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東歷史
-
2 # 寒山泉
古代的史書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帝王的家譜,能寫入史書留名的人畢竟寥寥無幾,張湯父子能寫入史書還是因為一定的事情,這個事情的名氣超越他們本人。簡言之,就是這一年發生這個事情,然後他們死了,人們記得的是這個事,而不是他們的死亡日期。
-
3 # 北門猿
很多古代名人的生卒年份都搞不清楚。其實仔細翻翻《史記》的話,就能找出一大堆例子。
就不說張湯父子了,關羽張飛這種檔次的人物,出生年份一樣沒人知道。
也不知道是古代資訊儲存不便,以至於寫史書的人無據可查。還是古人的時間意識不敏感……
再者說,中國傳統習慣是不記【生卒時間】的。我們的習慣是,記下某人去世於某年月日,然後記下該人活了多少歲。
比方說《三國志·諸葛亮傳》:
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於是我們知道,諸葛亮逝世於建興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34年。
又知道他享年54歲,可以反推出他出生於公元181年。(古人都按虛歲算。)
所以諸葛亮的生卒年份就是(公元181年-公元234年)。
雖然說出生日期、逝世日期、壽命三者,只要知道其中之二,就能算出另外一個。但古代這種記錄法,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能看著還是有點不習慣……
1、正史沒有記載。這得怪司馬遷、班固的不嚴謹啊(其實,史記和漢書除了帝王的生卒年記載的比較詳細以外,其他人記載的都不是很完整)
2、這倆人雖然名氣不小,但是還沒到帝王那個級別,不被其當時人所重視。
3、這倆人還沒到後世學者為其考證生平的檔次
4、張湯起於微末,張安世受其父親牽連,這倆人的童年都不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