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常長話古今
-
2 # 物來則應
桃園結義出自《三國演義》,講的是賣草鞋的劉備,和賣綠豆的關羽以及賣豬肉的張飛,在桃花盛開的時節,一起在張飛家後院的一處桃林內結拜成異姓兄弟,從此一起為了人生理想奮鬥。
如果沒有桃園結義,劉備能夠成功麼?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很肯定的回答,沒有桃園結義,沒有關羽和張飛的輔助,劉備一樣會走上從軍的道路,或許還會統一天下,讓漢室中興。
東漢末年爆發黃巾之亂,大賢良師張角帶著他的幾十萬信眾造反,黃巾軍短時間內席捲了大半個漢朝。
劉備所在的涿郡當地富商們害怕黃巾賊洗劫自己,於是聯合起來想要推舉一個人招兵買馬,組建一隻私人武裝力量來抵抗黃巾賊,保衛當地富戶。
劉備這個時候站出來主動接了這個活,當時的劉備二十四歲,在富商們資助千金的情況下,拉起了一隻一千多人的隊伍,幫助地方官軍剿滅了來犯的黃巾賊,真實的關羽和張飛就是在這個時候投靠劉備的。
劉備因為這次剿滅黃巾軍有功,被朝廷封為一個縣的縣尉,有了編制,從此踏入了仕途。
所以沒有桃園結義,準確說,沒有關羽和張飛的加入,在劉備拉起隊伍的時候,還會有別人加入進來,在劉備的帶領下一步一步走下去。
劉備前半生屢戰屢敗,投靠過陶謙、曹操和劉表等人,五十多歲佔領益州後才一飛沖天,有了三國鼎立的資本。
如果沒有桃園結義,沒有關羽和張飛,三國鼎立時,蜀國自然就不會丟失荊州,那麼佔領荊州南郡和整個益州的劉備,在曹操死後,曹丕即位初期無法掌控魏國時出兵攻打曹魏的話,很有可能滅掉曹魏,佔領整個北方,之後整合力量,大軍南下攻打孫權,基本上大事可成。
因為當時天下十三州,北方九個,劉備一個半,劉備整合北方後,以十州之力滅東吳不是難事,所以說沒有桃園結義,或許劉備就能統一天下,讓漢室中興。
-
3 # 我站螞蟻這邊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兄弟情義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民間一直流傳著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的傳說,但是正史上,並沒有桃園三結義,根據正史記載,劉備確實是賣草蓆的,他是漢室的落魄後人,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於是她和母親一起賣草蓆為生。在15歲的時候母親覺得讓他整天賣草蓆沒有出路,就趕著他除去遊學。當時劉備跑到涿郡,拜了盧植為師。因為自己寬厚待人,在當地闖下了不小的名氣。後來兩個商人發現劉備這個奇人。劉備耳朵大,民間傳說耳朵大的人是富貴命,兩個商人覺得劉備不凡,就資助他招兵買馬,去建立戰功。劉備就拿著商人資助的錢在當地招兵買馬,正是在這個時候,關羽、張飛才慕名而來。或許是因為兩人武力高強又講義氣,所以劉備就格外器重二人,睡亦同床,行亦攜手。
所以劉備的成功是因為有良好的價值取向:他主張的人生現念是正直、為老百姓謀利益,他到哪裡,老百姓都有良好的口碑。另外劉備是個有志向,有識人用人之才能,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就是很好的說明。
-
4 # 使用者屈之子
回答是肯定的,劉備一樣會成功。
三國演義也好、曲藝說書也吧,提起劉、關、張"桃園結義"最主要和祟尚的就是一個"義"字。
在劉備一生的政治、軍事、外交及重大國策事務中,關張二人沒有決定性的作用。
就算沒有"桃園結義",憑藉劉備招納賢士的鼔惑與"皇叔"的名頭,那一定還會有"梨花園三結義"、"櫻花林三結義"⋯⋯
關張倆兄弟,只是劉備個人實現遠大目標這個過程中比較得力的幫手,而已。
再從另一面講, 是劉備為關張二人提供了一個寬闊的歷史舞臺,讓他倆建功立業,揚名天下。(張飛,單就一個"猛"字,以下簡略)
這是從歷史的角度上,作出的客觀評價。
關羽成神之謎。
在三國時代,關羽的聲望、地位和業績與同時代的各路英雄好漢比較,強不了多少,但關羽死後,"官運"越來越享通、對他的崇拜越來越升級,在全國各地為他建的廟宇在數量上都可以與孔廟齊觀了。
更搞笑的是,到了淸代關羽更被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連孔聖人也得甘拜下風。
人們不禁要問, 一個沒有顯赫的背景,本是一介武夫的關羽, 論德,不能"德配天地";論能,只會打打殺殺;論績,只限蜀漢小國;論才,是被殺了頭的敗軍之將。怎麼就變成了神?
