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梅子雨summer
-
2 # 天晴愛睡覺
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卻在幫助劉備稱霸一方之後,還執意北伐,原因有兩點:
第一,諸葛亮不是為了三分而三分,他提出三分天下,只是為奪取天下做前期準備;三分天下是第一步,獨霸天下是第二步;完成了第一步目標,當然要開始第二步咯!
第二,不得已而為之;諸葛亮領導的幾次北伐是在劉備死後,當其時劉禪無為,荊州已經丟了,關羽張飛一死,夷陵之戰荊州精銳跟著劉備也損失殆盡;此時,作為客居益州的荊州人,沒了根據地心寒膽怯,派系矛盾一觸即發;轉移內部矛盾的最好辦法就是外部戰爭,不是打孫權就是打曹操,打孫權已經敗了一次,再打孫權不合適;而且自己家的宣傳口號就是匡扶漢室,當然打玩弄天子的曹操了!
-
3 # 沙與駝鈴
三足鼎立後,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北伐。傳統觀點一般認為他是“以攻為守”,但除此之外,其還有別的目的,即開拓疆界、蠶食雍涼,徐圖中原,最終完成統一大業。一、三國鼎立後的局勢
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志向是輔佐劉備統一全國,興復漢室。而在魏蜀吳三國之中,魏最強大,吳次之,蜀最弱,想要統一全國,蜀漢的主要對手是曹魏,盟友是孫吳。因此在夷陵之戰後,諸葛亮沒有繼續與吳國交戰,而是恢復了吳蜀同盟,共同抗魏。
“夫公固有全域性於胸中,知魏之不可旦夕亡,而後主之不可起一隅以光復也。其出師以北伐,攻也,特以為守焉耳。以攻為守,而不可示其意於人,故無以服魏延之心而貽之怨怒。”
“以是知祁山之師,非公初意,主闇而敵強,改圖以為保蜀之計耳。公蓋有不得已焉者,特未可一一與魏延輩語也。“
2、開拓境土,徐圖中原
三、總結總的來說,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以攻為守,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蠶食雍涼地區,緩慢地圖謀中原地區,最終完成統一全國的志向。然而現實卻是蜀弱魏強,由於種種原因,其北伐並沒有取得大的勝利。雖沒有大功,但也有小勝,那便是奪取了武都和陰平,從而延長了蜀漢政權的生命。
-
4 # 古樑鏞
江湖在何方?天地山水間!
在著名歷史題材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以赤誠之心打動隱世高人諸葛亮,求得人生未來發展規劃之方向,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版圖構想,讓劉備心服口服,最終,劉備攜同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一眾能臣猛將,實現了“天下三分”的發展目標,但是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後,諸葛亮繼續北伐大業,這是為什麼呢?
諸葛亮和千古佳作《隆中對》在諸葛亮未加入劉備集團前,劉備勢力發展的非常緩慢,在諸侯列強的壓迫下,劉備舉步維艱,後來更是和曹操反目,劉備遭到了曹操的封殺和追殺,偉大理想也越來越渺茫。早期的劉備集團,沒有軍師出謀劃策,行軍打仗主要靠劉備、關羽的商議,比如呂布奪徐州事件,因為劉備身邊沒有高階參謀,唯有關羽可以助力劉備分析戰略戰況,因此才留張飛守城,結果張飛喝酒誤事,被呂布佔領了徐州。
經過多次的打拼無果後,劉備深感高階智囊的重要性,開始四處招攬人才,徐庶投奔劉備後,深受劉備厚待,無奈徐庶老母親被曹操騙走,大孝子徐庶只有告別劉備前往曹營,臨行之際,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
得徐庶力薦,求才若渴的劉備對諸葛亮深感好奇,在前去拜訪諸葛亮的途中,劉備遇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更是直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聽聞此話,更是堅定了天涯海角、風裡雨裡也要得到諸葛亮這個人才的想法。
最終,劉備三顧茅廬,以赤誠之心打動諸葛亮,茅廬徹夜長談,面對錯綜複雜的諸侯割據局面,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偉大發展目標,深深折服了劉備,面對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在創業路上苦苦掙扎的劉備看到了努力的方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在千古佳作《隆中對》中,諸葛亮對劉備的霸業發展規劃了兩個步驟,第一步三分天下,第二步兵出秦川,進而一統天下!
