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芙蓉舫

    蘇軾是一個十分值得琢磨的歷史人物,他對後世的貢獻如散落地上的珍珠一樣數不過來,每一顆都在熠熠生輝。如果說有什麼之最的話,我想大概是他的精神吧!“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唯其精神永垂不朽!

    林語堂先生可謂是蘇東坡的頭號粉絲,他在《東坡傳》裡不吝嗇溢美之詞。直言“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這該是一位怎樣的妙人啊?即使在現代,東坡的迷弟迷妹們依舊不少。令他們著迷的東坡精神到底為何物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心憂蒼生的濟世情懷

    也許蘇軾最出名的身份不是朝廷官員,但是對他來說,黎明百姓永遠在他心中的第一位。王安石進行變法時,要求對那些隸屬於村民的荒地荒山納稅。東坡立即上書駁斥宰相王安石,只因為這樣會傷害到當地村民的利益。村民的收入只能勉強維持生計,荒地荒山早已廢棄,沒有收入,朝廷應該撫卹他們,而不是徵收莫須有的稅款。

    蘇軾在杭州時曾多次幫助當地疏通河道,解決百姓生產生活用水問題。其中還流傳著一段佳話,如今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堤春曉正是蘇軾組織百姓疏通河道時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築起一條南北走向的堤岸。這樣不僅解決了河道問題,也維護了生態環境,還給大家增加了一處景緻。

    二: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與其說是樂天派,倒不如說蘇軾是個被耽誤的大哲學家。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因貶官出名的蘇軾來說,每次貶官都是在磨練他的性格,引起他對自己與人生、朝廷、社會乃至宇宙的思考。

    前期的他還會有不憤,後期的他已經能夠自洽了。浮浮沉沉終不過是“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罷了。從此蘇軾開啟了他樂觀曠達的人生,也許是意識到人類的渺小吧,“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既然在宇宙中人類無足輕重,那個人的命運不也是如此嗎?何足掛齒?不如放聲長歌,享受當下的每一個瞬間,與世間美好事物相遇。“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蘇東坡在世時因才華蓋世,不乏有出世之作傳到街頭巷坊,深得普羅大眾的喜愛。他走到哪裡,如果漏了風聲,一定會有人特意前來拜訪他!就算是被貶官的路上,仍有粉絲為他護航。

    蘇東坡以自己超凡的人格魅力和社交天賦贏得了很多朋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既能與讀書人論道,亦能與山野村夫稱兄道弟,可謂是宜人得很!難怪這麼招人喜歡,他也許是孤獨的,但身邊也不乏解語花。他指著自己的肚子問家中女眷,裡面裝的都是什麼?有人說是滿腹經綸,有人說是滿腹文章,只有朝雲知道那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東坡的不合時宜有朝雲懂,這一生倒也足矣

    只是不知道時隔幾個世紀後,喜歡東坡的人竟然比當時還要多,他實在是太可愛迷人了。特別是對中國的後世文人來說,他曠達的胸襟鼓舞了很多人。學者餘秋雨說“他的作品是中國文人的通用電碼,一點就著,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峽阻隔,素昧平生……”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能習得東坡對生活的幾分熱愛與豁達,生活便已經是珊珊可愛。

  • 2 # 春有百花夏聽雨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全才,他的思想以儒家為主,也吸收了一些佛道思想.思想上的複雜性、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一方面有濟事之志,另一方面在心情上,力求曠達超脫甚至消極出世.經常陷於入世出世的矛盾中,不過他的作品很受人們的親睞!蘇軾的詞有更大的創造性:一、 內容上:1、突破了晚唐五代以來專寫男女戀情、離愁別敘的舊框子.對生活感受做多方面的描寫,擴大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境.2、把詩文革新運動,擴充套件到詞的領域裡去,舉凡懷古、感舊、遊記、說理等;還表現愛國激情、反映農村生活及對祖國山河的歌頌;對歷史英雄的嚮往等.一向是詩人所慣用的題材,他都可以用詞來表達,這就使詞擺脫了僅僅作為樂曲的歌詞而存在的狀態,成為可以獨立發展的新的詩體.二、 語言上:1、蘇軾多方面吸收古人(陶潛、李杜等)詩句入詞,偶用民間口語,給人們以清新、樸素之感.2、為了充分表達詞的意境,經常突破音律的束縛,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提高了詞在寫物、敘事反映現實方面的價值.三、 風格上:蘇軾詞風豪邁奔放、揮灑自如,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婉轉之渡.於婉約之外,樹豪放一格,為南宋張孝祥、辛棄疾等開導先路,是豪放詞派的開創者.四、蘇軾的地位與影響1、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文學家,有著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多方面的藝術才能,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他繼承歐陽修成為文壇上主將,對宋代文學的發展有傑出的貢獻,代表了北宋文學成就.2、以豐富多方面的創作實踐,完成詩文革新運動,並將其擴充套件到詞域,創立豪放詞派.3、蘇軾詩詞散文的共同特點是:廣泛的題材和揮灑自如的表現力;豐富的想象、壯闊的氣象;暢達而富於形象的語言;清新灑脫、雄健奔放的藝術風格.4、學習態度和為人對後人亦有影響,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3 # 趙汝夷

