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人是93年的,老公大我三歲,公婆都六十多歲了,未來是指望不上了,當初和老公結婚是裸婚,本想等買了房子,三口之家,人生就圓滿了,誰知在兩年前買了房子之後,一個光房貸就得四千塊,想著以後要帶十幾年的孩子,家裡就一個人來掙錢,這生活要怎麼過呀,隨後就產生了要當丁克的想法,兩個人這樣生活吧,掙了錢換了房貸,在吃喝玩樂,享受,這一生要為自己而活,但是老公想要孩子,到底改怎麼辦了?唉,苦惱

5
回覆列表
  • 1 # 迷茫的小鹹魚

    在給不了孩子愛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孩子,因為這樣孩子心靈會空缺,對於女孩子來說,她會天生缺乏安全感;對於男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內向。

    當然自己可以有能力的情況下,兒子也好,女兒也好,都是婚姻愛情的結晶啊,只要有了孩子,責任就增大了,同時也是你們生活的動力和希望啊。

    我覺得有孩子好,但是孩子有所有的愛,有公婆的愛,有丈夫的愛,還有妻子的愛。但是有的家庭有了孩子卻逐漸忽略了妻子。妻子逐漸被忽略,所有的關注點都在孩子身上,丈夫忽略妻子的情緒,這個時候其實說明白一點,妻子會自己孩子的醋 。

    也不是自私,就是所有的關注點都在孩子身上。妻子從萬眾矚目到現在的漠不關心。心裡會不平衡。

    有小孩可以讓我們每天臉上充滿幸福的臉孔,在我們悲傷難過的時候他或她給我們帶來歡樂,但有時候又會很難過以為孩子很調皮,讓你哭笑不得

    有孩子在身邊不會無聊,難過的時候只要一看見他(她)可愛的小臉就會把傷心事忘到腦後······

  • 2 # 和靈隴寶貝一起成長

    想丁克,有人半途卻改變主意了,別因為孩子的問題,兩人心生怨恨,產生矛盾!

    有孩子到底好不好,這問題拋給有孩子的人和無孩子的人,估計答案也是判若兩人。

    70後, 80後,90,00後對於問題的看法迥異程度估計也天上地下。

    沒有孩子,你永遠體會不到有孩子的那種快樂,你也永遠不用體會那種孩子帶給你的煩惱,這是我切身的感受。

    我是80後,兩個孩子,我家也沒有礦,不是因為太愛或者喜歡孩子而生,當時說年輕也不年輕,也有點想法,也沒有覺得一定要孩子,但是到了年齡,家人覺得你該結婚有孩子了,非常自然的,而我又是傳統的女性,所以就結婚生了孩子,我相信如果當時我堅持不要孩子,未來會後悔。

    而你是90後,你們的想法顯然和我們不同,你和老公想丁克,兩人必須想法一致,互相理解,才能面對人生以後很多的問題,就像馮遠征和樑丹妮,倆人就很堅定,也很統一,就要丁克到底。

    很顯然,你老公現在已經開始動搖了,這個問題就有些麻煩了,這意味著你很可能會有孩子,否則可能會不利於婚姻的維持,除非你就是鐵了心就想丁克,真不行就換人。

    其實之前你們是希望有房子後才生孩子,是生活壓力大才放棄了孩子,你顧慮在未來養孩子只能在家帶孩子,不能工作賺錢,這種想法就有些偏頗,現在父母上班,家有孩子的大有人在,大多數家庭模式都是如此。

    父母上班和有孩子是並行不悖的一件事情,孩子慢慢大了,讀幼兒園,小學,初中,他們有自己的生活規律,不會需要父母時時陪伴的,而父母也需要工作賺錢,提供給他們所需要的東西。

    孩子花費,坦白講,是真的大,從出生起,到上學,他這一生,你都需要付出,生活費用比起教育投資的費用,還少得多,在他小的時候,需要母親付出更多時間,精力,也會對你的職業發展有影響,這些需要你去考慮!

    中中國人歷來是捨得教育投資的,房子之外,就數孩子教育最花錢,沒有孩子,會省下很多錢吃喝玩樂,有了孩子,很多人都會花給孩子,放棄個人的很多消費。

    不差錢自然不用為錢操心,然而,大多數人還是要謀生,生存,還要養娃,為錢考慮。這個你自己要權衡,你到底要不要過這種生活?