劉備集團企業發展規劃第一步:三分天下
《隆中對》……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諸侯割據雖然形勢複雜,單上得了檯面的沒有幾個,曹操勢大,不能硬拼。孫權政權穩固,可以結盟,不能佔取。而劉璋、張魯都是小角色,目光短淺,翻不了什麼大浪,但是他們佔據的地方都是易守難攻、富饒民強的區域,劉備可以在這些地方成就霸業。
三分天下之後,自然是圖謀中原,為此諸葛亮早有計劃。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劉備拜訪諸葛亮的時候已經推心置腹的告訴諸葛亮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既然劉備想要成為和劉秀一樣中興漢室霸業的人物,那麼諸葛亮自然明白,這個事情得分好幾步走,第一步就是三分天下,第二步則是養精蓄銳,等待合適的時機,到時候從荊州、秦川(寶雞、咸陽一帶,俗語八百里秦川),兩個方向同時發兵,入主中原。
也就是說,早在劉備、諸葛亮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們兩人就制定了蜀漢集團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在劉備奪取益州後,三足鼎立之勢已然確立,劉備、諸葛亮實現了《隆中對》第一步戰略發展目標。
第二步,自然就是揮師北上,可惜關羽大意失荊州,因此諸葛亮只能率軍兵出漢中,和曹軍焦灼於西部戰場。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依然堅持北伐,這是因為諸葛亮是忠義之人,他之所以北伐,一是繼續完成當年和劉備一起規劃的鴻圖大業,以報劉備知遇之恩。二是諸葛亮為了中原大統一做奮鬥,畢竟在歷史上,不管那個朝代,稍微有能力的帝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版圖擴張”和“一統華夏”。
所以說,三足鼎立之後諸葛亮繼續北伐,正是他對劉備的知遇之恩,也是他實現個人抱負的一種手段
-
5 # 凡人平常路
首先,三國鼎立之初,在這三國當中的蜀國是國力最弱的國家,當時魏國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那麼,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軍事上、人口上都與魏國有很大差距。要想生存,唯有吳國和蜀國聯合,才能與魏國進行抗衡。因此才有了蜀吳聯盟,因為蜀吳聯合卻各懷鬼胎,都想儲存自己的實力,所以很難結成真正的盟友。
其次,蜀國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必須不斷的進行擴張,不能坐以待斃,不能眼看著魏國慢慢的變大變強,再者當時的主要的文臣武將都在,是蜀國最鼎盛的時期,這個時候北伐或許能夠成功,然而這個關鍵時候出現了關羽大意失荊州,蜀吳聯盟破裂,不但損兵折將,更使蜀國失去了兩路進攻的大好機會。幸有諸葛亮高瞻遠矚,知道如果不北伐的話,可能日後會面臨著滅亡的可能。劉備在時,傾國伐吳之前,當時雖然劉備決策失誤導致國力受損,但依然具備交強的進攻能力。到後來,局勢轉變,蜀國國力一再被削弱。因此,蜀國沒有抓住良好的北伐機遇,喪失了很多機會。諸葛亮深知不能等於坐以待斃,所以才有後來的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這樣的局面。這時候的北伐,蜀國已經是有心無力了,文成武將都已經凋零,給北伐造成了很大的不利。
最後,諸葛亮北伐還有以下原因:一是為報先帝知遇之恩,完成遺願。諸葛亮曾在《出師表》中說過,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諸葛亮為了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完成山河統一的巨集願,所以他要北伐。第二,如果不攻打曹魏,蜀漢必亡,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那麼蜀國和魏國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到最後定會被魏國所滅。為了自身的發展和長遠的利益,諸葛亮必須北伐。
-
