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醉之春日照綠茶
-
2 # 劉小廝
我認為,二戰時,納粹德國距離取得勝利只差一個蘇聯的距離。
但歷史也告訴我們,單純依靠軍事手段來克服眼前困境的國家,必然在戰爭中走向失敗。日本如此,德國亦然。主要原因如下:
就在此時,一位神一般的男人出現了,他將《凡爾賽條約》化作夜空中最亮的星,每當他找不到存在的意義,就找出一項能撕毀的條約代替,就地撕毀,手速驚人。這個男人是希特勒,他的出現,將德國民眾的對外矛盾完全激發,舉國上下抵抗情緒一片高漲。一紙條約,硬把戰敗國逼得走投無路,變身戰鬥民族,也為德國日後的瘋狂行徑奠定了感情基礎。
德國在二戰中所取得的成績為人驚歎。霍穆爾戰役,6千德軍血戰5萬蘇軍;迪耶普戰役,不到2千德軍擊退一萬盟軍;納爾維克戰役,5千德軍擊敗2.45萬盟軍。這些資料充分表明二戰時期德軍的可怕,也間接說明若放任納粹不管,希特勒必帶領德意志第三帝國取得全面勝利。
1945年4月30日,德國柏林總理府地下室傳出一聲沉悶的槍響,德意志第三帝國伴隨阿道夫·希特勒一起,迎來了生命的終結。從戰敗國的角度出發,此次戰爭為德國帶來了徹底的失敗;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通過此次戰爭,德國間接平衡了歐洲地區經濟發展,為1993年前世界格局兩極分化提供了前提,也為自身其後的發展創造了機遇。
-
3 # 歷史新檔案
應該是莫斯科保衛戰
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戰爭應該就屬世界第二次大戰了,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為代表的法西斯軸心國並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這些我們大家都清楚,但是德國在二戰時期的表現,我們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二戰時期德國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最開始都是相當可以的,但是最終德國卻沒有取得勝利呢?當然,我們都知道德國沒有取得勝利是有一定的原因,那在二戰時期的德國距離二戰勝利到底有多遠的距離呢?現在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二戰時期德國是挑起戰爭最多的一個國家,並且德國的戰爭挑起也對這個整個二戰事件的推動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二戰時期,德國距離勝利,到底就差多少呢?可能大家對於德國的認知都是停留在經濟實力和最開始都是相當可以的層面的,並且德國士兵打仗時相當出名的,所以說德國在二戰剛開始時是以勢如破竹的氣勢橫掃了整個歐洲。
但是最終得過他卻並沒有取得勝利,這其中的原因,我們可以說是跟後續部隊或者是後勤供給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否認,那就是德國是真正的與勝利只有一毫之差。為什麼我會我們會這樣講呢?現在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件事情。
