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麓風軒
-
2 # 多拴活絡扣莫結死疙瘩
關鍵是你喜不喜歡書法,喜歡到什麼程度。如果非常非常喜歡,那麼一寫書法,很快就能靜心。如果不夠喜歡,就容易淺嘗輒止,不易投入進去,難以平心靜氣。
-
3 # 三秋一葉
練字書法可以提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理解,增強審美能力,錘鍊意志耐力。練習書法最好能制定一個規劃,每天什麼時間練習,練習多長時間,並選擇好自己比較喜歡的字帖(最好不用現當代人的),每天當成一項任務去做,每天一二個字,以後慢慢增加,日積月累就會對字帖上的字有比較好的把握。練習書法要注意讀帖,分析筆畫的起筆、收筆、位置、走向,筆畫空間大小等,在掌握了該字帖的基本特徵後,可以試著集字創作,以增加對練書法的成就感。當然練習書法最初可能都有些浮躁,堅持下去,就會靜下心的。重在堅持!
-
4 # 愚羊學字
的確,練習書法需要靜下心來,心無旁騖,目標可以有,但先不要去想如何如何。功夫不負有心人,功到自然成。
其實,能否靜得下心的前提,是你對習書的興趣,喜歡上的事,不說靜心,畢生為之你都做得到。
看這件《千字文》習作,如果心不靜,是完成不好的。
-
5 # 升降沉浮
首先,要對書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剛剛學會拿筆就幻想成為大家。要有平常心對待,書法僅僅是個人愛好,他能夠幫助你修身養性。其次就是真正的愛好書法,對書法不求回報,不要想著,我花了錢,花了心血,要有回報。只要具備這兩點,你基本上可以靜心。
-
6 # 三代齋
練習書法如何靜心,只要記住漢蔡邕《筆論中》的幾句話就行了。即: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湖南甄峰。
-
7 # 只苦無人可入詩
如果需要靜心,
那麼王羲之是不是寫蘭亭序時候都要酒醒了再寫,才能靜心呢?
如果不需要靜心,
那麼王羲之難道練字時候都要活動活動,喝點小酒或者怎麼著?
如果想透過練字達到心靜的目地,那寫著寫著靜了就不寫了麼?
如果需要心靜了再寫,那基本麼有可以心靜的時候的名作了……
心靜了,寫字就是障礙了!
能心靜已不可得,能得還怎麼關心什麼寫字!
矛盾!
-
8 # l石崑崙l
先把心之所以不靜弄清楚,靜心就好討論了,我認為心不靜一方面來自生活瑣事的攪擾,對習字者來說,對付這一方面應該不難,想練字時,只要把自已暫時遮蔽在書房內,估計寫不上幾個字,就會全神貫注,沉浸在習書的樂趣中,心就會靜下來了。另一方面的心不靜是源自習書本身的浮躁,如眼高手低帶來的浮躁,帖子看多了,於是乎這山望看那山高帶來的浮躁等等,這種心不靜要靠自巳的修為與心智去解決,最好是每次練字前就規劃好本次練字的目的,方法及內容與表現形式,不至於在習字過程中心猿意馬,浮躁難安。我對此的解決方法相對簡單,就是每次甚至每個時間段內僅練一種字,這樣就不會有心猿意馬的躁動,安安心心,老老實實,全心全意的去練這個字了。最近一直在學習動禮碑,敬請各位老師指導
-
9 # 養心齋主人
首先,端正心態,明確目的。如果練習書法是功利性的目的,那註定是靜不了心的。其次,不能急於求成,書法練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也需要歷經起起伏伏的過程。
-
10 # 晉蘭亭
靜坐是禪,書法也是禪,禪的精微奧妙首先在於靜!無論靜坐和寫字,關鍵是否能靜下來,只有靜下來,才能進入無意識狀態,才能產生靈感,才能得到悟。
回覆列表
練習書法如何靜心?我個人覺得要做到“三放”!即“放平心態、放下功利、放棄幻想”,方能領略到書法之美、書法之妙、書法之樂。此話怎講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靜”字的一半是個“爭”字,爭者,不是爭權奪利,而是堅持之義。靜字一半是個爭,為不受外在滋擾而堅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
1、放平心態練書法,首先練的就是心態。跟參禪一樣,心態平和才能入靜。如果心態不放平,寫出來的書法就會滿紙狂躁氣,一團亂舞。以參禪的心態來寫書法,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樣才能進入境界。
2、放下功利書法本是修身養性之事,任何事情只要跟功利一結合就會變味。為了功利,就需要去迎合市場,迎合評委的口味,或者迎合一些特定人的偏好,這樣就失去了自我,迷失了自我,如何能靜下心來好好寫字?
3、放棄幻想書法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沒有幾十年的技藝與道法修行,寫出來的書法必定淺薄。可是很多人偏偏幻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唯一的辦法就是走江湖路線、醜書路線,把書法當行為藝術,當雜耍,博人眼球,攪亂一池春水。內心狂躁,又怎麼能入靜寫好書法呢?
放平心態、放下功利、放棄幻想,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願書法同道們都能在書法追求中放平心態、秉持初心,找到那一份書法人特有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