6 # 辛勤逐影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有些幫助。諸葛亮隆中對提出三分天下,但也說了統一天下的願望“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而統一天下最大的敵人就是曹魏。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也一一列舉了北伐的必要性。
1、政治原因
後出師表開頭“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劉備自稱漢室宗親,一直以漢室正統立足,興復漢室自然是是蜀漢的立國之本,如果不北伐那麼蜀漢政權的存在就沒有合法性。漢獻帝禪讓給曹丕,從法理上講曹魏政權是合法的。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合法政府,蜀漢不去北伐,將來曹魏也會南下統一,時間拖的越久對蜀漢越不利,所以諸葛亮要儘快北伐,至於為什麼時間越久對蜀漢越不利,諸葛亮在接下來的幾點做了解釋。
2、長期相持不能取勝
諸葛亮又寫到“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像漢高祖和張良、陳平等謀臣們,都是深謀遠慮智慧過人的,還要歷盡艱險才能平定天下,而現在蜀漢怎麼能想著長期相持的戰略來取勝呢?如果蜀漢不積極北伐就會像當初的劉繇、王朗一樣只顧自守,而使孫策坐大,反而吞併了江東。
3、蜀漢內部人才的凋零
首先劉備就不是來自蜀地,他屬於帶著自己的外來團隊進入蜀地,然後和蜀地集團共同建立蜀漢。以李嚴為代表的屬地集團本身和劉備集團,不像曹魏和東吳那樣本國內很堅固,如果在過十幾年或幾十年,劉備所帶來的人才都耗盡了,還有什麼人才和軍隊去打仗呢?肯定會被滅掉,所以在蜀漢人力物力都還充足的時候,儘快北伐奪取政權,等到曹魏強大時就已經晚了。
解語:諸葛亮北伐一是出於政治考慮,蜀漢政權必須取得合法化。二是長久相持對蜀漢政權不利。三是蜀漢內部人員的凋零,長期的發展會越來越弱。從後來曹魏統一了天下看,諸葛亮北伐的必要性是正確的,只是諸葛亮沒有那麼幸運,以失敗告終,“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7 # 參見赫本大人
陳壽在《隆中對》中提出,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時,對劉備做了一個長期的規劃,就是著名的三分天下的規劃,我們再來看一下諸葛亮的描述。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江東,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劉表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益州天府之土,劉璋闇弱;
若跨有荊,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若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出荊州,將軍則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按照諸葛亮的說法,平定荊州和益州之後,若天下有變,則可進兵。但是按照當初的出兵計劃,諸葛亮在出兵時,至少還有兩點沒成立。那就是:
荊州關羽已亡,荊州之師不復存在了。天下還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即使是這樣,諸葛亮依然沒有停止他的北伐,為什麼呢,按照易中天先生的觀點,原因有三點:
安內必先攘外諸葛亮在他的《出師表》中說道: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在諸葛亮的心中,蜀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但是當時的形勢是,曹魏並不曾攻擊蜀國,而東邊的孫吳也是和蜀國剛剛建立友好的政治關係,蜀國外部形勢暫時安定,那麼說,蜀國的壓力只有來自於蜀國內部了。
要了解蜀國內部壓力的存在,就必須先了解蜀國政治力量的組成。
包括益州的官僚,當地的土地豪強等組成的本土勢力劉璋東州集團劉備等人荊州集團我們不難看出,劉備在蜀國雖然稱王,但是還有兩大部分勢力不屬於他自己,被他壓在下面的這兩大勢力,或多或少都會有抱怨,也會有不滿,更會有搗亂的想法。他們甚至比曹魏或者孫吳更想看到蜀國劉備勢力的消亡,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怎麼辦,那就只好借用戰爭來抵消那些來自內部的巨大壓力。
