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嗔無狂
-
2 # 奇葩歪佬
明末,朱家子孫號稱百萬。被滿清入關和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大肆屠殺,銳減不少。
明朝的藩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特色,可以說是明之毒瘤。因為它不僅吃窮了國家,加大了百姓負擔,還透過手中經濟特權壓榨了百姓。
明朝的皇族,自朱元璋時期開始就享受到了極其優厚的待遇。明太祖朱元璋不僅給皇族們海量的財富,甚至藩王們都能擁有兵權。因為朱元璋當過乞丐討過飯,所以他不願意看到,他的子孫後代再為生存所煩惱。於是明朝對皇族之政策不同於其他王朝。明朝的皇族無論多少代後,都能享受朝廷賜予的優厚錢糧。
後來,建文帝朱允炆要實行“削蕃政策”,成祖朱棣造反,篡奪皇位成功,明朝皇族的兵權才逐漸的被削弱。因為他是透過削蕃才造反的,所以不能直接削蕃,只能漸漸的奪掉蕃王的兵權,讓皇族們最後只有經濟特權。由於這種養"寄生蟲"式的皇族政策,導致絕大多數皇族只知享樂和自我放縱。所以久而久之,明朝皇族因為安逸的生活大都失去了上進心,更沒有實際的權利。雖然人數眾多,錢糧豐厚,但沒有兵權,也不會打仗,最後只能淪為待宰的羔羊。而且,由於長期的欺壓百姓,魚肉百姓,也是起義軍首要滅殺的物件。
對比起皇族,東林黨人反而最可恨,他們管理著國家,大肆的撈錢,自私自利,滿口的仁義道德,背地裡男盜女娼,出賣國家的利益。
一,歷史的車輪在推動,朱家王朝也是束手無策,好幾股軍事力量的夾攻下,已經氣數已盡的明王朝無法堅持。
二,由於明朝的下一朝是少數民族統治,清初期對漢民族的打壓和屠殺很嚴重,老百姓很懷念同族統治的時代,如果是李自成當皇帝,百姓的認識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