    蘇軾的最大歷史貢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下從宋詞、飲食文化、醫學、宋代及後世經濟四個方面論述蘇軾的貢獻。

    1、蘇軾對宋詞的貢獻

    蘇軾在詞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和重大的貢獻。在中國詞史上,蘇軾是以“詞的革新家”、“別開生面的大家”著稱於世的。他的詞較之前人和同輩詞人,題材範圍開闊,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都達到一定高度。他擴大了詞境,改變了詞風,開創了詞作的新階段,特別是開創了有別於傳統的婉約詞而自成一家的豪放詞,使宋詞展現出全新的面貌,而影響了以後許多詞人的創作。同時,他率先打破了“詩尊詞卑”的傳統觀念.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上來。

    作為北宋一代文豪蘇軾,以其多方面的成就在文學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其文學造詣也無需贅言,而從文學發展的角度看,當以他的詞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而今我們都能朗朗上口,並被其中蘊含的跨越歷史時空的感情和其文辭所傾倒。

    2、蘇軾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

    蘇軾自稱“老饕”,他喜吃善吃,知味識味。無論在飲食實踐上,還是在飲食理論上,蘇軾對中國食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與蘇軾有關的眾多飲食典故在民間流傳甚廣,更是極大地豐富了中國食文化的內涵。如聞名遐邇的東坡肉、東坡魚、東坡羹、二紅飯等。

    同時,蘇軾對酒也有其獨到見解。酒不僅是他創作的源泉還親手改進的釀酒的技藝。酒激發了蘇軾的各種才思,以書法為例,一次米芾與蘇軾兩人飲酒,“每酒一行,即申紙共作字。二小吏磨墨,幾不能供。薄暮滔行既終,紙亦書盡,更相易攜去”。不僅如此,蘇軾還嗜好吃茶與進行茶文化創作,據統計,《東坡全集》一書中共出現“茶”字165次,《東坡詞》中則出現“茶”字5次。其中,專門詠茶的詩賦文章就有70餘篇,“內容涉及評茶、種茶、名泉、茶具、嘗茶、煎茶、茶史、茶功等各方面,形式有古詩、律詩、絕句、茶詞、雜文、賦、散文以及迴文詩”。

    蘇軾對中國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的發展都做出巨大的貢獻,可謂是中國飲食文化史上的一代巨人。

    3、蘇軾對醫學的貢獻

    蘇軾重視古代醫著,視戰國名醫扁鵲所撰《難經》為醫生必修課本。推崇當代良醫,與名醫龐安時交往甚廣。蘇軾任地方官時對龐氏的便民利民的醫療方式則大力效法推廣。蘇軾對庸醫害人之醫道,不是聽之任之,而是用尖銳的文筆加以批判。他在《記服絹》短文中寫竟將絹火化為灰而作藥飲服。其實並不奇怪,當初不是也有以香灰當藥的迷信做法嗎?對於這種極為荒謬的藥方,蘇軾稱之為“吃衣著飯”。

    蘇軾還收集傳世良方,並加以檢驗和推廣,與沈括收集的“良方”合著為《蘇沈良方》,是一部很有價值的醫書。蘇軾以儒家思想為主,但不獨尊儒術,尤其分析具體問題,大凡帶有唯物因素。如對待生老病死的看法,他認為長生之道無處求長壽之道可探知。人總有一死,唯有注重養生之道,方可延年益壽。蘇軾認為養生者,首先要謹慎於飲食起居。同時,蘇軾有關“氣功療法”的論述,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可為今人探索“氣功療法”奧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4、蘇軾對宋代及後世經濟的貢獻

