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湖南的一個農村的,我從農村出來已經十幾年了。家裡原來的房子是91年建的,現在已經好多年沒有人住了。我家和我伯父家的房子是建在一起的,中間是我們公共的堂屋,然後每家佔一邊。我們家這邊十幾年沒人住了,他們那邊我堂哥住在那裡。去年我伯父說要把家裡的房子換成琉璃瓦,今年又說要新建一棟房子(他們家兩個兒子,我父親只有我一個兒子)。這棟房子準備八月份就要開工建,地基是我們公共的,如果我不一起建以後就沒有建房的位置了;如果和他們一起建現在又沒有錢。問問大家我這種情況要不要和他們一起建,還有老房子的瓦有必要換嗎?我現在在縣城有一套房子,但我爸不在了,我媽總說家裡的房子還是要的,家裡的地也不能丟。唉!有錢都好辦,關鍵是沒有錢。
-
1 # 健康平安快樂天天
-
2 # 攝眼看世態
謝謝邀請!近些年,很多在外工作的朋友紛紛回到老家修建房屋,而且一幢比一幢修得漂亮。有的地方還形成了大夥相互攀比誰修的房子大、誰的修好,花的錢多。其實,這件事吧,看您怎麼看,我覺得要是手裡有閒錢,老家又有宅基地,修一幢房子回家住(在不浪費的情況下哈),這是可以的,有的朋友家裡還有老人在,回家修建新房,讓老人們改善一下居住條件,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有朋友手裡沒有閒錢,老家也沒有啥親人了,看到別的人在修,自己也忍不住借錢、貸款去一幢房子,而平時自己又在城裡上班,沒有時間去住,這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所以,我覺得:一是:改善家裡老人的居住條件,可以回去修。
二是:手裡有閒錢,自己今後決定回老家養老的,可以修。
三是:因為看到別人修,自己去借錢、貸款修就沒必要了。
圖文無關聯
圖文無關聯
圖文無關聯
-
3 # 癸甲易學風水苑
一、首先,按提問者所述,目前經濟狀況很一般,一時可能籌集不到新建房子所需的資金。其次、其本人在縣城有了房子,農村的老房子已離開不住十幾年了,現在新建設的房子不是剛需!純屬附和伯父一起建房需要,以及受我們中中國人傳統觀念“葉落歸根”影響,所以,讓提問者左右不知如何是好!
二、提問者沒有完全表述清晰他的情況,如目前是離開家鄉有多遠的城市謀生呢?如果是遠距離的,建議勿建,因為建了純粹屬愛面子,不切合實際。如果是距離相對近,平時工作之餘節假日會有經常回去偶住的,哪就有必要。
三、提問者沒有交待他本人的實際經濟情況,如果目前還是普通的上班一族,收入不是非常高,或目前正在創業階段,一下子要拿出幾十萬元來在農村建房,會讓他生活面臨借貸過日子,不現實。而且現實生活中,向新朋好友借錢沒有這麼容易的,沒有生活在這個底層的人不會體會這類人群之艱辛啊。
四、隨著咱們國家的經濟發展,農村城鎮化發展程序的不斷推進,人們只有往經濟較集中的城市發展謀生,而在家鄉的房子,留給我們的更多的僅是鄉愁罷了。
五、如果目前提問者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建造,因為必競是自己的家鄉之宅基地。但是,目前經濟不許可則完全沒有必要了,一個人要面對現實,要解決目前生活最重要,為了所謂面子,為了所謂老了有歸宿去借款建房,從而負債過日子,真的有必要嗎?值得商榷的。建議提問者要把眼光放遠些,風物宜長放眼量,古人言:“造不完子孫屋,買不盡子孫田”。將來,等多幾年有條件了,何愁建造不了自己家鄉的別墅嗎?
結論建議:做任何事都要量力而行,實事求是,自己底氣自己知道。
-
4 # 家鄉的酒4317
該,還是聽媽媽的話吧!