首先,我們大家都知道在二戰時期,德國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在二戰時期德國士兵給我們的印象是相當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二戰之初,德國不僅。吞波蘭、滅法國在一時間,德國可以稱為是歐洲大陸最恐怖的一個存在。
但是在後期,當德國與當時的蘇聯相遇之後事情就變得並不那麼簡單了。雖然說當時的蘇聯憑藉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可以置身事外,但是,德國並不想放過他們,不過德國最終向蘇聯發起進攻,在最開始時他們是佔據有很大的優勢的。蘇德戰爭剛開始時,德國是以勝利方的姿態向大家展示的,但是他後來就不一樣了。可以這樣講,如果當時德國真的拿下了蘇聯,可能德國取得二戰時期設立的可能就相當大了,但是在當時德國卻並沒有一氣呵成的把蘇聯拿下。
也就是這樣,蘇聯應該算是二戰時期德國最大的對手,或者說最不應該做的決定就是去攻打蘇聯,如果最開始德國並沒有去攻打蘇聯的話,可能二戰的戰局就會有所改變,並且在現在我們對二戰時的評價大多都是說德國距離二戰的勝利方只僅是差了一個莫斯科而已。因為一旦德國當初拿下了莫斯科,那二戰的結局肯定會有很大的改變。
-
4 # 燕趙節度使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本書了曼施坦因的《失去的勝利》。
當然這本書在網上被網友另外起了個名字,叫《甩鍋的藝術》
戰後曼施坦因寫了回憶錄《失去的勝利》又稱作《曼施坦因戰爭回憶錄》一書,作為他在二戰期間的得失總結。在二戰中,曼施坦因首先作為軍長參與到了對列寧格勒的戰爭,後來指揮德國第11集團軍攻克了克里米亞,被授予元帥軍銜,隨後再度率領集團軍進攻列寧格勒。
德軍在莫斯科、列寧格勒受挫後,曼施坦因接任了A集團軍群的總司令。
1943年,曼施坦因指揮的哈爾科夫反擊戰以少勝多擊潰了蘇聯南方集團軍,讓蘇聯嚴重受挫,也是其軍事生涯達到頂峰。
但1943年下半年的庫爾斯克會戰中,曼施坦因帶著幾乎德國的全部家當,被朱可夫元帥率領的蘇聯軍隊擊敗。
面對蘇聯的攻勢,希特勒卻忽視曼施坦因的意見,繼續堅持靜態戰陣地戰,德軍必須戰鬥到最後一人。但曼施坦公開反對希特勒的戰略戰術,要求進行集中力量進行機動作戰,死守陣地,並要求應該要希特勒放棄對軍隊的指揮並且交由戰爭的專業人士管理,甚至希望自己擔任東線戰場總司令一職。
但是希特勒擔心這會削弱他在德國擁有的權力,拒絕了這個提議。
希特勒的黨羽開始公開質疑曼施坦因的忠誠,指出曼施坦因是唯心主義和失敗主義者,不適合指揮部隊。
1944年3月31日,希特勒將曼施坦因解職,曼施坦因的戰爭生涯宣告結束。
而此時,距離納粹滅亡不足一年了。
曼施坦因被解職,標誌著德國獲勝的最後希望破滅。
從此以後,德國節節敗退,直到柏林被蘇軍攻克。
在《失去的勝利》中,曼施坦因對自己的昔日同僚上司大力吐槽,對於自己的一些戰術錯誤(如基輔失守)和戰爭中採取的一些“甩鍋”行徑(如他把第三次哈爾科夫失守的責任和推卸責任給希特勒和統帥部),並對其在東線犯下的駭人暴行遮掩甚至是隻字未提。
如此一來,真本書就成為國內偽軍迷們口中的“通篇甩鍋的訴苦書”,“毫無價值的法西斯戰爭販子洗白錄”
-
5 # HuiNanHistory
美劇《高堡奇人》講的就是如果二戰的勝利者是希特勒,等待美國的命運是什麼的故事。
在這部劇中,美國由於孤立主義的原因,放任英國和歐洲落入軸心國手中;而蘇聯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被德國、日本毀滅,義大利則佔領了北非。
最後,美國孤立無援,在德國和日本的夾攻下落敗,國家也被德、日所瓜分。
1、美國的參戰;
2、蘇聯的勝利。