    蘇軾在任官期間不僅僅在杭州加固了西湖的防洪堤,疏浚了六井,在徐州進行了防洪工作,還在潁州重整了西湖。蘇東坡的一生幾乎都在實地考察民生民情,對農業水利的發展十分重視。疏浚杭州河道不僅為後來杭州獲得“天府之國”的稱號打下了基礎,還保證了老百姓的安全和生活質量。提高了西湖的觀賞性,刺激了人民的消費,拉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還保護了西湖及周邊地區的生物和生態環境。

    蘇軾作為地方父母官,對於基礎水利的重視,提升了人民的經濟穩定性,也對後世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長遠的效用。

    李漢南《簡析蘇軾對詞的創新性貢獻》

    劉楠霞《蘇軾對宋詞革新的歷史性貢獻》

    劉樸兵《略論蘇軾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

    經美英《蘇軾的醫學貢獻》

    陳曦《淺談蘇軾對宋代經濟的貢獻》

  • 4 # 取名就像一夜暴富

    蘇軾對詞的貢獻很突出。蘇軾出現前,詞的內容受傳統念束縛,侷限於旖旎溫柔的豔情膩語的範圍之內;蘇軾則弔古傷今、述電詠懷、感嘆時政,描繪山川景色、農村風光,以至談論哲理等題材都進入了詞中,大大開拓了詞的題材與意境,為宋詞的民展打開了新的局面。在風格上,蘇軾開創了豪放一派。

    《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蘇軾豪放派的代表作。 此外蘇軾也有一些抒寫“逸懷浩氣”,具有清朗疏宕、平淡高逸境界的詞,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還有不少風格婉約的詞如《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表現了蘇軾以豪放為主、風格多樣的特點

    蘇軾的詞是宋詞發展的一座里程碑, “詞為豔科”,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種牢固的傳統,蘇軾成功地轉為了這種風氣。他衝破了晚唐五代以來專寫男女戀情、離愁別緒的舊框子,擴大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境。懷古、感舊、記遊、說理等向來詩人所慣用的題材,他都可以用詞來表達,這就使詞擺脫了僅僅作為樂曲的歌詞而存在的狀態,成為可以獨立發展的新詩體。這便是蘇軾對宋詞的最大貢獻。而這種新的詞風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對同時代的和後世的作家形成深遠的影響。以蘇軾為中心的元佑詞林,代表著北宋詞壇的鼎盛氣象,一時名家輩出,如秦觀、黃庭堅、陳師道、王安石、謝逸等,都寫出了很多優秀的詞作品。

    蘇軾改變了晚唐五代詞家婉約的作風,成為後來豪放詞派的開創者。在詞的語言上,蘇軾也做了演進,一改花間詞人鏤金錯采的作風,多方面吸融陶潛、李白、杜甫、韓愈等人的詩句入詞,偶然也運用當時的口語,給人一種清新樸素的感覺。

    因此,蘇軾詞在宋詞發展中的作用不僅是開了一派詞風,而且是將詞從狹小的範圍中解放出來,擴大了它所表達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詞內容和風格的多樣化。從這個意義上講,蘇軾是令宋詞成為一代代表性文體的關鍵性人物。

  • 5 # 幸福種子書友會

    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AVANCIER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一個標準的斜槓青年。

    文學宋詞

    蘇軾在文學領域有非常高的成就,尤其在宋詞這個方面,他所作出的貢獻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做官和寫文章的成就了。在宋詞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蘇軾是繼柳永之後又一個對詞進行全面改革的文學家,通過他的改革把詞一直作為詞科的這個文學格局徹底打破。把詞在文學中的地位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層次。

