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經濟觀察報
-
2 # 一隻螞蟻絆大象
如果談到富士康快速過會問題,只能說這是富士康應有的待遇,詳解如下:
先談富士康的自身價值。我記得在2008年我上大學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富士康是個血汗工廠,工人在其中工作就像機器一樣,重複著乏味的工作,但是在我實際感受以後,這種看法我就認為太片面了,工作上每天都會有主管追著你安排工作給你壓力,逼著你向走,膽量也會在一次次逼迫下變大。更重要的是,教會一個人守時,準點上班下班,遲到就是不能容忍,所以就算以後離開了,可能每天早上還是會在相同時間醒來。對於那種剛剛大學畢業的人來講,畢竟有衝勁的是少數,多數人還是要學著膽大,學著去做律己。
再談談對社會的貢獻。其它不講,只說富士康為中國提供了100萬以上的就業崗位,直接間接帶動的產業所提供的就業崗位數不可估量,就這一點就應該受尊重。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最大問題就是人口問題,而中國的經濟條件落後以及一些舊思想的影響,很多小孩從小就被剝奪了教育的權利,這些人在社會中找工作真的很難,創業更難,試想下如果不是富士康的普工需求安置了這些崗位,那麼這些人在社會上每天無所事事,相信對中國的公安系統絕對是災難性的挑戰。而再說稅收,每年向國家交的稅都是天文數字了。
國際環境和政治因素。國際經濟普遍頹廢,而中國卻欣欣向榮,如果再開發出類似的“中國速度”,相信越來越多的資金會被吸引到中國投資,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巨大力量。再說政治因素,這一點我不敢說得太清楚,被系統遮蔽,只提關鍵詞,大陸與臺灣環境,和前陣子爆出的郭臺銘有意競選下一任臺灣領導人。
相信說了這麼多,我只是希望可以正確看待富士康,而不是透過一些媒體的有色眼鏡,而我也只是希望向大家展示自己眼中的正確價值觀。
-
3 # 流氓兔子快快跑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中國臺灣鴻海精密集團旗下高新科技企業,1974年成立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Quattroporte郭臺銘。現擁有120餘萬員工及全球頂尖客戶群。1988年在深圳地區投資建廠,在中國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到環渤海、從西南到中南到東北到中部地區建立了30餘個科技工業園區、在亞洲、美洲、歐洲等地擁有200餘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
此次富士康登入A股上市的主體為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03月0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陳永正,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研發;通訊系統研發;企業管理服務;從事電子產品及其零配件的進出口及相關配套業務等。
此次富士康快速過會,證明政府對於吸引外資上市的力度不斷加大,也正是想透過富士康快速過會來吸引更多的內資/外資獨角獸登陸A股上市,做大做強A股市場。
富士康由於受到大陸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斷上揚、其主要代工客戶——蘋果公司手機業務銷售未達到預期且市場份額不斷下降的影響,公司急需轉型,以提高公司整體營收和毛利率。
透過上市融資獲取資金,並且透過大量的資金投入,來支援公司的轉型,使其轉型成為一個軟體公司和大資料應用公司;加大機器人研發、投入和使用,透過大量機器人的使用,降低人力成本。從2月份富士康上報招股書開始,之後例行拿批文、發行上市,預計最快將於3月份上市,比教較其他辛苦等待的準上市公司來說,堪稱高速,藉著富士康上市的訊號,政府傳輸出一個資訊,不僅僅是富士康這樣的企業,凡是符合國家戰略的智慧智造、生物醫藥、生態環保等領域,都將得到特別的支援。
-
4 # 工業網際網路研習社
筆者在前述文章裡寫到:“追風的少年”,運氣總不會太差。
富士康沒有踩上智慧製造上市路徑,卻能在當下“以工業網際網路之名”,趕上了“天時”,所以才有了這一幕:2月1日富士康招股書申報稿上報,2月9日招股書申報稿和反饋意見同時披露,2月22日招股書預披露更新。據瞭解,一般而來,招股書預披露到預披露更新,時間間隔7到8個月,但富士康2周就已完成。
據[造奇智慧產業新媒體]查詢工商登記資料瞭解到,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這股“光速般”的IPO速度一掃最少長達半年的期限,給資本市場帶來一股“春風之感”。 對於個體公司來說,這是確實一個重大里程碑事件!但對工業和製造版塊,這一步的邁出,也代表著“工業網際網路”的理念崛起。
[造奇智慧產業新媒體]判斷,這股資本市場“視窗開啟”的狀態不會只針對富士康一家,雖然IPO市場屬於高度管制的,其“開啟與關上”的權力在監管層的“一句話”,但其中的微妙之處在於,正如,春天來了,視窗打開了,外面的新鮮空氣進來了,就不會輕易關上。
近年,資本市場(含銀行、證券、投行及股市等)對於製造業和實體經濟的支援“雷聲大,雨點小”,會議非常多,與會者言辭犀利,相關的政策設計陸續推出,但實體企業的資金短缺現狀卻沒有根本改變。
我們認為,富士康上市代表了一種強烈的訊號,那就是科技公司、技術+產業型,先進製造業版塊(當然,獨角獸更好了)將有更多便利通道透過謀求上市來獲得資金注入。(值得主意的是,富士康上市前並不完全是灰頭土臉的總裝車間的樣子,而是帶有科技範的,否則不會值得證監會“一路綠燈”!)
