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bnnjhg

    中國漢族人民自古以來就有自己的節日,有的一直延續至今,有的則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淡化了。中國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臘祭、祭灶、春節、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等。在諸節日中,以春節最隆重。“春節”又稱為過年,是中國漢族人千百年來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過年時,除夕要守歲,初一要拜年。人日,又稱人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七。傳統上認為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還有說法是如果人日這一天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漢族的傳統節日——人日。古人相信天人感應,以歲後第七日為人日。漢東方朔《佔書》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漢,魏以後,人日逐漸從單一的占卜活動,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容的節日。到了唐代,民間仍相當重視人日節。高適的《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的感懷之句。這兩句詩證明唐代的人日節,已不僅僅是專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層思親念友的氣氛。時至今日,也有在外的遊子在年前回家,過了人日節才能遠走他方。人日節這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人日節下午一般吃長面,也叫拉魂面。意即過年時人都走東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過該準備春耕生產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來,準備春耕生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了第二胎後,老大總說媽媽你不喜歡我了,你們怎麼引導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