這兩件事終結了希特勒的美夢,直接把納粹德國送上了斷頭臺。那麼,談及距離勝利的距離,顯然就是在這兩件事之前。
也就是說,如果希特勒及其軸心國同盟者滿足於西歐戰爭的勝利,那麼恐怕一切就真的到此為止了,他就真的以勝利告終了。
當日本空襲珍珠港,迫使美國放棄孤立主義政策,全力投入戰爭;
當希特勒發動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施行閃電戰的戰略,蘇聯正式宣戰後。
就註定了希特勒的末日。
如果納粹德國想要勝利,就必須在這兩件事發生前,拿下歐洲,特別是拿下英國。但是,不列顛空戰已經毋庸贅言了。
-
6 # 臨床醫學生
第1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德國戰敗告終,奧匈奴帝國也被拆分成許多國家。不可一世的沙俄也被蘇聯共產黨取代。
英法是這次勝利的戰勝者,並且在法國的凡塞爾宮同戰敗國簽訂了凡塞爾條約。
這時的德國,不僅面臨著鉅額的戰爭賠償,失業率也是節節攀升,可謂是雪上加霜。
這時出現了一個人,阿道夫希特勒,他帶領德國走向了強大,同時也是二戰的作俑者。
希特勒參加過第1次世界大戰,在一戰結束後,他便下決心致力於改變德國,但卻並不是一帆風順,在監獄裡關了一段時間。而在此期間,他在監獄裡完成了一本書,這本書內充滿了他的雄心鬥志。
出獄後的希特勒,變開始致力於發展自己的黨派,不到幾年的時間,便一躍成為德國最大的黨——納粹黨。
德國總理盧興堡迫於壓力,將總統職位讓於希特勒,於是希特勒便開始了自己的雄心壯志。
第一步,他便清除了國內的異羽黨派,從而使自己的政治權利得到穩定。
第二步,希特勒開始大力發展基礎設施,修建公路,恢復生產,使德國的失業率一降再降,這也為他贏得了更多人民的支援。
第三步:暗地發展軍隊。由於分凡賽爾條約的約束,這時的希特勒還不敢明目張膽的發展軍隊,只得以各種途徑掩飾。比如位於柏林南部的飛行俱樂部,為以後的德國提供了大量的優秀空軍飛行員。
而這時的德國,在英法眼中,依然只是一個戰敗國,他們並沒有對德中國產生過多的關注,甚至還肯定希特勒的成果,因為他們可以如期獲得戰爭賠款。
這時,希特勒便開啟了自己統治歐洲第1步——以收復故土為由開啟土地掠奪。
二戰初期的德國面積,因一戰而大大縮水,這些在一戰中時期的領土,便成為了希特勒的第一餐。
幾乎沒有廢除灰之力,這些領土便被德國佔領,他的鄰國捷克斯洛伐克,也被德國順便發展。
英法在這個時候當然不會坐視不理,但一戰後的英法不願再挑起戰爭,因為此刻英法國內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經濟停滯,失業率劇增。於是當時的英國總理便同希特勒簽訂了條約,大概內容便是希特勒取得這些領導後便不再謀求更多的領土。
希特勒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把目光投向了波蘭。並且同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條約中順手把波蘭瓜分。
英法這時便向德國發出警告,如果德國入侵波蘭,他們將對德國宣戰。這時的希特勒,已經沒有把用法放在眼裡。於是,對波蘭的閃擊戰開始了。
德國的坦克裝甲師長驅直入,以閃電戰的作戰方法,用了不到40天便佔領了波蘭,並與蘇聯瓜分。這時英法也向德國宣戰。
英法的士兵在德國和法國的交界構建了馬奇諾防線,他們認為堅不可摧的防線將阻擋德國的進攻。但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德國的大批裝甲師通過馬其諾防線以北的叢林地帶,將英法構成的防線一切兩斷。裝甲師長驅直入,對北方的英法軍隊形成了包圍之勢,英法軍隊不得不撤退到約克倫敦港。