更值得玩味的是,這實際是也是一個極好的“退出通道”,這樣前期先進製造業投資資金因為有了一個這樣的“出口”,會更有積極性加快先進科技與製造領域的資本佈局。如此,在2015年-2017年成立的眾多產業基金,可以有更廣闊的施展空間。
一步好棋的妙處在於,“一石二鳥”甚至“一石三鳥”。
上市融資對於工業網際網路來講,只是一個新的開始,資本市場的助力,並不會代表工業網際網路的探索從此走上康莊大道,反而更加沉下去,探索科技的進步,推動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鑽研平臺的運作邏輯,如此,才不枉費股民的信任。
[造奇智慧產業新媒體]:國內第一家正式成立並開展運營的智慧製造產業新媒體機構,聚焦新工業革命與智慧時代的價值創造,以“深度影響智慧製造程序,守望智慧製造產業成長”為使命,聚焦智慧製造、工業網際網路、工業4.0、數字化轉型及人工智慧、大資料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聯接產業企業、大學、研究機構、政府、資本等產業核心力量,透過創新和融合力量,打造深度觀察、行業洞見、豐富資訊於一體的原創型、產業新媒體平臺。
-
5 # 譚浩俊
我對比的理解是,一方面,是對包括網際網路企業在內的科技型企業的一種肯定和認可,從而向市場釋放出訊號,注重創新和發展,資本市場是可以對其開放的,是能夠走綠色通道的。特別在政策法規沒有調整的情況下,可以透過開通綠色通道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而釋放的另一種訊號,就是再為註冊制的推出創造條件,給其他企業,尤其是不注重自身素質培養的企業一種壓力,今後在市場監管方面回力度越來越大,退市會成為常態,從而倒逼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加強規範建設。
所以,給富士康開設綠色通道,作用是多方面的,是一種有益和積極的探索!
-
6 # 雪白主公
關於我們富士康登入A股,我們其實準備了有一段時間了,但是我也是吃驚的是竟然這麼快,其實現在細細想來!這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富士康雖然被眾多的媒體冠上了很多稱號,但是理性來分析一下,富士康真的為這個社會做了很多的貢獻,世界上有哪個企業可以直接為社會提供100萬個就業崗位,側面帶動的再就業就不說了。當然還有那些進出口指標等,這個跟我們平民關係不大就不多說了。為蘋果代工生產,雖然只是代工,但是也對蘋果起到了監督限制作用,至少替我們掙了美元吧!
現在全世界都是熱衷搞智慧製造,包含國家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尤其是最近的兩會,國家現在已經將智慧製造放在重頭戲,那麼現在的製造業哪家才有能力推進智慧製造呢?很明顯,製造業的龍頭~富士康,完全有能力嘗試推動智慧製造,因為在富士康經歷十幾年的自動化推動,已經培養並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所以現在富士康的快速過市場,現在讓這樣的一家企業進入A股,也代表了國家對智慧製造的重視程度,也是為了國內的智慧製造行業的發展做準備,也是為了拉動該行業的資金引入,不至於被歐美國家落下。
近日有訊息稱,3月8日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就要上會了。有一則訊息不脛而走。大致內容是證監會將對TMT行業企業開啟綠色通道。多家媒體訊息也稱,證監會發行部將對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階製造這四大新經濟領域的擬上市企業中,市值達到一定規模的“獨角獸”企業,放寬審批時間和盈利標準,走“即報即審”的特殊通道。
回覆列表
對於該問題,編輯認為:富士康從發起IPO申請到成功過會僅僅花了20天的時間,富士康股份閃電闖關A股在IPO稽核最嚴的時候令資本市場感受到了暖暖春意。富士康的成功探路讓市場看到了IPO釋放的新訊號,監管層即將開閘,“獨角獸”重回A股已經成為新的可能。
去年十月,監管層就開始研討對新經濟企業的“開閘”,起初只是國際板,後來就開始加速“開閘”,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的支援力度,讓這些企業重回A股成為可能。
關於擁抱新經濟的表態越來越多,也越來明確,對新經濟的包容和支援越來越大,在支援網際網路企業上市、擁抱新經濟方面,上交所、深交所都開始將此作為重點工作和任務。
富士康作為一家優質的企業,此前外界曾質疑其關聯交易多、淨利潤低等問題,且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興企業,其上市的做法並不能帶來更大的效應。因此,監管層將在兩個交易所同步推CDR。CDR是境外上市公司託管部分股票、由內地託管銀行發行和在A股上市,目前首批CDR被小範圍的授予了8家公司,其中BATJ都在範圍之內。
監管層釋放的訊號令“獨角獸”們面臨上市的選擇,選擇A股、H股或是美股,成為擺在“獨角獸”們面前的選擇題。由於A股政策上對新經濟的傾斜,過去由於盈利的硬性要求而無緣A股的“獨角獸”企業開始有了機會,但是這並不代表一切獨角獸企業都有機會,估值、企業發展階段、財務情況仍是“獨角獸”能否上市的條件,就算“獨角獸”能夠上市A股,也對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和糾結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