁翁之利,趁機崛起。
袁術企圖北上,曹操派兵截擊,不知曹操怎麼糊塗了,反正派留劉備、朱靈、路招三人前去了。當時曹操的謀士荀彧、郭嘉都主張殺掉或者軟禁劉備的,董昭也說劉備志向遠大,不可放虎歸山。但曹操說已經答應他了。
據說劉備臨行前,曹操派人去看,劉備正在打僕人,原因是那人沒把菜整理好。曹操聽了大笑不已,就不再當回事了。當天晚上,劉備、關羽、張飛連夜離開許昌,等到郭嘉、荀彧獲知,已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