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娜娃12345

    前幾天向朋友詢問一個她比較熟而我比較不熟悉的人(男)的情況,朋友說:“我跟他不熟,不太瞭解。但是感覺他是想做事的人。具體的我也不瞭解。”我聞言心喜:“想做事就行”。朋友補刀一句:“我剛要說這個,想做事的人目的性都比較強,接觸幾次就瞭解了。”呃……言外之意我秒懂。

    朋友的擔心我可以理解,她所描述的情況我也大概知道是怎樣的處事風格,但對於“目的性”這件事,我認為是中性的,不存在褒貶判斷,如果非要判斷的話,我寧願將它歸類為優點。

    就男女差異來看,男性天然目的性比較強,比如打算買什麼東西,直奔主題買完結束,而女性經常是打算買雙鞋,逛一圈下來拎了個新包。有人可能會說,按性別來分並不科學,應該按“男性思維”和“女性思維”來分。我又想起前幾天看到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結論是“絕大多數受試者的大腦處在均值的“男性大腦”和“女性大腦”之間”,所以男女之分,可以罷了。

    於是,我嘗試對目的性這件事做一種新的定義,目的性不論好壞,只論程度。目的性弱的人,表現為漫無目標隨波逐流;目的性強的人,表現為一心一意全情投入。從個體人類思維的秩序性來看,毫無疑問目的性比較強的人,思維更為有序,因為他要考慮很多因素在一段時間內的組合,如何做才有助於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且被貼上“目標性比較強”這個標籤的人,往往是很有行動力的人,他按自己的心意做了很多事,別人才能看明白“哦,這小子目的性挺強的”。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除了謙遜禮讓,還有剛進勇猛,在該謙讓的時候謙讓,在該剛猛的時候剛猛。力量是一種絕對存在,它的相對含義是被賦予的。我欣賞那些表現出強烈地目的性的人,他們的認真、專注、努力都值得尊敬,只要用在刀刃上,都是好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透過聊天,怎樣才能吸引異性的注意並使對方“離不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