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情感心理學
-
2 # 羅桂田心理諮詢
所有問題的兒童身上都會有家長錯誤教育的原因。這是問題的答案是確定的、肯定的。
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後面肯定會有一個不合理、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模式。
一個孩子的成長,學校教育很重要,社會教育很重要。但是他們的重要程度是不能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相提並論的。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一個人所受的教育,只是各個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是不同的。
家庭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就是教育孩子如何為人處世之道。如何成為一個合格優秀卓越的孩子,合格優秀卓越的學生,合格優秀卓越的人。
學校教育現在的目標和任務就是教會孩子各種知識、技能、能力。目標是適應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上更好的生存。
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補充。主要是成年人的教育。
一個孩子有問題,一般情況下就是說孩子不是合格優秀的孩子,不是合格優秀的學生,不是合格優秀的人。這些都是家庭教育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就可以斷定:孩子有問題就是父母錯誤教育的結果。仔細找找,孩子問題一定會找到家庭教育管理孩子的問題的原因。
-
3 # 田田育兒說
首先,我們要明白,“問題兒童”是指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不合乎常理,或是生理亦或是心理出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究其原因,“原生家庭”的因素必不可少,但不是絕對的。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說一個人童年的經歷會影響他的一生。所以,教育從小就開始,目前甚行的胎教就已經證明了。
人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這裡有兩個案例。
朋友和我講,家裡的電話鈴聲剛剛響起,孩子一個箭步上前接起電話大聲說道:「喂喂,他奶奶的,你是誰啊?」接電話的孩子只有 5 歲,為何接聽電話一開口就是罵人的口頭禪呢?原來,家庭中三代生活在一起,孩子接聽電話的語言和語氣都是跟爸爸和爺爺學來的。
隨後電視畫面上跳出了一行字
「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是習慣將髒話作為口頭禪的爸爸,一個是將孝敬內化為日常的行為......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
父母是孩子的影印件,那我們必須知道孩子學習方式是什麼?才有助於在引導孩子時
2、主動探索當孩子看到父母的言行舉止時,孩子會覺得很新奇,就會自己試著學習,這種學習是在心理不自覺完成的,所以當成人還沒有意識到時,孩子已經在心理學會了,並嘗試在行為上進行表現。
-
4 # 緣生詩語
這句話有一定道理。孩子的家庭成長環境,對於孩子的發展確實很重要。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安全感、責任感、自尊感、成就感,都是和他的原生家庭有關係的,包括態度、關係、條件、事件等幾個維度。
就態度來說,對於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如果是獨生子女,家裡的所有成員對於孩子的教育態度是否一致,對於孩子為人處事的影響很重要。這裡麵包括愛:理性的愛和溺愛產生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還有就是父母的情緒帶給孩子的愛的影響。簡單而言之一句話,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在孩子心中埋下的是情感的種子,有的父母喜怒無常,有的父母控制慾強,有的父母理性溫和,有的父母民主豁達,因父母的態度不同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孩子未來待人處事的方法也不同。
就關係來說,父母之間的關係、父母與家裡其他成員的關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子女之間的關係等,對於小孩子來說,影響都是很大的。家庭關係應該是溫馨、平和、安全、親密、有層次的,一個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緊張,孩子是能夠感受到的,這種緊張關係衍生出來的心理畏懼、逃避......以及由此而生成的行為問題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謊。
就條件來說,是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首先是物質環境條件,看家庭給孩子創造的是不是能夠保證生存基本需要,如飲食起居等。如果物質貧乏,或者家長對於物質的態度過於在意,那麼也會影響孩子。即便是物質環境豐富、富裕的家庭也會讓孩子的心理是貧窮的。精神環境就更重要了,一個家庭書香氣息濃厚,如果想讓孩子不讀書,都是很難的。一個家庭的精神環境貧乏,孩子的成長認知也是隨之有限的。精神環境包括父母以及家庭其他成員對待金錢、對待物質、對待人、對待事的態度與以及為人處事的方法,都會對孩子施加影響。
事件也是很重要的,在一個平順的家庭裡,從小到大孩子沒有受到過強刺激,那麼他的安全感是有的,或者說他的心裡的底色基本是溫暖的。如果一個家庭經常出一些刺激性很強的事件,當然是負面事件,那麼對於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影響是很大的。一個小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是安全感缺失的。出於某些環境生存的考慮,他會做出一些應激反應以至於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父母離婚的孩子。當他面對父母、面對旁人,他心裡面的感受是不安定的,有時甚至因為缺少認同感而自卑。有的時候會因此找不到自我價值,特別是正面的行為不被人關注的話,那麼他就會通過一些負面事件,引起旁人的關注。比如說,曠課、打架,通過這種行為引起常人的關注,以滿足他內心的情感缺失,找到認同的存在感。
一個問題兒童的身上的問題或多或少都是會有家庭的影響的,而且家庭的因素佔比也是很重的。雖然孩子的教育與社會學校相關,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傳身教會給予孩子很深的影響。因此每個家庭都應該珍視養育孩子的機會,給孩子足夠的人生底色,以減少問題兒童的產生。
-
5 # 大汐汐啊
問題兒童大多都是從小生活的環境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孩子就像樹苗,而家庭就像土壤,想要樹苗健康快樂的成長那就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大多都是在家長身上學的,家長就是原件,孩子就是影印件,要想影印件好,那就做個Sunny樂觀的原件
-
6 # 陽光小李
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大家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每個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絕對是善良純潔的天使,之所以後來他們成為問題少年,我認為和他的家庭,他所處的生活環境和教育方式絕對是有密不可分的聯絡。古時候的孟母三遷就是一個例子,孩子在什麼樣的環境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未來,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對孩子負責,儘量給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好的氛圍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
回覆列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的性格、思維、行為習慣、以及心理是否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所決定的。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可以說是終生的,生活在不幸家庭中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而生活在幸福的家庭的孩子用童年治癒一生。有著童年創傷的孩子,可能一輩子都在自卑。
在所有的問題兒童身上,你可以找到其家庭的原因。你對此怎麼看?一般情況下,問題兒童分為兩種型別。
1.攻擊型。比如行為粗暴、不遵守紀律、經常欺騙他人或有偷竊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攻擊型的問題孩子都是由於家長的嬌生慣養,過度溺愛和放縱導致的。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家長的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行為粗暴,經常欺騙他人或者有偷竊行為。在當今社會,這種問題兒童越來越多。比如有孩子在別人的車上亂寫亂畫,有的還用刀子亂畫。有的孩子對陌生人進行語言侮辱,甚至拳打腳踢。前段時間,有個熊孩子把小區內許多豪車的車標都掰了下來收集在一起,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而面對孩子這樣的舉動,家長不但不賠禮道歉,反思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反而說他還只是個孩子,你一個大人,沒必要跟孩子一般見識。可見孩子確實是被家長慣壞了的,溺愛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如果不及時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那麼孩子指不定哪天還會做出更為嚴重的事情來。有孩子在童年的時候,都出產生搶劫,偷竊,甚至殺人的想法。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