    付出和收穫的比例,在養娃路上未必總是成立,這點我想每個人都要有清醒的認識,這跟其他任意的投資都一樣,有風險,需謹慎。

  • 3 # 王老師數字情感解讀

    你好,朋友。有孩子當然是好的!

    結婚生子,晚年離去,有兒孫陪在身邊,不知道這樣的想法算不算傳統?

    走著走著,人生很多事情就明白了。比如初中的時候不明白為什麼人要結婚,也不知道生孩子需要經歷什麼,做父母又會是什麼感覺。

    慢慢的,長大了,明白了,人生軌跡,都是前人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大部分人都會按照這個軌跡繼續走下去。

    到了應該結婚的年齡,我們就結婚了,到了該生孩子的年齡,我們就生了。

    不要孩子行不行,行啊!丁克家庭也有很多,但是,他們不會懂的有孩子的人生是什麼樣的。

    有了孩子,才會更深刻的體會到父母的養育之恩。

    養過孩子的,都知道這裡面的酸甜苦辣。看著孩子慢慢長大,看著他翻身,看著他走路,看著他長牙,看著他說話……這就是我們生命的延續!可是,這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孩子生病,我吃不下睡不好,恨不得替孩子去病。孩子受傷,我心疼不已,責怪自己沒有看好孩子。

    終於明白,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們長大成人的過程,父母為我們付出的時間,精力和愛,都是最寶貴的。而我們把這份愛又傳遞下去,這難道不好嗎?

    養育孩子,也是自我成長的修行。

    有了孩子,很多人的性情都會發生改變。今天中午一位姐姐跟我說,她以後再也不會照顧孩子抱孩子一下,她討厭死了看孩子的事情,現在跟孩子有關的一切都讓她頭大!

    以前的她可不是這樣的,知書達理,雷厲風行,大寶教育的很好,去了理想的外國語學院,還得了獎學金,現在有了二寶,她整個人都不好了!說帶孩子累死了!

    我開玩笑說,姐姐,你這是修行還不夠啊!她說是的是的,我也覺得自己修行還不夠。要不然我早就淡定自若了!

    其實,有了孩子以後,我們的生活會因為孩子而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飲食起居,會更多的照顧到孩子的口味和作息規律,再比如學習,一說學習很多家長都有感而發……生氣拍桌子把手拍骨折的,生氣生的血壓高了,生氣氣的要跳河的,生氣把頭放進冰箱裡的……

    其實,我以前也會因為孩子學習而發火,後來,我想明白了,孩子也是第一次學習,我們憑什麼要求他們都會啊?我們小時候都會嗎?

    所以,後來的我儘量不對孩子吼叫,孩子反而學的更好了。

    孩子的進步,也是我的進步!

    當我們老了,是否希望孩子們能夠陪伴左右,聊聊天,說說笑,那才是天倫之樂吧!如果你老了,連一個可以期盼回家的人都沒有,是不是太悲涼了?

    孩子,確實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酸甜苦辣,但是,人生不就是要豐富多彩嗎?如果少了孩子這濃墨重彩的一筆,太遺憾了!

  • 4 # 圈圈峰峰

    個人認為有孩子還是挺好的,有了孩子能帶來陪伴,帶來快樂,世界上多了一個和自己最親近的人,看著孩子從哇哇墜地到牙牙學語,看著孩子開口說話的第一句是爸爸媽媽,長大成人生活總會時不時出現小驚喜。

    但是事情總有兩面性,對男人來說, 有了孩子就必須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不再是那個不成熟的男孩,不能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能撒手不管,任意妄為,隨著孩子長大壓力也是不小的。對女性來說,十月懷胎是在自己肚子裡孕育的小生命,會投入自己更多的感情,有一句話說的好,女子本弱,為女則剛,是因為對孩子濃烈的愛才會穿上鎧甲,但同時母親這個身份也是非常心酸的,特別是生孩子前兩年突然間身份的轉換和身體的負荷以及心理上的種種不適應,有很多母親都會有輕微的焦慮或抑鬱,慢慢的工作和孩子無法權衡,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情況,那又該如何取捨呢,是否不要孩子,或者說當做好了足夠的準備,有強大的心理建設以後再選擇要孩子會更好一些呢。

    所以有孩子很好,但是選擇一個恰當的時候,讓孩子在快樂的成長更加重要

  • 5 # 扒貼菌

    有孩子到底好不好,不取決於任何別人的經驗,而取決於你的感受.