城市千篇一律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公寓大同小異星羅棋佈密集的花園小區,再也無法聆聽寂靜和被剝奪了黑色的夜晚。
一個人和故鄉以外的地方就象是平面內的漸近線和座標軸,即使是無限靠近也始終不會有交點……
想當年去城市打工初來咋到,視線所觸及到的地方都帶有新奇和豪邁,高樓林立如雨後春筍般。
時間久了,那種對家鄉,對大自然的渴望卻被光陰打磨得好銳利,深深地刺進靈魂深處,這一刻才真正領悟到被小學生背得滾瓜爛熟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所折射出的悲冷、悽美。
“落葉歸根”回故鄉看看高高矮矮的山坡竹林,深淺不一的前溪後溪,靜下心來接納蟲鳴鳥啼,傾聽著萬丈深澗下桀驁不馴的轟鳴,感受那些最質樸,最不造作的東西。
人是應該懂得迴歸,卸下所有的虛榮心,帶著那顆已經被城市塗抹成五顏六色的心回家,回到生我養我最原始的地方,踏著還未被城市踐踏的鄉間小路上的水牛足印,去尋找那些與被圈養在江濱旁、公園裡、窗臺上的花花草草所不一樣的生命,發現在肥沃的土地、充足的Sunny下茂盛的植物所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從而體悟“自我”與“自然”的融合。
-
5 # 廣西肥仔東
老家的房子是歸宿
對於很多人來說,老家的房子是自己永遠的歸宿。無論在哪裡打拼,但是隻要老家的房子還在,就永遠都有一條退路,有一個寄託。如果老家的房子沒了,就成了無根的野草,靈魂也無處寄託。
老家的房子維繫親情
很多人搬進了城裡,但是親情是搬不走的。老房子在,就能有時間了回去看看,這個家還可以團聚起來,還是完整的。如果房子沒了,家也散了,親情也淡了,那是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
老家的房子可以養老
很多在外打拼的人,都想老了之後可以回老家的房子養老。種種菜,釣釣魚,養只貓,養條狗,喂喂雞,喝點小酒,打個小牌,生命從這裡開始,也從這裡終止。
對於很多農村走出去的人來說,外面的房子只是個住所,老家的房子才是真的家!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即使老家的房子沒人住,也要造起來的原因吧
老家的房子是親情牽掛
不管在外面是否有房,混的是否成功,老家都是我永遠的牽掛。那裡有我的念想,有我多年的記憶,有生我養我的家。老家的房子可不止是一棟建築,更是思念。
越長大越戀家,遇到不如意的不順心的,總是會想起那個“家”,在那裡,沒有車水馬龍高樓大廈,沒有人心猜忌競爭壓力。有的是清冽的山泉,有的是沁人心脾的花香,有的是蟬鳴鳥叫,有的是淳樸民情。
老家,是人斷不了的念想,一定要在老家留套房!
-
6 # 洋洋之語
落葉歸根,是中國文化的根本!老家建房子是必須的!無條件也要創造條件!按提問者的情況,我個人建議就是緩一緩,主要是和伯父商議好用地,妥善處理好就可以了!
-
7 # 光叔農事
應該會在老家建房,老家就是人的根一樣。年紀大了就想回鄉下住。加上鄉下還有親戚,需要來住,回去有時過夜,但鄉下和城市不同有賓館住。所以大多數經濟充許都會在鄉下建房。
-
8 # 手機使用者6662337190
如果有能力我是贊成蓋,不需要高大上,只要乾淨朝陽就行,那怕住的次數不是很多或者是沒機會住。至少是在心靈深處有一種歸屬感。年輕時出外拼搏,等有一天干不動了,回到自己的老宅,坐在院子裡,那真有一種落地的感覺——安靜踏實。只有到了那個年紀才知道什麼是落葉歸根。它是一種鄉愁一種心靈的歸宿。
當然如果在老家蓋房純粹是為了顯富攀比,那大可沒什麼必要了。
-
9 # 山風
如果你在外面城市沒有長遠穩定的發展前途,且在老家還能繼續穩定務農並發展科學種植或養殖的話,是可以重建新房居住,
-
10 # jz龍行天下
該不該在老家建房,這要看自己的事業在哪裡,如果自己的事業在老家,就應該在老家建房能讓自己過的舒適一些,如果自己的事業在城裡,就不要考慮在老家建房,因為在老家建再好的房子,你不一定能住上,而且還浪費資源,如果要是在城裡賺到錢了,考慮回家養老在老家建房是有必要的,畢竟人都有落葉歸根的想法,遠離城市的喧囂,遠離城市的快節奏生活,享受鄉村的新鮮空氣,和田園生活,吃自己種的新鮮的蔬菜,沒事出去釣釣魚,我想這也是每個老人嚮往的生活,你怎麼看?
我正打算建房子,我談談我的想法。我家庭本就有10個人,一棟一層的平房屋,過年不用說肯定不夠住的。我本不打算在家建房子的,我打算今年買一套,以後在家建一棟面積不大的房子養老就可以了。
但是我父母去年就把我房子後的保礦(我們這裡的說法)修好了,而且把地基也填上來了,然後問我建不建房子,我真不想建,我就問我二弟,(三弟沒結婚不算),我二弟說不建。沒有辦法,我爸媽說我建吧!地我幫你批下來,要不然以後怕批不到。也沒轍。作為老大不能讓父母寒心,他們辛苦一輩子了,也不想讓他們再為房子勞累了。那就建個一層半或者兩層房子唄!反正以後也要建的,只是買房延後一點點咯。
說實話農村肯定要建房子放那得,因為現在農村社會保障越來越好,有很多好政策,而且養老確實比城市悠閒,我們這裡離鎮8裡地遠,裡市中心也只有27公里,交通方便,有很多池塘,也有水庫,沒事釣釣魚,種種菜,下雨打點小牌聊聊家常。真適合養老。但是為了子女也得考慮學習環境,城裡也得買房子,如果家裡一個男孩,老家有父母傳下來的房子不建議在建或者翻新,只要不是危房,都可以去外面買一套房子,畢竟城市教育還是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