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業早班車
-
2 # 一品花鄉
你說的這種情況我遇到過,我們在農業病害的防治中,經常見到馬鈴薯塊莖內部發黑的問題,生產中普遍把它稱為馬鈴薯黑心病。
一般馬鈴薯出現黑心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在馬鈴薯塊莖膨大期,如果你看到有的植株葉片逐漸發黃、停止生長,刨開土壤,莖基部發黑,它所結的薯塊,在匍匐莖連線處有變黑腐爛症狀,並向內發展形成黑心。這種薯塊在潮溼條件下會逐漸腐爛,並有一股惡臭味。這種黑心就是感染了馬鈴薯黑脛病造成的,與多雨積水、澆水過多,澆水淹沒壟面有關係。出現這種現象,要在發病初期及時使用一些銅製劑防治。比如噻菌銅或者喹啉銅或者氫氧化銅等。
另一種情況出現在貯藏期,主要症狀是塊莖內部黑心、逐漸變空,而外表看不到任何症狀。如果切開塊莖,就可以看到中心部位變黑,有的內部變空發黑,但是不會腐爛,沒有任何異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在運輸、貯藏過程中,堆垛碼放過厚,沒有留下適當的通風換氣通道。馬鈴薯在貯藏期間也需要呼吸,如果通風不良,就會導致塊莖缺氧造成黑心,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你提到的問題我覺得應該屬於第二種情況。
馬鈴薯發黑,還甜,外皮新鮮,我碰到過,是受到凍害了。
馬鈴薯由澱粉,水,幹物質,還原糖等成分組成。當溫度低於0攝氏度的時候,馬鈴薯為了抵抗寒冷,會自動分解體內的澱粉,掉粉轉化成糖和水以及能量,裡面澱粉沒了,會變黑。
所以馬鈴薯凍了之後,它的內部會發黑,變甜,外表看不出什麼,緩一緩還有可能出水。
馬鈴薯的儲存溫度不能低於1攝氏度,不超過5攝氏度,溼度85以上,這樣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馬鈴薯的新鮮。
馬鈴薯如果大量儲存一定要在旁邊放個溫度計,隨時檢查溫度,如果低溫及時用草簾子遮蓋,必要用苫布遮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