    如果你是一個對小孩有愛心的人,那相信你會享受到擁有孩子的快樂的.

    如果你平時對小孩沒什麼感覺,那說明,你還沒有做好當媽媽的準備.

    實際上就和圍城的故事一樣,城外的想進城,城裡的想出城。

  • 6 # 懿黑馬

    首先,對於快滿9個月的孩兒他爸來說,答案是肯定的,有孩子當然更好。

    1)有了孩子,讓家看起來更像家,有房有車,有夫有子,人生還要追求什麼完美。

    2)有了孩子,你的家人會更加的高興,你們和睦相處的幸福感會油然而生,綿綿不斷。

    3)有了孩子,你會懂得責任和擔當,你也會體驗到為孩子的表現而自豪和驕傲。

    4)有了孩子,當你年邁之時,兒女的陪伴將會是你最常常的牽掛。

    ......

    其次,問題的本質在自己要不要丁克上,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問下自己你為什麼要丁克?你丁克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和原因:

    一、由於身體的狀況

    天生基因、後天健康這是造成丁克的最主要的原因,譬如由於神經緊張、長期失眠、抑鬱症狀、吸菸、嗜酒等等因素,導致身體出現了狀況。

    二、由於經濟的原因

    剛剛成家、解決自身的溫飽問題,生活改善一時困難,養家餬口不敢想象。自身的生活還未穩定,養兒育女又成了最大的壓力。

    三、由於心理和家庭環境的原因

    由於原生家庭的因素,在少年早期產生了丁克心理的塑造;譬如,童年遭遇的不幸、自我的意識比較強烈、自我的否定、心理成長遲滯等。

    四、由於工作和社會環境的原因

    北上廣一線城市的工作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每天都很忙,忙的被激烈的社會競爭所壓抑。

    五、由於信仰的原因

    為了教育事業、為了跳舞、為了藝術、為了自己的事業、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放棄生育的,也大有人在。

    從您的問題簡介來看,你可能主要考慮是經濟方面(一人掙錢、還有房貸等),以及自己的信仰方面,想要為自己而活,不管如何吧,還是期望能從如下三個方面去深入瞭解和考慮,然後再去決定是否丁克,再去選擇自己以後想要的生活,以及想過的人生。

  • 7 # 尉遲小隱

    當然好了!他(她)是你生命的延續,是你的希望,那種感覺很美妙。

    我對小孩子好像沒有那麼喜歡。

    同事的兒子淘得逆了天,在辦公室裡打翻了我的魚缸,我真想上去踹他幾腳。

    閨蜜的女兒慣得不像樣,張嘴閉嘴“我讓我爸打死你!”,真想扇她幾個大耳光……

    其實我特別溫柔,沒有暴力傾向,我只是覺得,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悲劇,徹頭徹尾的悲劇。

    一出生,就預示著,要經歷人世間的一切悲歡離合、生老病死、痛苦彷徨,就預示著,死亡,這該有多殘忍!

    我不想我的孩子經歷這些,我捨不得。

    如果可以選擇,我也寧願不曾來過這“人世間”,沒有開心幸福,也就沒有悔恨、失望……和對母親錐心般的思念。

    可是,當我突然知道我的體內孕育了一個小生命,那感覺,還是相當奇妙的。

    她(他)有著我的一半遺傳物質,若是男孩,可能聰明如我,若是女孩,也許可愛如我……哈哈!我很自戀啊……

    總之,一個小小的“我”,她(他)來了。

    看著女兒剛出生時皺巴巴的小臉、迷離的小眼神、一隻因為長期在子宮裡擠壓而變了形的大耳朵、像花骨朵兒似的咕努咕努的小嘴巴……

    母愛,瞬間爆棚。

    我發誓,我要好好愛她,好好愛。

    可惜的是,我白長了一對豐滿的乳房,開始的時候,一滴奶水也沒有。

    無論是清水煮鯽魚,還是豬蹄燉黃豆,甚至是中藥地龍,想著它們那“生前的模樣”,真是難以下嚥。

    可是,我一咬牙一閉眼,全部吞下!