    從此蘇軾改革之後詞就從一個附屬品而轉變為一個獨立的文學體裁,從根本上面把詞的地位提升到與詩一個層級,並且還在詞裡留下了屬於自己的靈魂內涵,改革詞主要的方向就是把詞中的意境給開闊出來。在蘇軾以前詞表現都比較的柔美,而因為蘇軾的經歷的原因讓寫出來的詞就有一種豪情萬丈的感覺了,並且在除了這個之外蘇軾還將愛情融入到詞中體現出性情之美,從而就讓詞可以像詩一樣把作者的情懷以及個性都給展現了出來。寫作風格正是因為蘇軾是用寫詩的手法來寫詞,詞中還有了題序和引用典故這兩個方面延伸。故後人提到詞首先想到的就是蘇軾,蘇軾也成為開啟辛派的第一人。

    成語創作

    蘇軾的貢獻還體現在創造成語,當然很多成語都是出自他的詩詞。

    令人噴飯”很常見,卻少有人知其是成語,更少人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語出自宋代蘇軾筆下。蘇軾《文與可畫禹簹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現用來形容事情、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

    雪泥鴻爪”這一成語,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北宋嘉祐六年,蘇軾赴任陝西路過澠池(今屬河南)。其弟蘇轍難遣手足之情,寫了首《懷澠池寄子瞻兄》寄贈。蘇軾寫了《和子由澠池懷舊》詩,進行回贈。內容如下: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胸有成竹”其實出自蘇軾為非常擅長畫竹子的文與可寫過的一篇文章,叫《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其中有這樣的句子:“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於是就有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盤的考慮和謀劃。

    水落石出”出自蘇軾的《後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指一種自然景象,後多比喻事情終於真相大白。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出自蘇軾的《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形容資源非常豐富。

    人生如夢”出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是蘇軾對人生的無限感慨,有大徹大悟、超脫塵俗的味道。

    絕無僅有”是出自蘇軾《上皇帝書》:“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其他的成語還有如,夜雨對床、河東獅吼、不合時宜、出人頭地 、海屋籌添 、明日黃花 、堅忍不拔、難能可貴、物各其主、江山如畫、燕瘦環肥、化為烏有、不時之需、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等

    醫學養生

    蘇軾除了在文學上的成就,他還通曉醫理,熟悉藥性,有濟世救人之心,並儘可能多地收集民間驗方,將驗方,名方整理成冊。蘇軾堅持良好的飲食起居,擅於食療養生,重視修身養性和練功,其營養成,並撰寫成文,寫過《問養生》,《書養生後論》,《養生說》,《續養生說》,《養生偈》等數十篇養生方面的文章,還有一些養生知識散在於他的詩詞中.蘇軾所到之處,總是儘可能瞭解民情民苦,力求減輕人民疾苦,重視疫病預防。

  • 6 # 梅落肩香1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他一生宦海沉浮歷經人生坎坷,卻從未被嚴酷的現實所擊倒,他依然笑對人生。

    一、蘇軾為保護人民的利益作出的巨大犧牲與貢獻。

    蘇軾為官清正廉明,愛民為民,政績卓著,人稱“蘇賢良”。他性格剛正不阿,為百姓請命仗義直言:苛政猛於虎,如今全國已有二十萬虎狼在橫行”。惹怒了皇上,得罪了丞相,最終被排擠出朝廷。但他所到之處,仍能憑一己之力,維護一方百姓權益,因而深受百姓的擁戴。

    二、蘇東坡“詞”改革,在文學方面有突出的貢獻。

    蘇軾的詞風不同於以往的婉約派詞,婉約詞,修辭細膩含蓄婉轉,表現手法多用於言情,以一種配樂歌唱的形式而存在。

    蘇軾開創了豪放派詞。豪放詞格局開闊,氣勢恢弘,運用詩詞一體的手法,不拘泥音律,他使“詞”不僅可以用於配樂曲,還能以詩體的形式獨立存在,從根本上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

    南宋初期,蘇軾主持修建的蘇堤已經成為西湖十景之首,千百年來,杭州西湖的自然風光因蘇東坡的詩而名滿天下,杭州西湖的文化底蘊因蘇東坡而無比深厚,西湖因蘇東坡成為人們嚮往的人間天堂。

    漫步在蘇堤,覽勝西湖,想象著大文豪蘇軾踱步蘇堤吟誦著:

    《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品味蘇軾的詩句,不禁被蘇軾超凡脫俗的人生境界所感動,他兩次被貶杭州,雖身處逆境,依然詩心淡然。

    而我認為蘇軾最大的貢獻是他“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境界!

