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丹書戰史

    二戰的爆發,雖然有學者稱是日本入侵中國東北開始的,但是普遍以德國閃擊波蘭為開始。戰爭前期的德國所向無敵,但是到了戰爭後期,德國的銳氣已經衰減,逐步由進攻變為防禦,再轉變為收縮,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

    首先是戰爭前期,德國的戰爭準備充分。政治外交上,德國成功的利用了蘇聯和資本主義大國的矛盾,侵佔捷克斯洛伐克等地,使德國獲得大量的戰爭生產力和資源,再往後德國閃擊波蘭,爆發了“奇怪的戰爭”,正是英法的一再縱容,使得德國在政治外交上首先獲得優勢。然後是戰爭準備上,德國為了打贏戰爭,衝破了當年的《巴黎和約》,大肆擴軍。並且引入了先進的戰爭理念——閃電戰。在這一理念的加持下,德國雖然在部分領域稍有欠缺,但是在大環境下是順風順水的。還有狼群戰術的實施,壓得英國踹不過氣來。總的在這時候,德國處處都是主導地位,其它國家都被他打懵了。

    到了1944年左右,德國的進攻勢頭已經不再了。首先是德國的戰線拉得太長了,在廣袤的蘇聯戰場陷入僵持,而西線戰場又得隨時地方盟軍的登陸作戰,陷入了兩線作戰,而這正是德國最擔心的。長期的戰爭,使得德國的工業生產陷入麻煩,主要是盟軍的轟炸和越來越緊張的戰爭資源人力資源,例如熟練的飛機駕駛員越來越少,早期的一些精銳師在消耗中,得不到精銳補充,整體戰鬥力有所下滑。更麻煩的是,盟軍在經過幾年的戰爭洗禮後,逐漸從懵逼狀態回過神來,找到了戰場的規律,開始了有力的反擊,更有美國的加入,盟軍力量大大增強。

  • 2 # 自由的暖陽Z

    為什麼1941年德軍所向無敵,1944年的德軍潰不成軍,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走進了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背景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有德國,義大利,日本組成的法西斯聯盟陣線形成了。歐洲戰場。主要是德國希特勒法西斯為為主戰場。在亞洲戰場。主要是以日本為首。三個法西斯強盜的國家。想進一步瓜分世界,歷史的事實證明,有三個法西斯國家。是不可能做成的。做到的。不知道。德軍在1941年所向無敵的。以閃電的模式進攻了波蘭。等歐洲住的國家。因為前提是。二戰前期。這些歐洲國家,國防力量比較薄弱,也沒有防範的意識。所以就得軍趁機鑽了空子,好像是勢如破竹,所向無敵。但是到1944年德軍進攻蘇聯時,加上戰線太長。供給不足。更有惡劣的天氣,所以德軍。在蘇聯戰場上打得比較艱難。所以在蘇聯的戰場上。德軍沒有站到便宜。再加上天時地利。蘇聯有利。所以說1944年的德軍在蘇聯這個戰場上是會不成軍,一敗塗地。歐洲戰場是這樣的局面。更加進步,加速了歐洲戰場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這就是。什麼在1941年,德軍所向無敵。到1944年,德軍潰不成軍的真正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醉酒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