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行說者
-
2 #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對於失眠者而言,夜晚格外漫長。
對於疲憊者而言,目的地格外遙遠。
而對於盲目生存,不解正法者而言,生命中處處皆苦。
釋尊在《佛譬喻經》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們開示“人生究竟是什麼?”,這譬喻是這樣的:
在一個寂寞的秋天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趕著路。突然,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疑惑思考時,忽然從前方傳來驚人的咆哮聲,隨著一隻大老虎緊逼而來。看到這隻老虎,旅人頓時瞭解白骨的原因,立刻向來時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顯然是迷失了道路,旅人竟跑到一座斷崖絕壁的頂上。在毫無辦法之中,幸好發現斷崖上有一顆松樹,並且從樹枝上垂下一條藤蔓。旅人便毫不猶豫,馬上抓著藤蔓垂下去,可謂九死一生。
老虎眼看好不容易即將入口的食物,居然被逃離,可以想象它是如何懊惱地在崖上狂吼著。
好感謝啊!幸虧有這藤蔓,終於救了寶貴一命。旅人暫時安心了。但是當他朝腳下一看時,不禁
啊了一聲,原來腳下竟是波濤洶湧、底不可測的深海,怒浪澎湃著,而且在那波濤間還有三條毒龍,正張開大口等待著他的墜落。旅人不知不覺全身戰慄起來。
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處出現了兩隻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互動地啃著藤蔓。旅人拼命搖動藤蔓,想趕走老鼠,可是老鼠一點也沒有逃開的樣子。而且每次搖動藤蔓,便有水滴從上面落下來,這是樹枝上蜂巢所滴下的蜂蜜。由於蜂蜜太甜了,旅人竟完全忘記自己正處於危險萬分的境地,此心陶陶然地被蜂蜜所奪。
旅人:這旅人是指我們自己。
荒野:無盡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們無盡寂寞的人生。
秋天的黃昏:秋天的黃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
白骨:路邊的白骨是指我們人生旅途中,家族、親屬、朋友等的死亡。我們活到現在,應該看到很多白骨,那時我們有何想法?有何感觸?我們可曾注意到緊逼而來的“無常之虎”?
老虎:飢餓的老虎所譬喻的,既是我們自己的死亡。
松樹:接著我們攀上崖頂的松樹,松樹是指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等等。這些東西即使擁有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無力的。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還不會!還不會!我還不會死”的那種以為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壽命可依恃,但即使認為還有十年、還有二十年可活著,但你認為到底人壽幾何?想想便知:已過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過是“啊”的一聲之間,便如夢如幻般地消逝了。而今後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樣是“啊”的一聲之間便會過去。
老鼠:咬著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的黑老鼠,在相互地縮短著我們的壽命。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獄。墜入此地獄,必須承受八萬劫中大苦惱,這一件事情便稱為——後生一大事。
毒龍:顯現地獄之苦的是這三條毒龍,這三條毒龍指我們自己內心的貪慾、嗔怒、愚痴。“善因善果、惡因惡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則是不會有絲毫差錯的。由自己所不斷造作的罪惡所生出的地獄,最後還是由自己墜入。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 財、色、名、食、睡。 一天之中,我們不斷所想的,持續所求的,無非是為了這五欲的滿足。
人生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
3 # T友
01
當歷經十月懷胎的幼嬰脫離母腹降臨凡塵之際,孤獨就註定了從此與其如影隨行,的確,來時一人,終去也必將一人,人生的中年,只不過是慢長歲月生涯的短暫的插曲,因為誰也無法擺脫人世間的落寞孤單,即便就算曾有過春光四射時的歡快容顏。
02當一隻紅雁不幸離散了南歸的大雁群而獨自排打著翅膀在高空中盤旋的那一刻,就有如中年時的孤寂的樣子,當走進幽谷之中被一孔夕照灑落在肩的那一片刻,你才會發現中年之際是那麼無奈悽清,當茫茫夜色下,在朦朧的燈光之中踽踽獨行的時候,你才會發現中年的你怎麼越走越迷惘,當你試圖容入眾生之際,忽然發現自己就是弗蘭茲.卡夫卡《變形記》中的甲蟲,人生似夢如幻,中年的你到底要奔向何方?
