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姐姐瑜伽

    說到如何拍照,當我還是攝影小白的時候,有大師告訴我,拍照就是「三分前期,七分靠後期」。可能這句話對於單反相機是適用的,但是手機的色彩寬容度、畫面解析力等等都不及單反。另外,手機攝影也是演算法攝影,照片主要是通過硬體+軟體演算法得出的成片,所以學習手機攝影對於手機拍照功能的認識與使用很重要!

    無論你處於學手機攝影的那個階段,對於手機拍照功能使用的「熟練度」,很大程度決定你的出片率!

    那麼今天就以OPPO手機來舉例說一說手機中的拍照功能!

    功能設定鏡頭使用 巧用模式

    功能設定

    正確的功能設定可以大大提升拍照效率,提升手機出片率。

    在單手持握手機拍照時可用手機側邊音量鍵來控制快門,它會比觸動幕上的虛擬按鍵更加順手且可更好的確保手機穩定性。

    “拍得多”方便我們後期進行二次裁剪構圖。

    ▲自動分組

    手勢拍照:在手機翻轉為前置攝像頭時,開啟手勢拍照功能,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手勢動作“5”來啟動快門,適合遠距離自拍照。

    OPPO手機的鏡頭主要有主攝、超廣角以及長焦三枚攝像頭,三枚攝像頭各有特點。

    超廣角

    特點一:取景範圍廣;

    特點二:具有透視畸變效果;

    適用於:風光、建築、微距。

    取景範圍廣:超廣角是三枚攝像頭中取景範圍最廣的,利用這個功能特點我們常用它來拍攝風光或建築。

    但是使用超廣角拍照容易把水平線拍斜或者把建築拍歪,若想靠後期再去矯正難度比較大。

    所以前期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留給後期:開啟手機「網格線」功能,參考網格線的橫線豎線進行構圖,至少能讓你的照片達到合格的水平。

    透視畸變:利用超廣角這個特點,我們常常用它來拍攝建築。

    要想最大程度展現建築群的線條張力,我們可以採用「低角度仰拍」的方法拍攝。

    如果不方便按快門鍵,可以採用耳機的音量鍵來控制快門。

    其實它的微距模式就是超廣角。

    在普通模式下,即便你是使用主攝鏡頭在拍攝,但當我們的手機距離被攝主體小於10釐米時,手機會自動切換為超廣角,並且有“超級微距”字樣出現。

    至於為什麼會對焦模糊,有兩種可能:

    第二就是手機與對焦主體距離太近,當手機與對焦點的最近距離不少於2cm,如果發現自己的對焦主體是模糊的,那麼稍微遠一點再對焦就可以了。

    長焦

    特點一:空間壓縮;

    特點二:簡化構圖;

    適用於:建築、極簡

    空間壓縮:你可以理解為前景跟背景的距離看起來離得很近。

    例如下面這兩張圖,其實廣州塔與寫字樓實際距離要差很遠,但是利用長焦拍攝時,會讓觀者認為兩者近在咫尺。

    這就是所謂的「空間壓縮」

    所以要想利用長焦的「空間壓縮」這個特點拍照的話,找到合適的前景很重要。

    簡化構圖:不管你處於學習手機攝影的那個階段,使用長焦拍攝的出片率一定是最高的,因為它可以簡化構圖。

    例如去到一個網紅景區,人很多環境很雜亂,你也不知道拍什麼,構圖也還不是很精通,那麼要想提高出片率,最好的辦法就是採用長焦拍攝區域性。

    以天空為背景,拍攝一些區域性特寫,哪怕你是剛學攝影不久的“小白”,也可以很輕鬆拍攝出類似下圖這種極簡風照片。

    簡化構圖

    主攝

    特點一:畫質清晰;

    特點二:適用場景廣泛;

    適用於:人像、夜景、街拍、風光。

    主攝是我認為拍攝難度最大的鏡頭,因為它既拍不出超廣角那樣的張力,又不能有長焦那樣的空間壓縮感。

    主攝的適用場景很廣,但是大部分照片看起來都普普通通。

    但是,主攝是所有鏡頭中畫質最好的。

    尤其是在黃昏或者清晨拍攝風光時,開啟HDR功能,照片基本可以直出。

    主攝拍攝的照片,不管是畫面細節還是色彩表現都是超廣角跟長焦無法比擬的。

    另外,我要說一下2倍變焦!

    一些沒有2倍光學變焦鏡頭的手機,你也會在拍照介面看到「2X」的字樣!

    其實這裡的「2x」是主攝裁剪的畫面而已,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光學變焦。

    不過在街拍的時候我還是會常常用到這個焦段拍攝。

    可能有小夥伴會疑惑,幹嘛不用主攝拍,後期再去裁剪?