一是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的需要。 歷代帝王統治者都強調愚忠思想文化,需要為下面的臣子們樹立一個忠君奉主,守節盡忠的學習榜樣, 而關二爺不受利誘,不怕威逼,節烈剛毅,始終奉一的品質,符合這一要求。
再則,歷代封建統治者為了對付來自各方的反抗勢力,在武力鎮壓的同時,還需搞強大的精神威懾。 焚香叩拜,關老爺顯靈之後,就有了"伏魔"、"降怪"等等的法力。 可見關羽的威力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事不用,…
這種歷史的虛偽表象,深刻地影響、左右了後人的認知與方向, 總是一味的堅持認為:沒有關張二人的鼎力支援,劉備就成不了事,更不可能圖霸三分天下。
推本溯源,回望歷史。 答案就清楚了。
-
5 # 強風勁
如果沒有桃園結義,劉備也能成功!
首先,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劉備雖然說中山靖王之後,但也不知沒落多少年了,也就跟平常老百姓沒啥區別。他從草根基層一步一步走到最後建立蜀國,使其三分天下有其一,罪沒少遭,最艱難的時候,兄弟分散,老婆孩子都被人劫走。但是劉備始終不放棄,最後獲得成功!而三國演義與他同時期的袁紹因為兒子死了,仗也不打了,日子都過不下去了,正好和劉備成反例,最後被天下大勢所淘汰!可以說劉備的毅力是非常堅定的,遠勝常人。這就是他之後成功的必要條件!
還有,劉備禮賢下士,重情重義!這使得劉備身邊聚攏了關羽、張飛、趙雲和諸葛亮這些三國時代的頂尖人才。國和國的競爭,集團與集團的競爭,說到底還是人才實力的競爭!這些人也成為劉備打江山的最堅實的班底!
有很多人都說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但這樣的事情,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要知道當時劉備年紀已經不小了,估計也屬於老來得子了,別說在重男輕女的封建社會,就是現在只怕也沒幾個人能做出把掉到虎口剛救回來的親兒子扔了的。當然,劉備是不是摔過孩子,這事兒存有爭議,不知道真假。不過後來為關羽報仇,兵發江東可是真的。雖然夷陵大敗,損失慘重,劉備也最終身死白帝城。這事兒要是說劉備是要表現自己,收買人心,那代價為免太大了,把自己都賠進去了。以劉備能從草根走到皇帝的智商,我只能說劉備是因為重情重義,忽聞兄弟被害慘死,喪失理智,才發生重大的戰略失誤,從而失敗!
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我就不多說了。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躬耕南陽,也就是一個種地的。劉備呢?豫州牧!一方大員,在當時也是一方軍閥!親自去請諸葛亮,還三次,這是正經的禮賢下士!曹操也曾為關羽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他那是說到底就是花錢。至於光著腳丫子接許攸,那是被人打的沒脾氣的時候。這禮賢下士跟劉備比,不在一個段上啊!
另外,劉備與曹操的煮酒論英雄時的表現來看,劉備也是一個反應機敏的高手。雖然被曹操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嚇個半死,還是借驚雷巧妙的掩飾過去了。這說明劉備才思智商都是相當高的。
最後,能把諸葛亮,關羽等頂尖人才都利用起來,本身就說明人家劉備有智慧,有手腕兒。所以就算沒有桃園結義,劉備也會梨園結義,蘋果園結義,聚攏一幫人和他打天下,能成事兒也就不足為奇了!
-
6 # 三羊解說
肯定的告訴你,若沒有桃園三結義,劉備一樣能取得如此輝煌成就!