    蘇軾說:“我悠然的行走在自己修建的堤路上,我正走向我心中所向,一路上,既沒有風雨,也沒有晴天,(晴天、雨天,於我而言並無區別)我心中的西湖永遠都是那麼美”。

    蘇軾曠達的人生境界:

    是始終保持淡泊寧靜一種狀態;

    是閒庭信步人生路的淡定從容;

    是有容乃大的氣度與襟懷;

    是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精神;

    是充滿自信及樂觀的生活態度。

    是古往聖賢,進亦樂,退亦樂的大智慧。

  • 7 # 我已無思夢卻提

    在我看來,蘇軾有這樣幾點貢獻,一共四點,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來。

    蘇軾的思想以儒家為主,也吸收了一些佛道思想.思想上的複雜性、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一方面有濟事之志,另一方面在心情上,力求曠達超脫甚至消極出世.經常陷於入世出世的矛盾中,不過他的作品很受人們的親睞!

    蘇軾的詞有更大的創造性:

    一、 內容上:

    1、突破了晚唐五代以來專寫男女戀情、表現愛國激情、反映農村生活及對祖國山河的歌頌;對歷史英雄的嚮往等.一向是詩人所慣用的題材,他都可以用詞來表達,這就使詞擺脫了僅僅作為樂曲的歌詞而存在的狀態,成為可以獨立發展的新的詩體.

    二、 語言上:

    1、蘇軾多方面吸收古人(陶潛、李杜等)詩句入詞,偶用民間口語,給人們以清新、樸素之感.

    2、為了充分表達詞的意境,經常突破音律的束縛,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提高了詞在寫物、敘事反映現實方面的價值.

    蘇軾詞風豪邁奔放、揮灑自如,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婉轉之渡.於婉約之外,樹豪放一格,為南宋張孝祥、辛棄疾等開導先路,是豪放詞派的開創者.

    四、蘇軾的地位與影響

    1、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文學家,有著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多方面的藝術才能,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他繼承歐陽修成為文壇上主將,對宋代文學的發展有傑出的貢獻,代表了北宋文學成就.

    2、以豐富多方面的創作實踐,完成詩文革新運動,並將其擴充套件到詞域,創立豪放詞派.

    3、蘇軾詩詞散文的共同特點是:廣泛的題材和揮灑自如的表現力;豐富的想象、壯闊的氣象;暢達而富於形象的語言;清新灑脫、雄健奔放的藝術風格.

    4、學習態度和為人對後人亦有影響,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8 # 大語文走四方

    心態!精神滋養!

    蘇軾的才華非常全面。詩歌上的貢獻突出,詞的貢獻開創先河,書法的貢獻繼往開來,繪畫的貢獻水到渠成,美食的貢獻世人皆知。然而要問他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本人認為蘇軾最大的貢獻在於精神領域。

    一、因為蘇軾,後人知道了什麼叫樂觀豁達。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見,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觳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二、因為蘇軾,後人知道了什麼叫洞悉人世滄桑。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閒勝暫閒,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

    三、因為蘇軾,後人知道了怎麼調節心態。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你看水和月,水不斷流去,可是水還依然在此。月亮或圓或缺,但是月亮依然如故,你若看宇宙之中發生的變化,沒有經久不變的,何曾有霎那間的停留,可是你若從宇宙中不變化的方面看,萬物和我們人都是長久不朽的,你又何必羨慕這江水呢?

    在這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屬於我們的據為己有,又有何用。只有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是供人人享受地。我們的生命和血肉之軀,耳聽到而成聲,目看到而成色,這些無限的寶貝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造物無私,一切供人享用,分文不收,分文不取。

