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寂夜歸途人
-
2 # 三觀粉碎機
即使沒有黨爭,北宋也必然滅亡,因為北宋最大的因素是其外部環境的變化,其中內部幾場失敗的戰役策略負有次要責任,而北宋的黨爭只能算非常小的一部分,因為北宋黨爭不像明朝黨爭一樣對民生政策影響很大。北宋的黨爭基本爭在朝堂之上,雖然最終作用於民間。
那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一直說北宋積弱,這裡的積弱並不是因為黨內腐敗或者其他什麼問題,實際上相對於其餘朝代,北宋的朝廷都算是比較好的了。哪怕即使黨爭,不管是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還是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其出發點都是為了社稷黎民百姓。其中頗為有意思的是,反而是舊黨在民間擁有更好的名聲,得百姓愛戴。
所以北宋黨爭雖然上下貫穿北宋中後期,但實際上對整個國家的民生影響並不大。北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源起宋太祖,宋太宗兩位皇帝定下的以文治武,邊關用實力弱的廂軍,內部留用禁軍的模式,再加上天塹和馬場的缺失,導致了北宋軍力積弱的現場。當然,這個就不累述了。
總之,黨爭並不是北宋滅亡最重要的原因,當然也不能說對北宋沒有影響。比如說宋徽宗能夠繼位、蔡京可以成為權相,都是黨爭之後所引發的結果。也就是說,北宋黨爭最大的影響就是北宋朝政的人事變動了。
北宋真正的滅亡還是外部原因的,比如外交手段,與遼國的“澶淵之盟”,讓北宋以後的皇帝都認為透過和平模式可以解決被滅亡的問題,所以到宋徽宗時代都覺得祖宗做的有理,所以和金國也用了談判方式解決問題,結果談判崩裂,才導致北宋滅亡,可是到了南宋,趙構卻和金國談判成功了,可見,宋朝皇帝們都喜歡用中庸之道來包住江山。不能怪黨爭,而是宋朝自從宋太祖的陳橋兵變和杯酒釋兵權都有了這種“遺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