此時的約克爾頓港整整容納了幾十萬的士兵,勝利在此一舉,但此時的市希特勒做出了一個致命的決定——停止進攻,等待後續部隊增援。於是便有了約克爾頓大撤退。
幾天之後,德軍雖然佔領了約克爾墩,但這裡此刻已經幾乎成為了一個空港——只有寥寥無幾的守軍。
德國裝甲師繼續深入,不久便佔領了法國首都——巴黎。
法國被打敗了,德國也取得了進一步的勝利。與此同時,與大洋彼岸的英國也開啟了長時間的戰爭對峙。
此時,歐洲大部分的領土已被德國和其同盟國所佔領,希特勒將目光看向了蘇聯。
巴巴羅薩計劃也是為了入侵蘇聯而準備的,德國軍隊兵分三路,但最後還是敗了…………哈哈哈…太多了…寫不下去了,本文章太監。
-
7 # silvercastle
事實上,納粹德國就算在處於戰場優勢頂峰時期,也離勝利很遠很遠。我認為德軍最頂峰時期應該是兵臨莫斯科的時候,雖然對於蘇聯來說,最危險的時候不是莫斯科面臨陷落而是斯大林格勒,但42年的德軍實際上已無能力對蘇聯發動全方位的戰略攻勢。就算德軍成功佔領莫斯科,也只能在政治上造成更有利的局面,可能會對蘇聯造成嚴重的士氣打擊,但蘇聯那時已將大部分工業和資源撤到了烏拉爾山一帶。蘇聯有廣闊的戰略縱深,戰爭潛力巨大,而德軍就算攻佔莫斯科,仍須徹底斷絕來自波羅的海和黑海的援蘇物資。
然而,德國是大陸型軍隊,海軍只能靠潛艇削弱盟軍補給線而無法徹底掌握制海權,沒有制海權就無法壓制北非從而控制蘇伊士運河,同時也無法控制英吉利海峽和北海,這就意味著德軍無法扼殺英國和蘇聯得到美國軍援,而且英國將成為盟軍反攻的不沉航母,於是德軍必然會被拖入到消耗戰中。相反,制海權的喪失,會斷絕德國戰爭必須的鐵礦、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戰爭表面拼的是軍隊,實際還是國家的整體資源。
所以說,德國只有掌握絕對制海權,完全壓制歐洲的各主要航道,才有勝利的可能。就像打遊戲,對面都開2礦3礦了,你連主礦都空了,還打個雞毛啊打。
-
8 # 歷史分享者
二戰時,德國納粹其實離勝利很遠
簡單做幾個論述
客觀原因1、德軍國土人口都不足以撐起長期世界大戰的資本,被拖垮失敗的命運是必然的。在經濟、軍事、工業上,英美法蘇四個國家其實都不遜於德國。
2、德軍在前期的勝利主要是因為英法美的隔岸觀火,以及德國閃電戰的成功,尤其是自美國參戰後,德軍更是無回天之力。
3、德國沒有強大的海軍和殖民地,生活生產,戰爭原材料稀缺。坦克毀一輛就少一輛
主觀原因希特勒並不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很多戰略上的嚴重錯誤。
-
9 # 啥都不讓過
二戰初期的的德國是十分厲害的,德國憑藉自己精良的武器裝備,強大的軍事力量,士兵們高昂的鬥志等因素,在一個多月就讓歐洲強國“法國”投降。其實,德國贏得最終勝利只差那麼一點點,差就差在和軸心國盟友的交流上。
德國表面戰敗的原因是美國過早地加入戰爭,美國的強大支援導致蘇聯能夠在中後期挺住德國的強大進攻,尤其是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戰場,最後反動成功。
義大利的為所欲為不統一協調導致德國對蘇聯的進攻拖延一個半月,導致到冬天也沒有佔領莫斯科,沒有把蘇聯趕入西伯利亞。
如果義大利墨索里尼不胡來擅自入侵希臘,德國會在1941年冬季來臨前攻佔莫斯科,蘇聯退入高加索以東地區,蘇聯喪失東歐大草原的農業和工業,蘇聯的戰爭能力被大大削弱,不足以進攻德國。
如果日本答應美國的條件或者繼續拖延,美國不會向軸心國宣戰,就不會全國進入戰爭狀態,蘇聯不可能挺得住,只能撤退。
