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的時候一直被誤導“郤”讀què,直到高中文言文中出現了這個字才知道原來讀xì。
7
回覆列表
  • 1 # 夸克新基民

    字典上的讀音未必一定是正確的,難道忘了自己姓什麼?

    最早的典籍“說文解字”中解釋這個字:

    ◎ 郤 xì〈名〉⑴(形聲。從邑,谷(què)聲。本義:晉國大夫叔虎的封地。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帶)

    我分析這個字有可能被標錯,不能說書本上的都是對的。你看很多地區姓這個姓的,方言不同但是都讀作què。

    因為自己的姓氏無論如何都不會記錯的。沒有人會記錯自己的姓氏。應該是說文解字的第四個解釋是對的,這個“郤”應該是假借的讀音。而失去了自己本來的讀音。但是姓這個姓的人是不會忘的,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⑷假借為“隙”。空隙;裂縫 [crack]若白駒之過郤。——《莊子》相見於郤地曰會。——《禮記·曲禮》令臣與將軍有郤。——《史記·項羽本紀》

    我勸你不要去勸自己的長輩,你應該遵循老的傳統。你姓què而不是xi。

  • 2 # YY爽

    這是歷史的原因,中國歷史上朝代眾多,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的官話,相當於幾天的普通話,所以語音也就隨著朝代的京都位置方言而變化,這樣就有了一字多音的現象,當然也有通假(也就是古人的錯別字)現象,舉個例子,比如“車”字,現在讀chē,可是在象棋中讀j ū,古時候就讀這個音,我們不能強行讀chē,至於用於姓氏的字就更是這樣的,不過作為字典來說,你說的這種情況字典上都有字條註釋的,對於盜版字典來說我不敢說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搭順風車的時候,能忍受前面一對情侶在你面前毫無顧忌地打情罵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