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中巖haha
-
2 # 東瀛觀察使
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所謂消耗不起更多的是一個補給密度的問題。軍隊戰時集中到了一起,對集結地的補給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這就好比平時學生在家都能自己料理吃飯,來到學校由學校統一供應午餐,那這幾千個人吃飯的問題就都集中到校長身上了。
軍隊也是一樣的。平時的軍隊是分散駐紮的,由各個不同的地方來供給軍隊,雖然消耗的量是一樣的,但是提供物資的地區廣大,每個部隊都能在各自的駐地各取所需。
但是一旦部隊集結,在古代甚至還要徵發百姓入伍,集結地域的人員數量突然暴增,那可能徵收了該地所有的糧食都不夠這些人吃的,那就必須從外地調糧,而古代運輸條件落後,運糧往往需要大量的民夫與牲口,結果是大部分的糧草被消耗在路上。所以由於轉運困難加之運輸效率低,糧草在前線就顯得尤為珍貴。
況且,和平時期要多少糧都可以慢慢運輸,軍隊也可以向周圍老百姓求購。可一到戰時,糧食的運輸線時刻受威脅不可能像平時一樣大大咧咧的進行運送,必須由專門的部隊護送下運達目的地,如果運輸過程發生差錯就難免要出現糧食緊張的情況。而且在戰區老百姓都逃難了,你也無法向周邊地區求購糧食了。
其次戰爭中軍糧的配給額度肯定是要高於平時的,將帥們還經常要用酒肉犒勞三軍。這意味著消耗要比駐紮時更高。
不僅僅是人,連戰馬為了保持在戰鬥中的體力在戰前會不再餵食草料而改為糧食,吃粟米的戰馬在戰鬥中能堅持更長的作戰距離保持騎兵部隊的戰鬥力。
最後,從三國時代開始屯田是中國軍隊很重要的一種手段,士兵在非戰時狀態時是要種地的那當然可以自己自足,而戰時他們便不事生產,當然這部分供給的需求就完全需要後方來供應了。甚至如果戰爭時間延長他們屯田的這部分生產力便無法得到發揮,那到來年這部分軍糧缺口會更大。
-
3 # 古今歷史展望未來
一是當時糧食產量確時低
二是運糧食不方便,古代的糧食,按照人頭供給給軍隊將士們,自然是足夠的,但是糧食運輸的過程,可是個艱難的事情,比如漢朝時期要從長安運送糧食到西川和雲南等地,就有記載稱“率十餘鍾致一石”,什麼意思呢?就是帶十多鍾糧食過去,運到當地只有一石,當時一鍾等於64鬥,十鬥為一石,可見損耗之巨!而在《漢書·主父偃傳》有記載“率三十鍾而致一石”,這裡就有個成語叫“一石几鍾”,就代表著古代糧草運輸的損耗。
三是這些損耗的糧食,大多是運送糧食的士兵吃的,運送到軍隊以後,還得有民夫,這些是古代軍隊中的輔助後勤部分,而且比正規士兵還要多,古代有“三人餉一卒”的說法,更加加重了糧草的消耗,而且運輸的糧草,糧食給人吃,乾草給馬吃,但馬也得餵食糧食,不然戰馬沒力氣打仗。
所以呢,古代的宋朝和唐朝還有明朝,在建立起來王朝後都改了糧草供給的方式,就是屯墾無邊,減免賦稅,去當兵的都是古代農民,自己帶糧食,衣服,不僅不徵收賦稅,打仗回來還給更多的土地,比如木蘭從軍的故事,都是自己去買武器盔甲。
最後,當然要感謝袁隆平爺爺了讓我們吃飽。
-
4 # 孔雀東南飛之一意孤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也是一種打仗用兵的策略。這個是由古代的交通和現實條件決定的。
1.古代打仗行軍都靠步行,或者騎馬,沒有現在的交通便利,行軍途中耗時越長,消耗的糧草越多,有的時候甚至走好幾個月,當然糧食不夠了。
2.打仗時由於武器有限,最多就是刀或者長槍,主要拼的就是兵力人數多少,人越多,需要準備的糧食就越多。
3.打仗時也會出現長期對峙幾個月的情況,如果糧草不足,基本就失敗了,電視劇中經常有勝利的一方用糧食誘惑負隅頑抗的敗軍,肚子都吃不飽,怎麼打仗。對於軍人的訓練中,最重要的一項不是戰鬥技巧,而是野外求生,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如何求生。