03對於孤單寂寞的日子你只能獨自分享,誰又能排遣你心中的愁雲。人間的世態炎涼,歲月更替的世事滄桑,一曲紅塵的超然,更凝聚在你的心海是如荒漠般的孤單荒涼。塵世的功名又算幾何?獨居的時光,孤芳自賞,都足以呈現出中年時代的孤寂,但這些必將不會久長,久長是心靈之中的共鳴無人相隨。海鷗飛處,只見悲鳴,秋月清輝之下,夢多夜長。
04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道盡了人生中年的孤獨時光。坐也一人,行也一個,淺斟低吟,悽淸如許。但你過也得過,走也得走,孤單就是你今生唯一的夥伴,曰月星辰,不會因為你一個人的孤單就失去運轉,滾滾紅塵,不會因為你一個人孤獨彷徨,就失去它的喧囂。江海湖泊,奇花異草,點綴你的孤寂,也會裝飾別人的風景。走吧,孤獨是天涯,行吧,心中自安然。
-
4 # 叢林中的小苜蓿
人到中年,尤其感到孤獨,其實不只是中年,人一生下來,就註定跟孤獨密不可分,孤獨是人生的一種常態。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年齡還處在尷尬敏感期,無論是工作,生活,抑或是小孩教育,婚姻,都或多或少出現瓶頸,各種壓力的堆積,又無處釋放,讓中年人倍感疲憊和孤獨。
還記得電視劇《小歡喜》中黃磊飾演的方圓嗎?他是業務主管,賣力工作,卻因為公司合併,裁員,不幸的他也是其中一員,面對高三的孩子,怕影響學業,於是每天穿好西裝整點出門,假裝去上班,一個人在商場裡晃悠。
有次和朋友喝醉酒後,恰聽到金庸先生去世的訊息,坐在家門口的方圓終於憋不住了,他哭著告訴妻子:
“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金庸先生去世了。” “我特別難受,知道嗎?” “金庸先生怎麼突然就走了?” “我從小就想當一個武俠,仗劍走天涯。”“我就覺得最損我得當個令狐沖、楊過、張無忌是吧!就算我稍微差點,我起碼是個郭婧吧!”
“可是到頭我怎麼就成了嶽不群了呢?”
看到方圓哭著說這一段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中年人的生活真的不容易,沒有一個不是硬撐著走過一條又一條路。
他不僅僅是為金庸的離開哭,而是哭自己。
知乎有個問題是:男人回家前,為什麼喜歡坐在車裡抽菸?
有個高贊回答這樣說:上班在公司戴著面具戰戰兢兢的工作,甚至還要配合領導同事演戲;下班後回到家,是丈夫,是兒子,是父親,面對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只有坐在車裡,次啊是屬於自己一個人的空間,才是真正的自由和放鬆。利用抽菸的時間,給疲憊的身體休息一下,哪怕在黑暗裡,也有短暫的放空自己。
隨著快速發展的時代,各種誘惑很多,孩子的教育,婚姻的關係,生活的質量,都需要中年人撐起來。
於是壓力越來越大,房貸,車貸,孩子教育,正常花銷,像翻滾的海浪一層層襲來,讓人措手不及。
牛奶咖啡有首歌叫《越長大越孤單》,隨著成長,昔日的夥伴,同窗共讀的同學,形影不離的朋友都漸漸疏散,各奔東西,都有了自己的事業,家庭,也就有了各自的圈子,彼此之間不再是以前的圈子。
越長大越孤單,特別是人到中年,更是孤獨,在生活的磨礪下,沒有激情,沒有任性,有的只是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為家庭,為自己,為生活努力。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
就如作家周國平在《人生因孤獨而豐盛》一本書中說:
每個人都會感到孤獨,每個人也都會有失意難過的時候,但幸好身邊還有愛我們的人,還有讓我們感到溫暖和美好的事。
人到中年,我感到孤獨了,但你不是也有孤獨嗎?願我們都能被歲月溫柔以待,願我們都能活得不那麼孤單,活得明亮有色彩。
-
5 # 貴州小雷哥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大、性格的逐漸成熟,我們學會沉默的,越來越孤獨。
一、生活的壓力小時候我們總是期待自己早點長大,長大後有更多的自由,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需要過問他人。
長大後才發現,生活哪像自己想象的那麼容易,傷心的時候只能角落裡哭泣,痛苦的時候也只能在心裡難過。為了不負家人的期待,即使自己痛苦不堪,也必須繼續前行,中年人的時間哪有“輕而易舉”這四個字。
