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明先生八字算命
-
2 # 老胡的和光同塵
《皇極經世書》是北宋易學家邵雍撰寫,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否是其真手,已不可考,據說是後代學者補全編撰。它是研究《周易》的圖示版,把晦澀難懂的易理文字用圖示的方式表現出來,讓人們直觀易解。有點類似推背圖,不過我也沒有真正去觀摩研究,不是太瞭解。就其字面意思來說,邵雍的兒子邵伯溫曾評價:至大之謂皇,至中之謂極,至正之謂經,至變之謂世,大中至正應變無方之謂道。
那麼這段評價什麼意思呢?我的理解是:故,有三皇五帝以來,皇是為大為尊,統天下一切;極,是中,太極就是正中心,合道家的中庸,經當然是經書,聖人留下的經書是要我們行仁心仁行,這個就是“道”了,正道,也即我們常說的“正能量”;至於“世”,就是世界、宇宙,而宇宙萬物是時時在變化著的。我們觀察太極黑白雙魚圖可以明白,始終處於正中那條S形線,這個就是“道”,兩邊是遊動的黑白魚,即指周圍變化著的萬事萬物:明處的暗處的,直接的間接的;只要不背離那條“道”,隨萬物變化的規律而不斷調整自身狀態,那就始終處於極地中心。這不正是道家主旨的“中庸之道”嗎!
所以,我以為《皇極經世書》就是引導人們修性合道的,要體察萬物,觀察事物不僅是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看,去明白那個“理”,看任何事物都要有兩面性。為大事業者,內聖而外王;為業謀者,安心立命,修身治家,輔佐聖王平天下;為裹金腹食者,當存善心行善事,勿使惡念生。這樣說來,《皇極經世書》是研究易理的重要書籍,更是一部哲學文獻。
-
3 # FUN醬品歷史
邵雍,字堯夫,號康節。生於公元1011年,卒於公元1077年。河北涿縣出生。
邵雍學問極好,是一代易學宗師。當時宰相富弼、歷史學家司馬光、呂公著等人,對先生非常尊敬。富弼等人還為邵雍買了一處“七千餘步平流水”的帶花園的住宅,命名“安樂窩”。邵雍因此得名“安樂先生”。朝廷屢授官職,先生堅辭不受。邵雍雖為隱士,然而,他有一輛大家熟悉的手推車出遊,“士大夫家識其車音,莫不爭相迎候”。老少僕人皆歡欣相告:吾家先生至也,不復稱姓字。家中人吵嘴,先生一加評說,大家便“人人皆得歡心”。邵雍一生著作有《皇極經世書》《伊川擊壤集》《漁樵問答》《周易梅花數》。
首六卷《元會運世》凡三十四篇,次四卷《聲音律品》凡十六篇,次《觀物內篇》凡十二篇,末《觀物外篇》凡二篇。前六十二篇是邵氏自著,末二篇是門人弟子記述。錢穆先生指出,莊周,邵雍為觀物派哲學,其中《觀物篇》實乃邵雍的哲學、易理、歷史的理論大綱,這是一部運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會歷史變遷的偉大著作。
邵雍的《皇極經世書》是一部“本諸天道,質於人事”的書。“皇極”一詞出於《尚書·洪範》,九疇中“五皇極”居中,所言為皇帝統治中國的法則。“經世”就是書中“以運經世”的三千年歷史大事記。邵雍既曰“安樂窩中一部書,號雲皇極意如何”、“中間三千年,迄今之陳跡”,則邵雍原本號為《皇極經世》一書,就是一部簡記上下三千餘年曆史大事之書。
《皇極經世》既是易學著作 ,又帶有哲學、天文學的成分。邵雍認為,人類社會,乃至整個自然界,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當人類社會及自然界發展到最後階段就會消亡,人類社會及自然界會重新開始下一次輪迴,周而復始。
在邵雍看來,人類文明及自然界的發展週期為129600年,此後地球進入冰河時期,生命重新誕生,人類文明再次復興,周而復始,無窮無盡。在這一元中,文明的生滅嚴格按照他所畫的六十四卦圓圖而進行。一元有十二會,先以乾、坤、坎、離四卦統攝之。細分就是,離卦統攝子、醜、寅三會;乾卦統攝卯、辰、已三會;坎卦統攝午、未、申三會;坤卦統攝酉、戌、亥三會。
綜上所述,邵雍的《皇極經世書》無論在天文學,還是哲學上對我們有深遠的意義,在歷史的研究上做出巨大貢獻。
-
4 # 枕月拾星