    因為當我已經很明確拍攝物件時,前期直接使用2倍變焦,可以幫助我看清楚被攝物件的細節,然後根據被攝物件的明暗度來調整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當我們選擇好對焦點之後,對焦點的旁邊會出現一個可滑動的小方塊(或小太陽)。

    如果你覺得畫面太亮往下滑動一點減曝光補償,如果覺得畫面過暗,往上滑動增加曝光補償。

    巧用模式

    夜景模式

    夜景模式有普通夜景以及腳架模式

    普通模式適合手持拍攝,腳架模式需要採用三腳架固定手機拍攝。

    腳架模式優勢在於有「更長的曝光時間」,但是夜景模式的曝光時間並不是指單張照片的曝光時長。

    夜景模式的曝光時間,其實是多張照片的堆疊合成,堆疊時間越久照片暗部細節越清晰。

    堆疊時間長短取決於你所選擇的對焦點(即測光點)。

    選擇亮的地方對焦,堆疊時間短。所以為了能讓相機有更長的堆疊時間以獲得更多的暗部細節,我通常會選擇暗的區域進行對焦(測光)。

    專業模式

    專業模式有:ISO、快門速度、手動對焦、白平衡、曝光補償。

    ISO:在暗光環境下,雖然提升ISO值會讓照片看起來更亮,但是噪點也會相應增加,所以一般情況下,我都會把ISO值設定得儘量低,以獲得較為清晰的照片。

    那如果ISO太低,照片太暗怎麼辦?

    建議使用腳架,然後通過增加快門時間的方式,來提升照片的曝光。

    有小夥伴會問,快門速度多少合適?

    這個需要根據現場的環境光線確定,沒有固定值,你可以多拍幾張,通過多次的調節後,獲得合適的曝光時長。

    大家需要了解的是如何控制(往右滑動增加曝光,畫面變亮;往左滑動減少曝光,畫面變暗。)

    而是要點上方「小樹」這裡進行切換,3顆樹代表超廣角,2棵樹代表主攝,1棵樹代表長焦。

    WB:這個是白平衡。

    往右滑動照片偏冷,往左滑動照片偏暖。

    只有在手機出現白平衡不準的情況,才建議使用手動調節白平衡引數,一般情況下讓它處於自動即可;

    AF:為手動對焦,數值越高對焦距離越遠;數值越低對焦距離越近;

    EV:這是曝光補償,增加曝光補償的同時,快門速度或ISO值也是會隨著變化的。

    所以當你已經確定好ISO以及快門速度之後,就不要再去調整曝光補償了。

  • 2 # 一個深漂的人

    微距拍照是手機拍照的強項,如果利用得當,拍出的照片效果非常驚人,所以我用手機拍照也以微距居多。 關於上邊說到的拍照最基本需要的調整就不在這裡重複,任何模式都應遵循上面的基本調整。

    首先是對拍照模式的選擇,微距拍照當然應選擇微距模式。微距拍攝以花卉居多,所以就以花卉拍攝來介紹微距拍攝,其他的微距拍照物體於此大同小異。另外就是微距拍攝的角度問題,拍花時的角度應保持鏡頭與被拍物體呈45-120度左右為佳,個人感覺鏡頭在被拍物體正上方效果較差。

    另外就是取景的問題,拍一張照片前要先看你希望拍攝的風景是什麼,要什麼樣的效果。雖然說不是微距拍攝,我認為也需要選擇合適的主題,有了主題也需要拿什麼樣的背景來襯托主題。

  • 3 # 斯臺普斯上空的24號

    手機拍照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變得極具便利性,並且很多人的工作也已經離不開手機牌照,智慧手機的出現使得拍照不在侷限於使用數碼相機、專業的單反機,在旅遊景點、海邊、遊樂場等處處可見拿著手機拍照合影的人。而手機的相機功能也在不斷提升,手機的智慧拍照讓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拍照,朋友圈到處都是各種的照片秀、美顏秀。

    今天就說說我們手機相機一些不常用的功能,除去自動模式和各種預設模式外,主流的旗艦智慧手機還擁有非常強大的專業模式,但有些朋友買了手機很久,一直都弄不懂這專業模式的幾個名詞到底是幹嘛用的,或者乾脆就沒用過。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番吧。記熟這五個名詞,弄懂它們之間的關係,你拍出來的照片就會與眾不同了。

    下圖為我的手機在相機的取景框內,按住畫面不動會出現對焦框和測光框,並且測光框還可以隨意拖動選擇光源位。部分手機的測光框是自動的不支援手動。

    我的手機上叫專業拍照。

    白平衡

    白平衡其實是一個挺抽象的名詞,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我打個比喻。

    比如,蠟燭下的一張白紙,它是什麼顏色?黃昏時的白紙和清晨時的白紙,都是什麼顏色的?