    還請了專業揉奶師,揉得我幾次都要疼死過去了……

    女兒滿月那天,終於喝上了鮮美純正的母乳。

    看著她裹奶水的乖巧模樣,我總是想起母親,想起母親哺育我的一幕幕。

    所以,為了女兒,我得調整好心態。

    生命的長度,我無法控制,但是生命的質量,我可以左右。與其每天消極面對,不如開啟心靈的一扇窗,讓Sunny照進來!

    我要看著女兒上學、披上嫁衣、生育小孩,我要陪著外孫去廣場放風箏、在陽臺吹泡泡、給他們講睡前小故事……

    我要讓女兒像我一樣,不後悔來到這世上,我要讓她相信:

    人間,值得。

  • 8 # 能量漫漫傳播者

    當你把孩子看成是壓力的時候,他就是壓力,當你把孩子看成拖油瓶的時候,他就是拖油瓶,當你把孩子看成是動力的時候,他就是動力,當你把孩子看成是拖後腿的時候,他就是拖後腿的。

    卡耐基《人際關係心理學》裡面有這樣一段路: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你應當努力奮鬥,一個人能賺多少錢雖然不能作為評定一個人能力的依據,如果有人願意出豐富的報酬請你為他做一項工作,而你卻又不會,那麼你就是生活的失敗者。

    比你壓力大的人有很多,婚姻生活其實就是一個改變的過程,有人止步不前,有人勇者無懼。

    我很喜歡一段話:20歲的時候,或許你覺得你不懂事,不想努力。

    30歲的時候,或許你覺得你有壓力,不想奮鬥。

    40歲的時候,或許你覺得你很迷茫,不想拼搏。

    50歲的時候,或許你覺得你沒精力,不想改變。

    60歲的時候,或許你覺得你沒機遇,不想發展。

    70歲的時候,或許你覺得你沒運氣,不想提升。

    人生之詩,人生之運,就是在一次次選擇,一次次的的尋找理由中慢慢流失,到真的老的那一天,你才會感嘆所有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 9 # 淺淺藍

    題主糾結的原因完全表示理解。結婚後意味著隨時要為人父母,夫妻雙方是希望做好物質和經濟上的準備,給未來的孩子提供好的養育條件;同時也害怕由於經濟狀況不理想,孩子的到來拖累自己的生活。

    隨著生活追求越來越豐富化,生兒育女不再是人生的必選項。

    以前生兒育女是為了傳宗接代和老有所依,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條件和經濟條件都能自我滿足,不會再指望孩子養老。如果有了孩子,生活被迫處處受限,很多時間不再屬於自己。人活一世,為什麼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瀟灑走一回呢?

    貪圖安逸或不喜歡孩子。

    養孩子費時費力費錢又費心。“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有了孩子,就有了操不完的心。有一些人,自己還是孩子心性;還有一些人,根本不想再去操心孩子的事,只想過安逸放鬆的生活,至於孩子,會讓安逸的生活消失不見。

    有些人壓根就不喜歡孩子,覺得孩子的哭鬧讓人心煩。而且養一個孩子需要花費的經濟成本與精力成本巨大,沒有必要把原本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生活花在孩子身上。在他們眼裡,夫妻關係是高於親子關係的,更願意追求二人世界。他們更向往夫妻相伴一生的生活。

    有些人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幸福,他們害怕自己的孩子未來會有和自己一樣的遭遇,所以寧願不要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

    擔心孩子成為事業的阻礙。

    大多數人都是在20多歲至40歲左右生孩子的,而這個年齡是很多人為事業打拼的黃金時間,懷孕、生子、養育孩子,將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多多少少都會對事業造成影響。

    擔心養不好孩子。擔心做不到全心全意地愛孩子,擔心沒辦法給孩子好的教育、高質量的陪伴,擔心自己的三觀、生活習慣、經濟實力、社會地位等帶給孩子不良的影響。

    題主考慮的應該就是經濟原因。原本就是裸婚,小家庭需要夫妻全力掙錢來改善生活條件。家公家婆老了,指望不上他們幫帶小孩,夫妻必須留下一個來照顧孩子,就剩一方出去工作,壓力很大。