以攻為守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這樣說道;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三國中,蜀國最弱,這種情況是顯而易見的,諸葛亮怎麼辦,只有主動出擊,與其坐著等死,不如放開手去爭取,萬一能有什麼機會呢。
堅持自己的理想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好友應該知道,荀彧在自己職業生涯的末期,和曹操鬧僵了,按理來說,按照荀彧的功勞,自己完全不用死,但是,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自己能夠匡扶漢室的理想,荀彧不惜和曹操鬧僵,最後死在獄中。
諸葛亮和荀彧,何其相似乃爾,他們都是傑出的謀略家,都有共同的理想。諸葛亮既然掌握了蜀漢大權,那就有可能能夠使自己的理想得以實現,就要去放手做。雖然當時的形勢變了,自己的策略也變了,也無妨。
-
8 # 北派說書人
在《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的六出祁山那可是重頭戲,在後三國時期,主要是講的諸葛亮六出祁山,有人問,當年諸葛亮為什麼明明知道三國鼎立,為何還要執意北伐,在說書人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諸葛亮要轉移國內矛盾當年諸葛亮在平定南方收掉孟獲之後,蜀國開始休養生息,但是作為國內的託孤重臣,諸葛亮身上的壓力很大,因為在那個時候,朝內已經有很多聲音在傳諸葛亮有二心,再加上劉禪身邊多為小人,諸如宦官黃皓等人,經常在劉禪跟前吹妖風,而且那時候諸葛亮和另外一名託孤大臣李嚴,之間常常存在鬥爭,雖然說那時候李嚴掌握著軍政大權,而且手段比較低劣,最終沒有鬥過諸葛亮,被諸葛亮廢為了平民,但是這樣更會讓諸葛亮有所嫌疑,此時諸葛亮的命運和司馬懿何其相似,這也就是當初為何諸葛亮死後,司馬懿非但不高興,反倒非常傷心的原因。
明知道三國鼎立,但是諸葛亮還需把握戰略主動性。諸葛亮明明知道三國鼎立不可避免,但是諸葛亮明白,曹魏比蜀漢強大不止一點半點,所以諸葛亮以疲勞戰術,趁自己活著的時候,使勁兒的將曹魏拖的精疲力盡,儘量多佔據一些戰略要地,為蜀漢奪得戰略優勢,以免在自己死後,曹魏進行反撲,這樣最起碼能夠保證,蜀漢的國祚儘可能長一點。但是諸葛亮最終沒有想到,司馬懿後來會篡奪蜀漢的江山,蜀漢在自己死後那麼不經打,曹魏大軍會繞開蜀漢主力,偷襲成都老巢。不知道大家怎麼看的,歡迎留言。
-
9 # 黃河茫茫
首先,隆中對是說到了三分天下,只是第一步,最終還是完成統一。具體就是以三分天下為基礎,東和孫權,北攻曹操,完成統一。“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個霸業是完成統一,興復漢室。
其次,到了後期,三分天下,蜀漢是包括益州、荊州的,到後期蜀漢只有益州了,戰略壓力是很大的。
但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這種策略的最大好處是你自己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而讓敵人疲於應付。
首先東部,蜀漢政權在市區荊州的屏障後,反而更要與東吳結盟,以保障東部疆域的安全。南部已收復南蠻部落,南方已無後顧之憂。只有西部羌人和北部有戰事,西部初期有馬超、馬岱兄弟,後期基本也不對蜀漢構成威脅,只有北部是存在戰略壓力的。
諸葛亮只能以攻為守,也是無奈之舉,所以每一步進攻都異常謹慎,針對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也不敢採納。
-
10 # 上下五千年風雲
在蜀漢,劉備是一個外來政權,原本劉璋想借劉備之手對抗張魯,結果劉備非但沒有幫忙攻打張魯,而且鳩佔鵲巢,直接把劉璋給拿下了,隨後把劉璋囚禁到荊州。這事兒乾的非常不地道,因此讓當時貴族十分不滿,尤其原蜀地這些宗親,劉備對外標榜就是宗親不打宗親,可是隨後這一操作卻讓劉備幾乎名譽掃地。
之後劉備打出的旗幟是“中興漢朝”,也就是說我們做這些小的犧牲都是為了光復漢室。此時如果蜀國偏居一隅,無所作為地安安穩穩過日子,等著魏國來犯,這個政權合法性是受到質疑的,與那些搶地盤的軍閥相比有什麼區別呢?
