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營養在前線

    顧名思義,細菌性腸炎就是由細菌引起的小腸炎和結腸炎。

    細菌性腸炎最常見的致病細菌種類是痢疾桿菌,除此之外,還有有空腸彎曲菌、沙門菌、大腸桿菌、耶爾森菌等。

    細菌性腸炎主要透過“糞口途徑”感染,造成感染的原因主要是被細菌汙染的不潔淨的食物。此外,人體的面板表面上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如果在進食、接觸食物前,沒有將雙手清潔乾淨,就有可能導致感染。

    對於細菌性腸炎而言,主要症狀是上吐下洩、明顯的腹痛,排洩物通常帶有黏液、血液,有腐敗味道。

    如果患上了細菌性腸炎,除了要積極治療,配合醫生的指導吃藥外,按照腹瀉的階段,在飲食上給予不同調理。1、腸炎急性期:可適當禁食

    細菌性腸炎急性發作期,排便次數多,還有嘔吐,嚴重者可能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此時,可以適當禁食,讓胃腸道休息,用靜脈輸液來補充電解質和水分。

    2、腸炎好轉期:食用半流食

    進入好轉期,嘔吐停止,大便次數減少,此時可以進食全流食或半流食。

    例如蒸蛋羹、豆腐腦、稀粥、雞肉米粥、軟麵條、面片、麵包片、魚羹、土豆泥等,調味儘量清淡、無油。

    3、腸炎恢復期:食用低脂軟食

    進入恢復期,大便雖然恢復正常,但腸胃功能還尚未完全恢復,要食用低脂肪、少渣的軟食,儘量減少食物對腸道的刺激。

    例如軟的米飯、麵條等,蔬菜可以食用纖維含量少的胡蘿蔔、去皮的西紅柿、冬瓜、嫩菜葉、南豆腐等,暫時不要食用粗雜糧、芹菜、韭菜、生的蔥薑蒜等高纖維、刺激性食物。

    烹調上儘量清淡少油,不要食用過冷的食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作做不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