4.有計謀的將領經常會切斷敵軍的後方,斷了糧草,再出擊。可見糧草在古代仗場的重要性。
5.最重要的一點,種植技術差,自然災害多,產量少,國庫不足,儲備糧食不夠,統治者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府兵制閒時種地,戰時打仗,來解決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
-
5 # 凌煙閣論史
在吃飯方面,古人和今人飯量差距不大,但是古代和今天的後勤運輸能力差距就太大了。
葛劍雄教授專門研究古代史,他根據秦朝有關史料和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中的相關記載進行推算,得出了古代給養運輸方面的嚴謹結論。秦漢時期從關東向西北邊境地區運送糧食:
如果運糧民夫每天能走40公里,如果行程達到15天,即600公里,他正好將自己背的糧食全部耗盡;如果他走14天,就只能在目的地留下4升糧食,只能供應一個人吃2天,補給的有效率為6.7%。如果要維持一個人全年的糧食,那就得有180人次來提供保證。概括一下就是:1人在600公里外駐紮,就需要180人次的後勤才能保證全年供應。
但是,一個人不可能連軸轉,假定由15個人負責。因此,假如要供應北部邊疆20萬人的生存,那至少要動員300萬人專門來做後勤運輸。
假如古代某將軍帶領20萬大軍,到600公里外與敵人作戰,本來只帶了1個月的糧草,結果戰況複雜,仗拖了4個月還沒打完。那麼,這個後勤工作將成為後方的沉重負擔。根據上述推算,需要100萬民夫不停地在路上運糧。而且如果運糧工作沒有及時開始的話,很可能前線士兵要捱餓。
以漢武帝反擊匈奴為例。從關東地區到河套的距離已經大於600公里,而河套只是草原的邊緣,如果要深入草原作戰的話,這個後勤距離還要加大,那麼,漢朝只能採取接力的辦法,由更多的勞力分段運輸;此時,需要動員的後勤人數又要大大增加。由此推算,漢武帝為了打匈奴,最高時期可能動員了近千萬人搞後勤;這最終導致漢朝民生凋敝、戶口減半。
除了運輸能力差之外,古代的勞動剩餘也不是太多。大軍脫離生產、同時長期消耗,國力難以長期支援。
因此,受限於古代的運輸條件、生產率等條件限制,古代戰時的糧草的確是消耗不起。
-
6 # 記錄歷史人生
我覺得打仗時需要的糧食概念跟我們普通人吃飯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首先是這兩個在數量上就是千差萬別的,這兩個的之間就好像是我們自己種菜自己吃,跟我們在外面買菜的區別是一樣的,一個基本上不會怎麼花錢,只需要投入一點成本,另一個就是每一頓飯都需要自己花錢才能解決。
而古代打仗又跟我們現代打仗是不一樣的,古代的交通極其不便捷,而且古代打仗不是說選取的戰場就是離我們很近的地方,一般來說,軍隊都會到很遠的地方去打仗,那麼,路上的糧食,以及到戰場後的糧食,應該怎麼解決呢,答案很簡單,這些糧食都是需要靠人運過去的,沒人運糧食,將士們就只能捱餓。其實以前有出現過一種自給自足的軍
隊,就是這種軍隊只在打仗時才派上用場,平常的時候大家都是自己種田自己養活自己,但是一直到後面的朝代,這種軍隊的制度就被取消了,軍隊都是靠朝廷出錢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糧食消耗是非常大的,而且這還是在運輸狀況沒有問題的情況下。
如果運氣不好,軍隊在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戰,而且打的是持久戰,這個時候,朝廷就會派出糧草部隊向前方輸出糧食,其實他們運得不只是前方戰士的糧食,還有運糧部隊自己的糧食,他們要帶齊來回兩趟行程的糧食,而且歷史證明,這一般是決定戰爭最後是失敗還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