蜀國當時流行讖緯之學,也就是一語成讖,類似於今天的算命。比如閬中人周舒,他就拿《春秋緯》中“代漢者,當塗高”,來預言,取代漢朝的是宮殿高臺,那麼宮殿高臺在哪兒,宮門的臺觀呀,也就是“魏”字。就連當時蜀國的大儒譙周都開玩笑的說,“先主諱備,其訓具也,後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具矣,當授與人也。”意思是說,你看劉備名字裡有個“備”字,劉禪呢有個”禪“字,合起來是準備禪讓,這劉家看來要完了,要傳給其他族呀!可見這批知識分子有多麼不待見劉備。
平息內部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外戰爭,無論古今,還是中外,在我們現在的政治格局中叫“轉移國內視線,緩解國內矛盾“。諸葛亮標榜著蜀漢的正統性,所有的對外戰爭都是討伐漢賊,打仗不但能夠使整個國家處於戰備狀態,而且還可以利用非常規手段行使權力。
更重要的是諸葛亮三分天下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計劃就是北伐中原。所以諸葛亮一直北伐也是執行這個光復大漢的最重要一步。
回覆列表
因為北伐本就跟三分天下的戰略無關,三分天下是為了一統天下,諸葛亮北伐是為了緩解內部分裂的趨勢。
請看,在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時候他是這麼說的: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可見,三足鼎立只是一時的安排。
劉備來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兵不過萬餘,城只有新野,將不過關張趙三人。比起曹操、孫權,劉備真可謂落魄戶,寒酸之極。
因此,諸葛亮知道曹操、孫權是不可圖謀的,這時候天下可以供劉備立足的地方只剩下了荊州、益州、漢中、西涼四州。
西涼在北方,離曹操太近,而且鎮守西涼的是馬騰、韓遂,兵精將廣,不是當時的劉備可以匹敵的。
漢中張魯,佔據了戰略要地,北接雍涼、南控巴蜀、西抵羌胡,百戰之地,地雖不多,可是張魯士卒精悍,不能圖之。
現在就只剩下了荊州和益州兩塊地盤,又加上曹操南下已成定局,若是曹操勝,自然天下一統,如果曹操敗了,劉備就可乘機奪得荊州,再借助荊州地利,先孫權一步攻得益州,成三分局勢。
三足鼎立之後,諸葛亮就說,等到天下有大的變故,就可以遣一上將帶領荊州的軍隊北上,劉備自己帶領益州、漢中的軍隊出川,一舉掃平北方,與孫權南北對峙。孫權偏安一隅,肯定是不能長久的,等到南方疲敝,劉備再從北方和西方一同出兵攻下東吳。
這才是三分天下的內容,而不簡單是為了達到三分天下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一統。
當時蜀漢內部出了大問題,那就是後來者居上,荊州跟隨劉備來的人都位居高位,而蜀漢本地的人才難以出頭,內部矛盾激烈,諸葛亮只能發動北伐,將內部的注意力都移到北方去。
就等於告訴他們:你們爭什麼?看見北方了嗎?青冀幽並四州、徐州、兗州......只要打下來,你們哪個不能封王拜相?
諸葛亮這是用戰爭的方式緩解內部壓力,這也是他為什麼不採用子午谷奇謀的原因,採用子午谷奇謀可能贏,但也有可能會輸。贏了,打下長安,東吳必然和曹魏聯合攻打蜀國,未必能真的掃平北方;可如果輸了,不說內部分裂,蜀國十數年來樹立的威望都將喪盡,曹魏、東吳也必然聯軍瓜分疲敝的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