    身體原因。

    有不少夫妻是因為身體上的原因,不適合生育,被迫選擇了丁克。來自身體方面的原因包括:不孕不育;有遺傳性疾病;妻子的身體不夠健康,孕育會影響妻子的身體健康。有很多丁克家庭也是因此望而卻步的。

    在窮困的時候選擇不要孩子,等經濟條件好了的時候,他們就後悔了,決定生一個孩子。但由於身體原因,卻再也懷不上孩子。

    想要發展事業而決定丁克的人,多年過去後,事業風生水起,名利地位金錢都有了,卻感覺少了孩子一起分享。

    有的人因為貪圖安逸而決定丁克,當看到別人家有帥氣的兒子、乖巧漂亮的女兒是,當看到別人家兒孫繞膝、熱熱鬧鬧時,自己只能羨慕嫉妒。

    總之,起初決定不要孩子的人,到後來大多數都變卦了。變得想要孩子了,卻由於各種原因,要孩子只能成為一個實現不了的夢。有的退而求其次,去收養別人的孩子。有的人因為沒有孩子,影響了夫妻感情,出現夫妻感情破裂、出軌、私生子等情況。

    結婚後我們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順其自然要孩子,而不是等到經濟條件好了再要。孩子的到來給了我們壓力,但我們把壓力變成了動力,努力攢錢養家,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而一直努力向上。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親子關係是最好的感情治癒良劑。不是我們給孩子帶來了什麼,相反,是孩子給我們帶來了更多。養育孩子是一個提升自我的過程,從有了孩子起,我在工作上提升的速度很快,可能是感到有奔頭吧。

    現在,我的孩子一個讀高中了,受我影響,他從小愛看書,愛看書的孩子一路走來讓我們少操好多心。另一個剛兩歲零,正拙壯成長著。從沒想過要二胎的我們,不經意中收穫了上天送來的這厚重禮物,我們怦著感恩的心接納了。

    這次疫情嚴重時,大兒子放假在家遲遲沒有上學,和弟弟相處了好長一段時間,打打鬧鬧時而會有,但更多時候是哥哥讓著弟弟和疼愛弟弟。兄弟倆的感情越來越深,哥哥照顧弟弟的能力也越來越強。看著哥倆的樣子,想著他們以後能相互照應,不會孤獨,感覺真的很好。

    毫不謙虛地說,如果沒有孩子,我不知道自己變得這麼強大,不會成長得這麼出色。養育孩子是耗時耗力的工程,但在這過程中我們學到的東西很多,得到的快樂也不少。可以說我們和孩子是相輔相成。

    為人父母后,才知父母恩。“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當了媽媽,感情變得細膩,知道疼愛自己的父母。現在每天下班回到家,和單純的孩子在一起,聽著他稚嫩的聲音喊一聲“媽媽”,什麼煩惱瞬間都會隨風飄去。對我而言,有了孩子真的是一件快樂多過煩惱的事,或者說是在煩惱中快樂更確切。

    前段時間母親節,忙得我都忘記了。晚上臨睡前,收到在學校的大兒子發來一條簡訊“媽媽,節日快樂”,那一刻我感動到流淚,兒子慢慢長大在回饋了,這就是養孩子的收穫。養孩子真的自帶治癒功能。

  • 10 # 大童小愛

    以你的情況來看,我覺得你可以要個孩子,公婆再怎麼不濟,幫你帶帶孩子還是有能力的,你自己帶到兩三歲了,等孩子上幼兒園了,你就可以重新上班了。

    現在年輕人普遍壓力大,不想要孩子,覺得人生十幾年就該吃喝玩樂,有了孩子是累贅,我覺得這種觀念不可取。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是愛情的結晶,有了孩子的家庭才是完美的家庭。撫養孩子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是這個辛苦與幸福是沒有孩子的人無法體會的,有孩子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本來養育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一段人生經歷的過程。

    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自己心智成熟的過程,只有自己有了孩子,才能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才能更好地回報父母。自己才能真正長大,懂的責任與擔當。

    還有一點,現在年輕不要孩子是輕鬆舒服了,到老了就能體會到沒有孩子的孤單了,人只有老了,才能體會到身邊有人照顧,有親人的重要性。

    總之,我建議你們趁著年輕,應該考慮要一個孩子,不要等年紀大了想要都懷不上。壓力是暫時的,大不了辛苦幾年,等孩子大了往後就是幸福的一家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水滸傳要先寫高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