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潤l溪

    這個問題我感同身受,也親身經歷過、深入思考過。理解這個現象應該抓住兩個關鍵詞——“規矩”和“經歷”。

    先分析下“規矩”,可以簡單進行二元劃分,就是陌生人之間的規矩和熟人之間的規矩。現在的年輕人,比如90後,可能對陌生人之間的規矩遵守的比較好,比如嚴格排隊、不大聲喧譁等,而違反這些的多是年長的一輩。而在熟人的圈子裡,比如大家庭、親戚中,年輕人又顯得“不懂事”“不講規矩”。

    究其原因,應該與兩代人的“經歷”有關。

    年長一輩,童年在70年代或者80年代初,那個時候,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大多居住在平房裡,鄰里之間常來常往,很多家庭也是整個家族居住在一起,生活在“熟人世界”,別人的評價變得很重要,為人處世不得不向集體的要求靠攏。在參加工作的時候,多是90年代,工作包分配,多在自己家鄉,還是生活在熟人社會中,與陌生人打交道的機會不多。社會公德既然不是生活讓不過去的一堂課,自然就相對差些。

    年輕一代,童年多在90年代或者新世紀初,很多人都是居住在樓房,多為三口之家,脫離了大家族在一起的環境,鄰里關係也變得沒那麼重要,相比之前沒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在這種環境成長的人也就更加自我。在參加工作時,很多人都是在一二線城市打拼,身處陌生人社會,講公德也是一堂必修課,自然掌握得比年長一輩要好。

    現在很多80、90後都有了下一代,需要父母帶孩子,年長一輩也要離開熟人社會,在陌生人社會生活,出現這種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皓鑭傳》這部劇會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