一般認為,後來邵雍的《皇極經世書》與程頤的《伊川易傳》也都受到陳摶先天象數易學的影響,由此也可見道教對理學形成的重大作用。與周敦頤約略同時的邵雍,字堯夫,號康節,少年時從祖籍范陽遷居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代表作為《皇極經世書》。他曾追隨李之才研究《河圖洛書》與象數之學,李之才則得之陳摶,因而邵雍的象數學以儒家易學與道教思想相雜糅。邵雍從太極的“一”開始,乘以簡單倍數,遞增為《周易》的六十四卦,構成一個宇宙圖式。他認為這就是宇宙萬物構成的“道”,即天理,這種道是先天就有的,也存在人心之中,而所謂“萬物於人一身,反觀莫不全備”,就是返求自己的內心,認識與適應先天的“道”。邵雍還以象數學構建了一個歷史迴圈的公式,三十年為一世,十二世為一運,三十運為一會,十二會為一元,共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迴圈一次,其間又分皇、帝、王、霸四段逐步退化。他的學說染上了濃重的神祕主義色彩。
先天論是邵雍學說的宇宙觀,認為心就是太極,是萬事萬物的源頭。他將文王《周易》中的八卦方位稱為後天八卦,認為自己得之於道家的八卦方位才是是伏羲的先天八卦。其《先天圖》表現了他所主張的萬物萬事之理。邵雍將陰陽五行學說與佛家成、住、壞、空四大劫的思想相結合,提出了世運之說。他的“一元宇宙開闢論”,運用其先天《易》圖經緯萬變,解釋宇宙萬物的生成發展。他認為,性是無我的,對性善說作了一定發揮。
-
5 # 海天無極
《皇極經世》就是聖人根據“理”來觀照歷史上的治亂興廢、生長收藏之理,其中第一、二卷最為深奧,總論了元、會、運、世之數,裡面隱含著一個宇宙觀在其中。全書的前十二卷窮盡日月星辰、飛走動植之數,以盡天地萬物之理,述皇帝王霸之事,明大中至正之道。
《皇極經世》的卦根據《先天圖》來排序,把六十四卦排入年表裡,分出世卦、運卦等,因為它用了易學的方法,所以在某些地方讀起來十分的微妙。清人王植在《皇極經世書解》中說邵雍用卦象來搭配事件,只是像《春秋》記載災異一樣,用來警示君主而已,目的是勸人君修德以答天戒,並不是真的要寫一部預言書,結果後人卻完全誤解了。他們喜好異說,附會神祕以求譁眾取寵,遂使大道不明而迷信屢興——“後世術數之士,往往推類以相附,指事以世變,及其難合,不免旁引曲取,遷就其說。”術士把邵雍的道學思想跟西漢孟喜、京房的災異讖緯混為一談,模糊了他道學家的身份。
不過《皇極經世》畢竟以《周易》為基礎,而《周易》是卜筮之書,這導致裡面確實也存在一些難解的地方。邵雍說:“物理之學,或有所不通,則不可以強通。強通則有我,有我則失理而入於術矣。”
-
6 # 陳富永易學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祖國文化,博大精深,每朝每代,各有英雄。邵雍,名康節,是一代易學大師,預測學大家,哲學大碩。其代表作是《梅花易數》,《皇極經世書》等,前者世人皆知,後者只有易學界專業人士才知道。
《皇極經世書》是邵雍晚年的心血之作,全書十二卷之多,運用了易理之數分析宇宙起源,自然變化,人類發展的規律,是精細預測學的鴻篇鉅著,扛鼎之作。這部作品對後世許多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對後世哲學界影響深遠。在中國古代,對自然進化,宇宙來歷,人類起源等哲學問題眾說紛紜,各執一端,沒有令人信服的統一答。而《皇極經世書》一旦問世,就從易理角度,高屋建瓴地對這些方面作出了明晰的解釋,春雷一鳴,學界震動,在當代哲學界產生了深遠的作用。
回覆列表
我們今天看到的《皇極經世書》,一般都是分為內外篇,內篇以《宋元學案》說法為依據,內篇為邵雍所著,外篇為其門人張岷根據其口述記載,內容上分為內篇言元會運世,以天地之數窮朝代大的趨勢(有點推背圖的意思),在從音律方面著手講解天地萬物交錯繁複,最後談到仁義道德,所有的朝代治理都離不開皇極之道,外篇就是平時給學生講解數理,還附帶一些心性存養,由於道教比較推崇邵雍的無為,所以在《道藏本皇極經世書》有十二卷,前十一卷是《觀物內篇》,第十二卷為《觀物外篇》而今中華書局是根據《四部備要-子部》(1936年出版)通行本刊印《皇極經世書》,卷一到卷六都是內篇,卷7到卷8是外篇,開頭和卷9是編者寫的,這就導致後人評論不一。
