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摩聲
-
2 # 一鳴男
其實,每個成年人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說穿了就是如何在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去教育好孩子。一.父母要為生活奔波,有自己的事業,但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和第一任老師,協助學校教育孩子最好的時間是零星時間,如吃時,隨意問問,今天學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給爸爸媽媽講一講。有學到的新知識嗎?爸爸也需要跟你學點知識呢。孩子自然會配合你講他們學校的事,順便把當天學習的知識回顧一遍,卡住了沒關係,讓他翻開課本看看接著講!還要誇他,厲害一下就把今天的內容找見而且合上書即可當爸爸的老師!二.至於學校裡同學的關係矛盾等等,要善於引導孩子熱愛團體,合作分享展示自己的成績,積極參與學校各種活動。三.如果有難以解決的問題找輔導班老師解決也可以,最好過問一下,是真領會了問題的核心?如果再出現類似的問題自己會解決嗎?慢慢引導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切不可替他做完了事,那樣就會使孩子養成惰性。四.陪同孩子游玩,看電視,動畫片時,也可以隨時提問一些他感興趣的話題,這樣孩子就喜歡動腦筋了。願您做一個“小頭爸爸”
父母應該在家庭教育中付出力量,不能單單依賴學校和輔導機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是終身老師不會畢業,所以家庭教育重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僅僅是簡單的作業輔導,更重要的是孩子品德和素質培養,現在社會一個孩子的素質能力相當重要,你有再好的學識而沒有一個過人的能力也是毫無用處。況且現在的學校和教師各種大小事很多學生也多根本沒有精力顧及一個孩子的品德能力和素質。所以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引起重視。
其次,家長也要多和學校教師溝通,把自己孩子的情況告知老師,讓老師針對自己的孩子採取一些具體措施。
輔導機構就是對孩子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品德和素質能力更不會過多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