為什麼這樣說,這3點你看了就知道了
一、性格
1、胸有大志,喜怒不形於色。
《三國演義》:第一章——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 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餘,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雲:“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遊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2、成大事者,求賢若渴,廣結天下英雄。大家看看劉備與曹操對待人才的態度
《三國演義》——三顧茅廬。 玄德回新野之後,光陰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隆中謁孔明。關、張聞之不悅,遂一齊入諫玄德。正是:高賢未服英雄志,屈節偏生傑士疑。三人來到莊前叩門,童子開門出問。玄德曰:“有勞仙童轉報:劉備專來拜見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雖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晝寢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報。”分付 關、張二人,只在門首等著。玄德徐步而入,見先生仰臥於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階下。半晌,先生未醒。關、張在外立久,不見動靜,入見玄德猶然侍立。張飛大怒,謂雲長曰:“這先生如何傲慢!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雲長再三勸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門外等候。望堂上時,見先生翻身將起,忽又朝裡壁睡著。童子欲報。玄德曰:“且勿驚動。”又立了一個時辰,
曹操是這麼對待許攸的
《三國演義》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時操方解衣歇息,聞說許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於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漢相,吾乃布衣,何謙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豈敢以名爵相上下乎
總結:如此對待人才,在英雄輩出的年代,就算沒遇上張飛,關羽,也會有李飛,李羽等大將來效忠劉備。
二:背景
時代背景:在東漢末年,十常侍亂政,董卓逼宮,黃巾軍起義。
人物背景:別看劉備是個擺地攤,賣草鞋的,但他是中山靖王之後,起兵勤王,師出有名。曹操發個政令,還需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劉備只需大呼一聲: 我乃劉邦後人,今重振漢室,今要做一番大事,可有人助我。
馬上,你就可以看到,天使輪,A輪,B輪,C輪投資方都來了。
總結:在任何時代,只要你有好專案,不怕沒錢。
三:軍事才能
《三國志》卷32:先主大怒,召璋白水軍督楊懷,責以無禮,斬之。乃使黃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徑至關中,質諸將並士卒妻子,引兵與忠、膺等進到涪,據其城。璋遣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拒先主於涪,皆破敗,退保綿竹。璋復遣李嚴督綿竹諸軍,嚴率眾降先主。先主軍益強,分遣諸將平下屬縣,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惟關羽留鎮荊州。
總結:劉備是位不錯的軍事家,能征善戰,加上幾個幫手,打下一片江山是沒問題的。
-
7 # 豆都竇
首先,桃園結義是演義並非史實,因此要分析這問題就要從演義角度出發。
劉備在演義中的人設是仁義,性格內斂,隱忍,且有主角光環圍繞,這一點在中後期招攬人才方面尤為突出。
那先來看看從三結義到赤壁前關張對劉備集團的貢獻,再來分析關張的作用。