  • 9 # 苦行僧—夜行者

    若問中國有史以來最有才華的人是誰?如果說蘇東坡第二,沒有人敢說是第一的!那麼,他對後世最大的貢獻是什麼呢?恐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因為蘇軾的才華是多方面的。首先,還應該是文學上的成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散文、詩、詞等方面,都有極高的建樹。特別是在詞的創作上,開創了豪放派的先河,拓寬了詞的內容,對後世影響極大。他也有很多很多的詞作流傳甚廣,為廣大人民所喜愛。第二,在書法方面,為“宋四家”——蘇黃米蔡之首,足見其成就之高。他勇於打破唐代書家建立起來的一整套完整的書法創作體系,突破了先人那些條條框框,使自己的字型嬌妍多姿,生意盎然。他的以《寒食帖》為代表的有名的多個字帖,至今仍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第三,繪畫方面,蘇東坡也有著極為高深的造詣,而且自立一派,與皇家尊崇的工筆畫大相徑庭,開創了水墨寫意的先河。雖然當時不受推崇,甚至畫作都被付之一炬,但他繪畫方面的思想和手法,還是流傳下來,並被不斷髮揚光大。第四,豁達、積極的人生態度,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中國人。古來才子多磨難,蘇東坡一生也是起起落落,多次被貶,一生的大部分光陰都在被貶謫中度過。按常理,他的生活應該是灰暗的,沒什麼斑斕的色彩,鬱鬱寡歡,失意頹唐,可蘇東坡就是蘇東坡,他居然能把這種別人眼中落魄的生活,過得詩意盎然。《寒食帖》就是他在被貶黃州是所做,成為書法人士眼中的至美。另外,他的很多文學作品中,都表達了自己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這對苦難深重的中中國人民來說,無疑有著極為不凡的影響。第五,生活方面,他是個美食家,“東坡肉”的美名至今流傳。他還醉心於醫術、煉丹術。總之,蘇東坡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多方面的,值得後人永遠銘記。

  • 10 # 沐心語

    蘇軾對後世最大的貢獻是:

    1.文學方面,

    蘇軾開創了北宋的豪邁一派詞風,從此宋詞可以楊柳岸曉風殘月,也可以大江東去。

    蘇軾留下來的文學作品具有很好的文學價值,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從中汲取文學養分。

    東坡肉,東坡肘子的故事千古流傳,豬肉的食用價值,美食價值自蘇軾始,二師兄真不知道是該感謝蘇軾呢,還是該感謝蘇軾

    3.民生方面,

    別的不說,杭州西湖邊的蘇堤今還在

    讀懂了蘇軾,就真正學會了與自己相處。

    尤其在我們現在這個普遍焦慮、焦灼、抑鬱得時代,太需要蘇軾的曠達與通透了

  • 11 # 墨述古今

    蘇軾的思想以儒家為主,也吸收了一些佛道思想.思想上的複雜性、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一方面有濟事之志,另一方面在心情上,力求曠達超脫甚至消極出世.經常陷於入世出世的矛盾中,不過他的作品很受人們的親睞!

    蘇軾的詞有更大的創造性:

    一、 內容上:

    1、突破了晚唐五代以來專寫男女戀情、離愁別敘的舊框子.對生活感受做多方面的描寫,擴大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境.

    2、把詩文革新運動,擴充套件到詞的領域裡去,舉凡懷古、感舊、遊記、說理等;還表現愛國激情、反映農村生活及對祖國山河的歌頌;對歷史英雄的嚮往等.一向是詩人所慣用的題材,他都可以用詞來表達,這就使詞擺脫了僅僅作為樂曲的歌詞而存在的狀態,成為可以獨立發展的新的詩體.

    二、 語言上:

    1、蘇軾多方面吸收古人(陶潛、李杜等)詩句入詞,偶用民間口語,給人們以清新、樸素之感.

    2、為了充分表達詞的意境,經常突破音律的束縛,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提高了詞在寫物、敘事反映現實方面的價值.

    三、 風格上:

    蘇軾詞風豪邁奔放、揮灑自如,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婉轉之渡.於婉約之外,樹豪放一格,為南宋張孝祥、辛棄疾等開導先路,是豪放詞派的開創者.

    四、蘇軾的地位與影響

    1、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文學家,有著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多方面的藝術才能,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他繼承歐陽修成為文壇上主將,對宋代文學的發展有傑出的貢獻,代表了北宋文學成就.

    2、以豐富多方面的創作實踐,完成詩文革新運動,並將其擴充套件到詞域,創立豪放詞派.

    3、蘇軾詩詞散文的共同特點是:廣泛的題材和揮灑自如的表現力;豐富的想象、壯闊的氣象;暢達而富於形象的語言;清新灑脫、雄健奔放的藝術風格.

    4、學習態度和為人對後人亦有影響,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項羽沒有烏江自刎而是逃逸後捲土重來,楚漢之爭結局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