至於皇極經世是什麼意思,這個要從邵雍兒子邵伯溫的評價說起:
至大之謂皇,至中之謂極,至正之謂經,至變之謂世,大中至正應變無方之謂道
解釋下:三皇五帝,皇為尊,皇統天,皇最大,極致不就是中庸,就像太極一般,而經就是聖人寫的書,是讓人正道,世界是變化的,宇宙萬事萬物你從一箇中一個正出發在怎麼變化都沒問題,集中起來就是一個字“道”,所以蔣介石給兒子取名蔣中正,古人強調中正仁和,所以蔣介石是一個文化人。
觀物內篇雲:
夫所以謂之觀物者,非以目觀之也。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也。非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也。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以謂之理者,窮之而後可知也。所以謂之性者,盡之而後可知也。所以謂之命者,至之而後可知也。此三者,天下真知也,雖聖人無以過之。而過之者,非所以謂之聖人也。
於此乃知觀物雲者,非以目觀,觀之以我之心,亦觀之以物之理。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理統於性,性根於命。理性命,必窮之盡之至之,而後知是為天下之真知。真知無以過,過焉非聖。蓋皇極大中之道,如是而止。天地民物之所出,賴有聖也。
夫鑑之所以能為明者,謂其不隱萬物之形也。雖然,鑑之能不隱萬物之形,未若水之能一萬物之形也。雖然,水之能一萬物之形,又未若聖人能一萬物之情也。聖人之所以能一萬物之情者,謂其能反觀也。所以謂之反觀者,不以我觀物也。不以我觀物者,以物觀物之謂也。既能以物觀物,又安有於其問哉!
解釋:之所以叫觀物,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看,主要不是用心看,而是要通曉其中的理。天下的所有事物,哪一個不是有理,哪一個沒有性情,哪一個沒有生命,所以為什麼叫它“理”,把它窮盡之後就懂了,所以稱它為“性”,儘性之後就知道了,之所以稱作“命”,到了盡頭就知道了(此處不是讓你死了以後去了解,不要褻瀆老人家意思)。這三個天下的大道理,所以聖人是沒有過錯的,有過錯的都不能稱作聖人。
所以我們叫它觀物這個說法,不用用眼睛看,用心看,看的是理,天下的事物都有理,理是包含性的,而性是有命作為載體存在,理、性、命,必須要窮盡致知才行,才能達到真知,真知就不會犯錯,大概皇極大道就是這樣,天底下的人和物,依賴於這個聖(怎麼解釋?不好解釋,就叫聖吧)
大概我講到這裡大家就能明白了,只是說不故意隱藏事物的形體,雖然這樣,你們能考慮到不隱藏萬物的形體,但是不能像水一樣包含這個萬物的形體,即使水能包含萬物的形體,但是不能像聖人那般體察萬物之情。聖人之所以能體察萬物的情,只不過是反過來看待問題(這個和程頤的定性類似,解釋下,張載定性不用定字,性本來在心中,心中有性,性是寂滅的,無淨無垢,即使沒有事物也有性,有事物也有性,當兩者事物交感之後都不用去有意識的定性了,有意識的定是還沒有“慧”,但是這個是通向“慧”的一種方式,此處的意思要結合下面的話來看待),之所以稱這個是反觀,不是以我看物體產生,不是我看物體,那麼肯定是用物和物之間的看法,既然你能用物物交感去看待,那你還有什麼好糾結的呢?(此處是一種心學,我在這裡解釋下,人,把心剝離出來—學到現在你要是還是說心臟我想說你書呆子,就變成物體了,我的身體是心的一個載體,心剝離出來,人和物交感不就是兩個物體之間的交流,窮理就是心是脫離身體,不要說自己是人,人是自己定義的,我其實本質還是物體,狗看人還不是覺得人是狗一般,那麼就是人的身體為物,和我要產生的其他物體產生的反應叫做理,把“理”理順了,心性存養到位了,就沒有什麼好在疑問的了!)
下節在講解先天易圖和數,如果有不懂的可以互相交流學習,今天就講到這裡吧,可能我說的不一定是我所想表達的,也希望各位能真正的瞭解古人的想法和思維,平時多想,多問,在事物體察中找到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