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人包括我們自己,會有對某種食物不感興趣甚至是厭惡的“癖好”。有些人不喜歡(其實是不敢)吃蝦,原因是因為蝦肉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對於人體來說,蝦所含的蛋白質屬於異種外來蛋白。從理論上講,任何含蛋白的食物都可能導致過敏。
可是有很多人不屬於易過敏體質,某種食物吃下後也沒有什麼問題發生,但他們似乎天生就對這種食物排斥。這是怎麼回事呢?
用進化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問題,就能找到答案。
人類的祖先在原始簡陋的條件下,除了遭受一些災難之外還經常遭到腸胃炎的襲擊。有時他們會吃到有毒的野菜和變質的肉類,有時他們飲水的河流攜帶了病菌。這些事件中的任何一個都能夠將他們置於死地。所以那些生病後僥倖活下來的人,就知道要永遠遠離這些有害的物質。
自然界中,有毒的物質一般都有特殊的味道。含有這些物質的食物也會帶有這種味道。所以我們的祖先一旦患病就馬上習得了對這種味道的厭惡,並且隨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而那些沒有對此習得厭惡的人,則在進化的過程中被淘汰出局。
這種習得的深度比理性更深,但是出錯率比理性低,並且毫無邏輯可言。
我們並不是天生就知道這些事情的。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只要有一次噁心的經歷與這些東西聯絡在一起,很快就會習得厭惡,並且深深刻印在腦海裡。進化塑造了我們的感覺器官,也塑造了我們的反應系統。事物本身的可習得性是由進化塑造的。
瞭解了這些,我們就會明白,很多人的“癖好”並不是矯情,實屬情非得已。
所以我們通常會在請朋友吃飯的時候,問一下對方有什麼“忌口”。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吧!
——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人包括我們自己,會有對某種食物不感興趣甚至是厭惡的“癖好”。有些人不喜歡(其實是不敢)吃蝦,原因是因為蝦肉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對於人體來說,蝦所含的蛋白質屬於異種外來蛋白。從理論上講,任何含蛋白的食物都可能導致過敏。
可是有很多人不屬於易過敏體質,某種食物吃下後也沒有什麼問題發生,但他們似乎天生就對這種食物排斥。這是怎麼回事呢?
用進化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問題,就能找到答案。
人類的祖先在原始簡陋的條件下,除了遭受一些災難之外還經常遭到腸胃炎的襲擊。有時他們會吃到有毒的野菜和變質的肉類,有時他們飲水的河流攜帶了病菌。這些事件中的任何一個都能夠將他們置於死地。所以那些生病後僥倖活下來的人,就知道要永遠遠離這些有害的物質。
自然界中,有毒的物質一般都有特殊的味道。含有這些物質的食物也會帶有這種味道。所以我們的祖先一旦患病就馬上習得了對這種味道的厭惡,並且隨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而那些沒有對此習得厭惡的人,則在進化的過程中被淘汰出局。
這種習得的深度比理性更深,但是出錯率比理性低,並且毫無邏輯可言。
我們並不是天生就知道這些事情的。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只要有一次噁心的經歷與這些東西聯絡在一起,很快就會習得厭惡,並且深深刻印在腦海裡。進化塑造了我們的感覺器官,也塑造了我們的反應系統。事物本身的可習得性是由進化塑造的。
瞭解了這些,我們就會明白,很多人的“癖好”並不是矯情,實屬情非得已。
所以我們通常會在請朋友吃飯的時候,問一下對方有什麼“忌口”。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