7 # 行雲如歌
一、古代戰爭是常規戰爭,拼的是人力、體力。而人是需要吃飯的,一般打戰的人都是青壯年,正是飯量大的時候。
二、打仗是體力活,體力付出越多補充得也越多,需要大量的糧食供應。
三、古時候受生產條件限制,生產力低下,田地種不出多少糧食。同樣由於生產力低下,日常雞蛋、豬肉等富含蛋白質與脂肪的副食品較為缺乏,士兵們基本是就著鹹菜湯吃白飯。飯量特別大。
四、“古來征戰幾人回?”,古代戰爭軍人的傷亡率之高。士兵上了戰場就相當於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掉了。這樣一來他們自然就把每頓飯當作是最後一頓,不吃個飯飽絕不會罷休。如果在做飯時敵人掩殺過來,可能就要把鍋碗瓢盤連同飯菜都扔了,這樣也會浪費一部分糧食。
五、古代的運輸能力低下,而在戰爭中,由於士兵單獨攜帶的糧食不多,從而需要從後方,從各地徵發糧草。從糧草的徵發地,運至交戰地點,或者附近的糧站,要知道古代糧食運輸靠人力與牛馬等牲畜,而不是機械化車輛。無論是人還是牛馬,都要吃東西才有氣力運輸。特別是古代王朝在邊疆作戰,一般離產糧區遠,萬里傳輸,糧食損耗更是大得驚人。一般來說,有一半以上的糧草,要在運輸過程中消耗掉。
綜上所述,古代戰時糧草確實消耗不起。
-
8 # 漫談匯
古代用兵作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幾乎是千古不變的鐵律。將領帶兵打仗之前,必須要提前準備好糧食和草料。糧食是給人吃的,草料自然是餵養馬匹的。這充分體現了古代戰爭中糧草的先決性意義。
《孫子兵法》有言“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古代兩軍對壘,除了拼裝備、戰鬥力之外,最為關鍵的就是源源不斷的糧草後勤補給。
為什麼說糧草至關重要呢?因為古代戰爭太耗費糧草了。原因如下:
第一,整體來看古代是農業社會,糧食既是最為核心的戰略物資(遊牧民族如此),也是最為緊缺的生存資源。儘管農業社會主產糧食,但人們對糧食的獲取能力卻很不足,具體來說就是人地矛盾突出。一方面,生產工具落後,勞動生產力低下,這就註定糧食不能高效生產;另一方面,古代自然災害頻發,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糧食的產出。有人說,二十四史看似講人和事,其實就是一部災荒史,災害和饑荒接連不斷。綜合以上兩者,可以看出在古代糧食總體上是緊缺的,更不要說人馬集聚的軍隊了。
第二,古代處於冷兵器時代,這個時代的戰爭的最大特徵就是,短兵相接,士兵人數眾多。史書中,古代的大型戰爭人數動輒百萬左右,這一記載雖然有所誇張,但真實人數定然不會太少。如此大規模的用兵,有時候還是長途作戰,解決吃飯問題已然是頭等大事。
第三,古代的戰爭無論是動因還是結果都與糧食密切聯絡。這些戰爭要麼為掠奪包括糧食在內的資源而戰;要麼為民族或階級矛盾而戰。無論哪種都會破壞土地,使農田荒蕪,造成新一輪的糧食緊張。
以上從巨集觀層面分析,古代打仗是要耗費大量糧草的。有人問了,不打仗也要吃飯,為何一打仗就糧食緊張了。從第二、第三點原因可以看出,戰爭造成了人員的大量集聚和生產的全面破壞,戰爭自身就會加劇糧食緊張。
古代戰爭還要考慮另一個因素,這就是糧食的運輸。古代道路不好,加之運輸工具落後,如何運糧已然是個難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每牛載10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奔走如飛。這雖然是文學演繹,背後反映的是糧草運輸之難,作者不得不讓諸葛亮開掛,來解決這一難題。不同於文學演繹,現實情況是,人們在陸運的基礎上,又開發了水運運糧。這也是古代河渠的起點終點多位於京師與產糧區的原因之一。