第一戰,戰黃巾軍,這是張飛的家產為劉備購得一張亂世入場券,劉備用張飛的錢東拼西湊得來一支隊伍參與討伐黃巾,過程中結識公孫瓚,盧植等人。這一戰讓劉備有了第一個靠山,公孫瓚。
第二戰,討伐董卓,這一戰讓劉關張揚名天下,汜水關前關二爺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前劉關張三英戰呂布。英雄美名天下皆知,同時也讓曹操,孔融,陶謙,袁紹,呂布等天下英雄對劉備兄弟刮目相看。
第三戰,千里救徐州,這一戰讓劉備第一次有了根據地。
第四戰,奉旨討袁術,這一戰呂布袁術前後夾擊,劉備丟了徐州,屯兵小沛,主力損失殆盡。
第四戰,討伐呂布,這一戰劉備一句話除掉呂布這個心腹大患。
第五戰,討伐袁術,偷襲徐州,這一戰劉備家底賠光,隻身投靠袁紹。
第六戰,火燒新野,長阪坡。這一戰又把劉備辛苦經營好幾年的家底敗光。
由此可見,在劉備集團前期四處漂泊居無定所時,每次關張二人發揮出色後就是劉備傾家蕩產時。虎牢關下一戰成名,可劉備也只是個副縣長。徐州城下退了曹操,可轉身引來呂布。奉旨討伐袁術時風光無限,前腳剛走,張飛就丟了徐州。二次討袁失敗,丟了小沛只能投靠曹操。討袁術成功偷襲徐州,沒幾天被曹操徹底消滅,隻身投靠袁術。
歸根到底原因是,關張二人在劉備陣營前期雖然戰功赫赫,可是並沒有給劉備帶來相等的實際利益,相反因為二人桀驁不馴,使得不少原本有機會追隨劉備的能人敬而遠之,因此劉備集團本身實力與質量在前期並沒有提高(陳群,太史慈,陳登,田預,陳到或多或少都是因為關張二人才選擇離開或放棄劉備的),不僅如此,關張二人多次個人行為導致劉備傾家蕩產。
所以關張二人在前期,為劉備帶來的名大於利。
相反假如沒有關張,劉備的選擇會是怎樣的,救徐州前一個王平,廖化級別的武將就完全夠用。虎牢關前有孫堅在,劉備不需要過多表現,反正參與了討伐董卓回來憑藉公孫瓚的關係弄個副縣長不是問題。救徐州時有趙雲,沒有關張二人的情況下極大可能會得到太史慈,而在徐州期間也會得到陳群和他的氏族集團的幫助。而呂布也不會偷襲徐州得手,往後的發展也許就是就是兩條不同的路線了。
總的來說,關張成名在赤壁前,可對劉備集團的作用卻在赤壁之後更大,因此,前期如果沒有關張二人,也許劉備不會有那麼多坎坷,同時也許不會有後面巨集圖大展的昭烈皇帝,而只是在群雄割據時多了個穩健發展的諸侯。
-
8 # 愛妮品歷史
假如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沒有在桃園三結義,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哪?也許有人會說,這還用問嗎?當然就沒有三國演義了。呵呵。可是我要講的不是歷史的假設,而是人生的假設。假如沒有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都會有些什麼樣的命運哪?
當劉備、關羽、張飛在河北涿縣相遇、相識並在桃園三結義的時候,劉備是一個小販,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個體戶。不,也許他連被稱為個體戶的資格都還沒有,因為,他,不就是一個擺攤的嗎?他靠賣一點兒草蓆草鞋之類的農產品維持生計。像這樣的人,在現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大城市都可以看到,他們基本上是城管的管理物件。今天的劉備們的命運是如此,當時的劉備們的命運大概也好不了多少。因為隨便我們怎麼看,今天的中國都是中國歷史上最文明的時期,連最文明的時代的劉備們,也無法獲得別人的尊重,那個時代的劉備們的命運又能夠好到哪裡去哪?所以假如沒有桃園三結義,劉備的命運大概最窩囊,一輩子就是一個盲流。
桃園三結義最偉大的意義在於,他讓三個個體戶出身的老百姓成為了國家元首,也因此而成為後來的中中國人想要出人頭地者學習的榜樣。儘管類似的榜樣曾經有過(劉備的祖先劉邦就是這樣的榜樣),但劉備的魅力更大一些。因為,劉邦只有一個對手,而劉備卻有很多的對手,而後來的模仿者所面臨的對手也是越來越多;而且劉備的地位也更低,所以,劉備的成功經驗就比劉邦的經驗更有參考性。
現代人用許多共產主義的目光去衡量劉關張,自然會得出他們的許多的缺點。可是他們不但是古代人,他們也沒有想到過要做一個民主國家的元首。對他們來說,他們的人生目標,就是有好日子過。他們做到了。
所以他們是成功者。
而他們作為成功者的偉大,一點也不遜色於現代的比爾蓋茨或者李嘉誠。