    因為我們的視覺系統會根據光線條件自動作出調整,所以無論在什麼光線下,我們看一張白紙,永遠都是白色的,可相機不同,相機只會忠實的記錄它面前的色彩,所以在暖色調的光線下,你拍出來的白紙是偏黃色的;而在冷色調的光線下,你拍出來的白紙是偏藍色的,不信你現在就可以試試。

    調整白平衡,就是調整白色物體的一個過程,只要白色物體在畫面上準確的還原了白色,那其他物體也將會準確的還原它本來的顏色。

    一般手機的專業模式中,除了自動白平衡外,還預置了多種白平衡的調節,通常是:陰天、熒光燈、日光等、晴天。

    簡單來說,這幾種白平衡模式,就是當你覺得自動白平衡拍出來色溫不準確時,就可以手動選擇預置的白平衡了。

    感光度

    感光度當然不是近視度數了,它俗稱”ISO“,最先是指膠片對光線的敏感度,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以下兩點:

    1、ISO越低,畫質越好,畫面越暗,快門速度也越慢;

    2、ISO越高,畫質越差,畫面越亮,快門速度也越快。

    來張照片作示範,ISO手動設定,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隨著ISO的變化,照片的畫質和快門速度都有什麼變化。

    通過樣張的100%截圖對比可以看出,ISO在100和200時,畫質較為純淨,而由於我拍攝時光線很好,所以快門速度也完全在安全快門的範圍內。

    而ISO到了400時,畫面開始出現顆粒感,800時顆粒感進一步加重,1600時畫面幾乎已經可以用粗糙來形容了。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在用手機手持拍攝時,ISO最好不要超過400,否則會對畫質產生影響。

    曝光補償

    曝光是指被攝影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線,通過照相機鏡頭投射到感光片上,使之發生化學變化,產生顯影的過程。曝光補償是一種曝光控制方式,一般手機都會提供±2EV(檔)的補償,當環境光過暗或過亮時,我們除了調節ISO和快門速度這兩種方式外,調節曝光補償也是一種常用的方法。

    初學攝影的朋友們或許都會有這方面的疑惑:為什麼我拍雪的時候,拍出來是灰色的?而我拍穿黑衣服的人時,拍出來畫質那麼慘不忍睹?

    其實,這就是沒有正確調節曝光補償的結果,一般來說,我們拍攝時要注意四個字:”白加黑減。“

    當拍白雪的時候,手機檢測到眼前一片白茫茫,於是它便自作聰明的認為環境光很亮,智慧的降低了曝光度,於是拍出來畫面偏暗,雪都是灰色的,這時只要提升1-2檔曝光,立馬就能拍出雪那純潔的白色了。

    當拍穿黑衣服的人時,手機檢測到黑色,又自作聰明的認為環境光很暗,於是大幅提高ISO和降低快門速度,所以拍出來畫面顆粒感大,一不小心手抖還可能糊掉,這時只要降低1-2檔曝光,就可以讓畫面的亮度降下來了。

    ”白加黑減“的意思,就是拍攝時畫面白色的物體居多,就應該加曝光補償,而黑色的物體居多時,就應該減曝光補償了。

  • 4 # 科技學長君

    分享幾個使用手機拍照的方法和技巧。手機和數碼相機相比,在效能上還是有很多差距,但是如果不是那麼追求專業的業餘人士使用手機拍拍照片發發朋友圈則完全夠用,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借鑑一下。

    第一,在使用手機拍照的時候防止過曝一張照片,如果亮度過高,那麼容易導致什麼都看不清楚,更無美感體驗可言。防止過曝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在拍照的時候調整一下螢幕的亮度,在拍照介面,不同的品牌手機有不同的方式建議,根品牌自行搜尋。

    第二,使用手機拍照的時候儘量不要抖動,用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容易模糊。

    第三和人像拍照的時候找準人物的姿勢,從不同的角度拍攝到的照片,美感不同,如果用手機改靜態的物體拍照片要找準景的構圖關於構圖的理論,可以自行網上搜索數碼相機構圖直接借鑑到手機。

    最後如果比較喜歡拍照片的朋友,建議購買一部排卵,能力比較強的手機例如華為的最新款華為p30,如果還有更專業的要求,建議直接購買數碼相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00到4000不玩遊戲,但需要拍攝,那款手機價效比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