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你知道古代為什麼有這條說法嗎?

    很多古代窮人,去學習木工或者其他手藝的,大多都是底層窮人,窮得沒有吃穿的地步,這樣他去師父家,包吃包住,在師父家免費幹三年活,三年後,師父教你學習手藝,這樣以後出師了,能養活自己,娶妻生子,這是再造之恩,恩同父母,甚至高於父母。

    所以古代是“師父”,而不是師傅,大街上年紀大的都可以稱師傅,比如計程車司機,但師父不一樣。

    現在社會,比如你去工廠上班,很多都是老師傅帶,也是師父,因為他教你的東西,也是自己拜師和努力學來的,憑什麼免費教給你?你又不幫他做事,又不給他一分錢,就因為領到幾句話?

    到現在很多年輕人,沒有這個概念,覺得理所當然的,

    當然,也不是說要“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那種,起碼該有的尊重還是必須的,不說一年三節,起碼過年買東西去坐坐,這是為人之道,感恩之心,但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也沒必要那樣,把握好中線就行了。

    總之,尊重,幫師父做這力所能及的事,過年過節走動下就行了。

  • 2 # Sunnykaka

    因為現在很多人把“授業解惑”的教師跟傳授能“養家餬口安身立命”的手藝的師父混淆了。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古代更準確的指的是傳授技藝,讓徒弟能生存的師父。父母給了生命,師父給了賺錢的手藝,所以師父的地位等同於父母的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滿月,做爺爺奶奶的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個見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