二、身邊的冷嘲熱諷生活把許許多多活潑可愛的人變成了飽經風霜的人。中年人許多人只能埋藏在心底,我們不想對外人傾訴,同時也不想傾訴,因為換來的大部分都是冷嘲熱諷。
人到中年,我們在父母、親人的眼中就已經定型了,他們不在因為的關心而對你刮目相看,反而會對你的結果而打分,同時這也成為了你在他們心中影響的標準。生活也不會因為我們懦弱而對我們憐香惜玉,所以我們不敢言說,這能默默承受著。
當然,也有我們辛苦付出,收穫卻是微乎其微,這種落差把我們變成傷心、孤獨的人。
-
6 # 葉喃秋風
人到中年,隨著生活的一路走來,之前認識的朋友慢慢的變淡了,曾經很要好的鐵哥們也漸行漸遠。隨著年齡的增加,少了年輕時的衝勁和義氣,對人生又有了重新的認識。
張愛玲說:“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中年男人,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肩上挑著一家老小的重擔,所有人都覺得你是個男人,“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那樣的強大。不敢病,不敢死、隱忍著、掙扎著、堅強著、努力著,只有回到家裡才能得到片刻的喘息。
人到中年,對於那些孩子還在讀書的人來說,還要放下尊嚴,求爺爺告奶奶送錢送禮,為孩子選擇上最好的學校,或考哪一所院校等問題而忙碌的焦頭爛額……
再或者,今天自己年邁的父母或岳父岳母生病了,明天住院了。後天老人又發生矛盾了,為這些生活鎖事而奔波忙碌於兩個父母和兩個家庭之間……
對於普通平凡的中年人而言,強大的工作壓力,繁重的體力勞動,捉襟見肘的經濟收入,每天焦頭爛額的生活,就是他們真實的生活常態和寫照。
正因為中年人感受到的苦惱只能自己消化,卻不能向別人傾訴。這就使得大部分情況下中年人的內心的苦楚積累得越來越多,從而導致性Grand SantaFe來越孤獨。
-
7 # 戀夏戀夏
你好!
我個人認為,人的孤獨感與年齡沒有太大的關係,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會有孤獨感,這種感覺的存在有社會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
首先我要說孤獨感並不是絕對就是消極的。當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或計劃行事;有夢想,而又不可能實現;和親人分離或經歷親人死亡的打擊;被他人嘲笑或輕視;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別人的認可;被父母誤解;新的環境讓自己感到緊張;覺得沒有一個人理解時,孤獨感就會悄然而至。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體驗到孤獨感。有孤獨感並不可怕。我們所要做的是讓自己不長時間的陷入孤獨,而不是讓自己完全的擺脫它。因此對於孤獨感的克服也只是適當的消除,不存在徹底根除,那是不切實際的。而且要記住我們擁有了孤獨感,不代表我們就是另類的,這是生活經歷的一部分。
也許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孤獨感會越來越強烈,這就是我們說的中年人感到孤獨的原因。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壓力大,心裡的苦說給父母聽吧,又怕父母親為自己擔憂,說給子女聽,子女不見得能夠理解,最後只能自己承擔。白天忙於工作或家事,夜深人靜時,思前想後,不愉快的事紛至沓來,無處傾訴,孤獨感油然而生。這些都是每個中年人要面對的問題。
那麼,怎麼克服孤獨感?
首先,就是必須盡力改變自己原來的環境。一個人的時候,給自己安排一些感興趣的事情,讀讀書,聽聽音樂,從事自己的業餘愛好等等。每個人都會有孤單的時候,在屬於自己的時間裡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乃是人生的—種樂趣。
其次,感到孤獨的時候,放下心中的包袱,拋開一切,出去走走吧,來個一個人的旅行也不錯,通過接觸外界的事物,會讓自己看到更多的美好,內心溫暖啦,孤獨感就不會有啦。
最後,也可以常與好友交流。
平時沒事情的時候,可以與周圍的朋友進行交流,彼此互道心中的快樂與憂傷,開啟心扉了,心中就不會感到孤獨啦。
-
8 # 楊吉炫
人到中年,當然會感覺到孤獨啦!