而當戰爭進行到1944年,德國一定會研製出原子彈,轟炸蘇聯和英國,英國和蘇聯必定投降,達成協議,美國也只能無奈與德國互相承認勢力範圍,德國獲得全面勝利。
所以說失敗就失敗在德國與日本、墨索里尼的溝通上,尤其是對日本的溝通上。所以說日本是豬隊友,希特勒死就死在小日本手裡。
-
10 # 魚曉民
可以說,德國的勝利太遙遠,德國的勝利就是將英法聯軍趕出歐洲大陸,固守成果,已經是最大的勝利。假如繼續擴張,必敗。
相對大面積的佔領區域來說,德國還是個窮國,沒有足夠的工業資源、人力資源、基礎建設去平衡接下來的戰鬥了。
假如歷史倒流,回到那個德國橫掃的年代。德國即使修正全部錯誤,也很難取勝。
空軍和海軍懸殊,註定無法進攻大不列顛本土。即使敦刻爾克,德國一鼓作氣,俘虜了那三十多萬英法聯軍,也並不能改變德國無法渡過英吉利海峽,無法獲得制空權,無法登陸進攻英國本土。
北非戰場對於德國來說,沒有那麼重要,相當於撒幣。閃擊蘇聯,又是個必敗的結局。德國之前閃擊成功的戰役,都是一些小國寡民的地方。面對蘇聯這種戰略縱深及其大的國家,又沒有日本在東線支援,德國後勤根本無法滿足。有人說,日本不侵華,改侵蘇,能否使德日勝利。其實蘇聯和日本的戰力根本就不在一個能量級上,日本只是打民國,東南亞這些國家優勢比較大,諾門坎戰役就是個例子。日本的關東軍被蘇聯紅軍狠狠教訓了一番,從此不敢再進入西伯利亞。日本只是在海軍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但陸軍根本就不是陸上強國蘇聯的對手。因此,日本後續堅定了南進“吃肉”,放棄了北上“啃骨頭”。
回覆列表
事實上納粹德國絕對接近贏得戰爭的勝利
軸心國和同盟國中的大多數人都對各自獲勝充滿信心。1941年,蘇聯在德軍突襲下崩潰瓦解,而英國則在德國的封鎖和轟炸中疲於招架。
如果當時納粹德國改變一些致命的錯誤,他們一定會贏。特別是對蘇聯發起的“巴巴羅薩計劃”,如果德國贏得了這場戰役,那麼他們也將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並贏得最終勝利。
最初,“巴巴羅薩計劃”計劃於1941年5月15日而不是6月22日開始。造成延遲的原因主要是德國對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和希臘的干預。墨索里尼這個草包將軍領導的義大利軍隊在進攻希臘時慘敗,迫切需要德國幫助。
如果當時義大利選擇不進攻侵希臘,或者等以後再進攻,因為義大利當時已經參與了北非戰事。而且事實也證明希臘沒有對軸心國構成威脅。那麼這將使德中國人擺脫困境不需要干預。
德國就可以按計劃日期發起對蘇聯的進攻。這將使德中國人能夠在八月下旬秋季洪流來臨之前到達莫斯科門口。這能夠大大提高德軍的後勤補濟,不至於到了莫斯科成了強弩之末。
僅憑這兩個改變,我相信德國將會贏得勝利
隨著德國在蘇聯的勝利,即使蘇聯不投降,他們也沒有能力威脅德國了。最重要的是,德中國人將獲得急需的資源,特別是高加索地區的石油。
隨著東部戰爭的結束,德國可以將其龐大的軍事力量用於其他地方。可入侵英國和攻打美國從來就不是德國的目標。德國已經實現了東西部的目標,德國可以更加均衡的配置東西部戰場的戰爭資源。
有了推動工業發展的石油資源,憑藉德國強大的工業實力及科技水平,完全可以迫使英國屈服。到那時希特勒將實現他的春秋大夢。當然原子彈屬於不可控變數。納粹如果不排猶,發明原子彈的就是德國了。一切都只是假設,歷史不可能重來,反人類的納粹終將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