一直到建國初期,都有解放軍的高階將領說,“天下是老子打下來的。”所以劉關張們也不可能成為現代意義上的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可是我們又何必去苛求他們哪?就算他們都具備了共產主義的思想境界,又有什麼意思哪?他們都是死了千多年的人了,也恩惠不了我們。他們的時代和我們的時代完全不搭界。
關羽死後,張飛也死了,為了他們桃園三結義的誓言,劉備出動了全部的國力和孫權較量。這場較量雖然以他的失敗而告終,但他作為一個男人,真實的堅守著自己的諾言。現代人從生意眼的角度分析,認為這是不足取的。這當然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觀點。對於劉備來說,能有今天的成功,就是因為有了桃園三結義的結果。所以他也是性情中人。現代人關於國家的概念和古代人的國家概念是不一樣的。現代的國家是大家的,是民主的。所以我們不能以現代的眼光去要求古人。古代沒有國家是大家的這樣的概念,古代人的國家概念大概就相當於現代人的關於私營公司的概念。桃園三結義是蜀漢集團的起點,劉備願意為了自己的誓言而準備拋棄這個私營公司,對在這個私營公司裡打工的別人是殘酷了一點,可他對自己同樣也是殘酷的,所以我們也沒有理由說他的壞話。
劉關張之所以在中國歷史上享受空前的人氣,除了他們的成功模式以外,也和他們的人格精神高尚有關。
不論是橫看三國,還是豎看三國,當時人格最完善的人都聚集在劉備的周圍。
武將之中,人格最完善的是趙雲,文人之中則是諸葛亮。
所以說,假如沒有桃園三結義,也就沒有諸葛亮和趙雲發揮才能的舞臺。黃忠、魏延也都只能是以一個下級軍官的身份而老死。他們也許都可以在曹操或者孫權那裡找到飯碗,但肯定不會有機會出頭。事實上,官渡之戰之後,也沒有一個人能在曹操集團中脫穎而出,被曹操任命的大將,在原來的集團中都已經是高官。孫權那裡的情況也差不多。
現代人往往因為自己的奸詐而把古代人看成和自己一樣的奸詐。
-
9 # Gjfwxws123
劉備其實是找錯了兄弟/他不應該找關張做兄弟,此二人忠勇有餘,卻有致命的弱點,張飛愛打罵士兵,關羽太驕狂,最後導致了殺身之禍,劉備的大業也就喪失了成功的可能/劉關張,劉關張,劉備的大業讓關張弄得關張了
-
10 # 涼宮解歷史
劉備如果沒有桃園三結義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劉備這個人比較優柔寡斷,他身邊如果沒有關羽和張飛他是不可能成功的,而關鍵的不在關羽和張飛身上而在諸葛亮身上,試想一下他當年要是沒有三顧茅廬他會建立蜀國嗎,那是不可能的,而劉備的蜀國又是三個國家裡最弱的一個,而關羽和張飛雖然比較勇猛,但沒有謀略,
回覆列表
沒有桃園結義,劉備也是可以成功的。
諸如書上所描述的,劉備在眾文臣謀士如諸葛亮及武將關羽、張飛、趙雲等輔佐下,聯吳抗曹,奪取荊州,攻取益州,兼併劉璋,最後終於創立蜀漢,與魏國、吳國成三國鼎立之勢。
應該說,劉備的成功,與張飛、關羽桃園結義是起了重大作用的,想當初,劉備雖是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創業之初,勢單力薄,處處碰壁。後結識並結義勇冠三軍的關羽、張飛,情況很快得到改觀。
關羽、張飛不僅勇猛,對劉備更是忠誠不二。三人情同兄弟,患難與共,關、張緊隨劉備南征北戰,出生入死。既便劉備出席各種會議、宴會,關羽、張飛終日侍立左右,寸步不離。為劉備謀取成功打下堅實基礎。
但桃園結義並不是劉備成功的必要條件。眾所周知,大成功需要具備多方面條件,何況是建立帝業。拋開其它條件不說, 單從劉備的性格特徵來說,也是可以成就一番事業的。
劉備忠厚、寬仁、關心民眾疾苦。其入蜀後,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對於當地豪門士族也按不同情況區別對待,發還他們的田地和房屋,因而深得民心。
劉備禮賢下士,慧眼識才,識人善用,胸懷寬廣。年輕時便喜歡結交豪傑朋友,為了請諸葛亮出山更是”三顧茅廬“。毛主席也曾評價:“劉備這個人會用人,能團結人,終成大事。這是他成功的關鍵。”
劉備堅韌不拔、百折不撓也是他成功的要素之一。創業之初,劉備異常艱辛,經常東奔西走無處安身。袁紹掣肘他,劉表提防他,曹操眾謀臣想誅殺他,但他始終忍辱存身。歷經無數次惡戰、敗仗,但他不氣餒、屢敗屢戰、鍥而不捨,終成霸業。
所以說即便沒有桃園結義,劉備也是具備一定成功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