踽踽獨行 我最瞭解自己。 凡夫俗子,年過半百,疾病纏身。看過太多世事沉浮,經歷太久情感漩渦,都覺過眼煙雲。健康重要,安全第一,唯有活著才是自己。生命存在的最佳狀態無非心靈平靜、精神平安、身體健康! 只有真心微笑,努力溫暖自己,盡力綻放心靈之美,最大限度釋放人格魅力,力所能及地照亮別人,才能芬芳四溢。人生是一次艱苦的旅行,也是一場艱難的修行,一心向善、殫精竭慮地修為,從日出到日落、四季輪迴。只有簡單、單純的生活才能真正讓自己幸福快樂。 我的心靈、精神和靈魂心甘情願地選擇踽踽獨行,獨自走過每天的日出日落,每年的春夏秋冬,甘之若飴。
-
9 # 我是小呂哥
這又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我對此發表以下看法:
1,記得哲學家叔本華曾說過:人生本來就是孤獨的。所以要慢慢學會享受孤獨,比起繁華萬千的表象世界,在孤獨中自樂,倒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辦法。
2,人在孤獨的時候,可以將外界一切雜念拋棄,或者什麼都不想,好像又什麼都想。
可將腦海中原本亂麻一個個事情的梳理清晰,就像拆毛線一樣,一條條理順,再最終捕捉最有用的靈感,去處理當下急需解決的重要事情。那種由獨處思考之後得到的處理方式,勝過了所有基於恐懼心理而選擇的方向,那是一種由平靜的大我選擇的道路,走起來會發現,更加得心應手,這是獨處的力量。
3,可能有一部分人討厭孤獨,感覺孤獨讓人覺得這個世間空落落的,好像無處安放自己的靈魂,其實沒有歸屬感的日子,才是真正的難熬。所以人在孤獨的時候,也是可以幹很多事情,比如買些喜歡看的書來靜靜的看,揹著揹包收拾行李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出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等等。
4,對於孤獨而言,越怕獨處的人,才會感到越孤獨,越不把孤獨當回事的人,才越能享受來自獨處的樂趣。獨處帶給你思考生命的機會,帶給你梳理人生的機會,也帶給你靜能生慧的智慧。
小呂哥說:
不怕獨處的人,不會孤獨,如果你害怕獨處,不妨給自己一個時間,嘗試一個人去相處一段日子,善於利用獨處,或許它能改變你的一生。一個完全懂得如何和自己相處,如何愛自己的人,根本不會孤獨。
-
10 # 一路向老
時常感到孤獨。人這一輩子,孤獨如影隨行,不離左右。只是不同年齡段,孤獨的含義、作用力不同。
少年的孤獨最美好。孤獨會讓孩子靜心,想事,修正方向,是難得的現象。所謂少年老成,少有所學,少有所成,必定是孤獨環境下才能做到。孤獨少年和快樂少年一樣可愛。
青年的孤獨最重要。青年孤獨往往是熱鬧中的空虛,忙碌中的無助,追求中的冥想。即使忙到天昏地暗,也一定要給自己獨處的時間,看看來路,找找方向。快樂能致死,孤獨會重生。
中年的孤獨最不堪。一聲長嘆一杯酒,一身責任一人擔。在咬牙頂住生活壓力的同時,還得笑著,正如姜文說的活成了賣笑的。孤獨,在中年人地下車庫的駕駛室裡,在中年人獨做的小酒館裡,在中年人習慣性笑臉的褶皺裡......中年人的孤獨美得一塌糊塗。
老年人的孤獨是必然。功名利祿雲煙過,愛恨情仇事已昨。夕陽下孤獨的背影是詩,微風裡孤獨的白髮是歌,長椅旁孤獨的柺杖是遠方。來吧,正如孤獨一人來,準備好孤獨一人去。老年人的孤獨裡透著安詳。
回覆列表
人到中年的孤獨,我是沒有什麼感覺的!我是一個六零後,從四十不惑算起,我的中年人生大約是從新世紀初開始,到如今快要過老年生活了,尚沒有出現那種孤獨感!
記得我的少年時期,雖然生活清苦,由於家中兄弟姐妹多,也許還因為少不更事,歡樂就是那時的主題,我的少年是在無憂的歡快裡度過!
我的青年時期,由於高考我從農村來到了城市。同時也經歷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社會變革期,隨著個人身份的不斷轉變,我由適應漸變為在這個時期的參與和競爭,最終站在了社會潮流的中間。我做過商貿企業,辦過報刊。
我的中年,開始從事書籍編輯出版。既有困難面前的奮力堅持,亦有面對出版成書後的欣然。說實話,中年的我沒有時間孤獨!
上班面臨著同行的競爭,面對著公司運營的一切開銷。下班要監督孩子的學習,幫著老婆做些家務,因為我們的父母都不在身邊,一家三口的日常全憑自己安排!
直到孩子上大學了。本該空巢的我,由於孩子上學同城,工作同城。大學八年,每週回家一次。工作後,天天回家。結婚後,由於我的住處方便她們上下班,孩子和我們仍在同一屋簷下。再後來,老婆提前退休了!這樣,每天有老婆相伴。我依然與孤獨無緣!
總後來說,我的感覺是常有親情相伴和保有平和積極的心態,是中年時期遠離孤獨的靈丹!我即將步入老年,我依然有信心拒絕和孤獨相伴!我將用樂觀和親情把孤獨感與我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