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伍柳一
-
2 # 根本幸福
遇到事情以後,反而是在推動孩子的成長。
在這件事情上,家長不能夠忙於跟事情下定義,應該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及其細節有一個全面的瞭解以後,才給孩子交流這件事情。
如果是自己孩子的問題,就應該考慮好以後應該怎麼來跟別人相處。如果是對方孩子的問題嗎?自己應該怎麼來應對這件事情。這些都是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要遇到的事情。
經歷成就人生,遇到的事情越多,如果正確處理好之後,反而對成長非常有利,也是人生的積累。最好的辦法是孩子的問題,由孩子自己去解決好,大人可以適當的建議。
如果自己的孩子被同學欺負了,作為家長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既氣憤又心疼。氣憤的是孩子受別人欺負,心疼的是孩子在家裡是個寶,怎受的這麼個委屈。但是話又說回來,孩子畢竟是孩子,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能跟孩子們較真,而是應該理智面對。
首先,要先了解事件的原委。可以向知情的同學或是老師那裡瞭解事情經過。然後自己心裡先要有個正確的判斷,該怪誰然後怎麼辦?再者,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秉性也要非常清楚。如果確實是自己的孩子問題,不能一味的“護犢”心切,而應該理性說教,並讓孩子主動向老師說明,主動向對方道歉;如果是對方問題,作為家長也要冷靜,不能得理不饒人。家長可以多和老師或是對方家長溝通,讓對方給自己孩子道歉。另外,家長也要反思,如果自己的孩子過於懦弱,則可以鼓勵孩子有理說理,鍛鍊孩子自己“維權”;如果自己的孩子本身好動好逞強,那麼家長可以藉助此事,壓壓孩子逞強心,教育孩子要尊重別人,遵守規則。遇事冷靜,不要魯莽等等。
總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也起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作用。在遇到問題時,家長首先要冷靜,理智處理,為孩子做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