當然,大戰在即,倉促運糧是不現實的,為此人們建立了倉儲制度。據《舊唐書·食貨志》,唐開元以後,糧食水運改直運為折運,“水通則隨近運轉,不通即且納在倉。”遇到戰略性的戰爭,大都是提前囤好糧食,打仗時具體去分發就可以了,等到糧食吃完,戰爭勝負也就出來了。這也是古代戰爭以少勝多的關鍵所在。
正因為戰爭中糧食至關重要,古人常常使用“火攻” “斷糧”的辦法來使對方喪失戰鬥力。如官渡之戰中曹操舉火夜燒烏巢糧,以少勝多敗袁紹;七國之亂時,七國舉兵,直逼中央,結果被周亞夫斷了糧道,叛軍不戰自亂。這些都是糧食問題決定戰爭勝敗的經典案例。
-
9 # 小強言史
打仗要國家出糧食,動員軍隊,動員民夫,包括沿途運輸民夫牲畜消耗的,都是國家的糧食,所以說“國家的”糧食消耗大。古代平時糧食都是不夠吃的,只管餓不死不管吃飽,打仗了就不行了,不吃飽還打什麼仗,所以戰時人均糧食消耗也大。糧草運輸上的問題重要。交通不方便。作戰時人員行動糧食局必須要保障。還有馬匹的草料。另外糧草也是敵人進攻的重點。多少著名的戰役就是先 消耗掉對方的糧草 才 取得最後的勝利。
因為兵糧運輸上的困難,古代中原用兵打仗極難實現草原民族那般的長途奔襲,而且他們一旦孤軍深入敵境就將陷入斷糧的尷尬境地。
而如果是需要長期對外作戰,長線運輸甚至可以影響倒一個國家的興亡。
-
10 # 老熊說法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戰爭都是一項非常燒錢和資源的活動。
首先,勞動力大量減少。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被從生產活動中抽調出來,這些人不僅不再生產糧食,反倒還要消耗大量的糧食,這是造成戰爭尤其是古代戰爭當中糧草不足的重要原因。
其次,生產秩序遭到破壞。戰爭造成社會動盪,社會動盪影響社會生產。試想下,即便一個人運氣好躲過了兵役,在家裡老老實實地種了幾個月的莊稼,結果兵馬過境,一下子就給踩沒了。不是每支軍隊都有八路軍那樣高尚道德情操的。
再次,社會主流思想發生變化,辛辛苦苦種地,不如上陣殺敵來錢更快。在戰勝時期,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被更多人所接受,就會有更多的人從生產中脫離出來,參與到包括戰爭在內的各種非生產活動中來,這也會使農產品的產出降低。
回覆列表
主要是運輸問題解決不了,所以有糧草不足自退,就是要把人退到有糧食的地方。古時沒有高速公路火車,運糧主要是馬車拉人背。東吳從沒有糧草不足的問題是因為水運方便成本低速度快,相當於現在的高速公路,這也是隋朝修大運河的原因。古時人沒有副食就是糧食,當兵是力氣活,吃的都多,一人一天吃二斤以上是很正常的,行軍時每人最多自帶20斤,最多夠吃十天的,剩下的就要靠後勤人員給送了,平原地方還好辦,一個人趕上一馬車能拉一千斤,運到前線除了車伕和馬吃的還能剩不少,但也和運送的距離有關,路上多一天,車伕和馬就要多消耗一天的糧草,隨著供應距離拉長,能剩下的糧食就越來越少,距離過遠運糧人馬消耗就超過前線士兵的消耗了,因為運糧人馬要雙程的糧食,嚴重時從後方運到前線的糧食80%以上都在路上消耗了,蜀漢軍隊都是山路運送更困難。這也是古時打仗都是長期準備的,並不是開戰時現拉糧食,而是戰前就在行軍路線上設立多個糧倉,提前轉運,以減少開戰後從後方運輸的要求,等轉運站的糧食用完了,軍隊就無糧了就必須退兵。不僅是古代,進入現代也是一樣,中國志願軍和美軍打仗就被美軍統計出中國軍隊進攻最多八天無論勝敗都會退兵,他們不知道為什麼,但統計出中國軍隊沒有持續進攻能力,所以總是在第八天以後轉入反攻,這是運輸能力強的軍隊無法理解的。1962年中印戰爭也是如此,中國軍隊進攻幾天後必須退回,因為後方無力運輸糧食給前線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