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戲品聊齋
-
2 # 無哉居士
清明節的傳說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人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不。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謝謝邀請。關於清明節的傳說有幾個版本,我這裡說一個割肉救主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春秋時期的晉國公子重耳,為了躲避迫害流亡到國外。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重耳又累又餓,暈倒在地,沒有力氣站起來繼續行走。隨行的人焦急萬分,不知道該怎麼辦。有個叫介子推的大臣默默地走到一個背靜處,拿出隨身攜帶的刀子,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讓人煮了一碗湯讓重耳喝下。重耳喝完了湯,漸漸有了力氣,站起來繼續逃亡,最終闖過了鬼門關。後來重耳知道自己喝的湯是介子推腿上的肉煮成時,感動地流下了淚水。
又過了十九年,重耳當上了晉國的國君,也就是晉文公,他重賞了和自己一起流亡的大臣,唯獨把介子推忘記了。有些人覺得不公平,勸介子推去找重耳。介子推淡淡地笑了笑,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到山裡隱居去了。
重耳聽說後非常後悔,就派人去尋找介子推。可是山高路遠,要找到介子推比登天還難。有人就從三面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來。結果大火之後,他們卻發現介子推揹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老柳樹下。重耳在安葬介子推時,發現了一封血書,上面寫著一句話:
割肉奉君盡丹心,
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推,重耳就把介子推被燒死的4月4日這一天定為寒食節。那棵老柳樹不久就死而復活了。重耳賜這棵老柳樹叫做“清明柳”,並把寒食節的後一天,也就是4月5日確定為“清明節”。這就是清明節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