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靜馥
-
2 # 美麗君Maggie
大概十六七歲起就被人誇有氣質,說實話,挺難過的,那麼早就知道這輩子跟漂亮這詞沒什麼關係,不難過才怪。 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那會年紀小,但真的不蠢,真長得漂亮大家就直接誇漂亮了,要這麼迂迴的誇有氣質,證明臉真的沒有什麼可圈可點值盛得下讚美的地方。
好處也還是有的,氣質型臉大多都是成熟掛,我在唸書時以代寫情書聞名於校,卻從未收到過身邊男同學的情書,僅有的幾次表白,都來自於年輕的實習老師,算是比較清靜的度過了整個學生時代。
畢業工作之後因為和一幫大七八歲的前輩站一起沒有年齡差,加上脾氣性子還不錯,大家並沒有把我當菜鳥看待,待我都客客氣氣,遇到事情手把手教我,升職也比別人快些。同事講說,我屬於不漂亮但看著還挺美的型別,俗稱的,氛圍美。看吧,氣質這東西,有時候也還是挺有用的,可以矇蔽人雙眼。
心裡多少還是有點怨念吧,現在都流行少女臉網紅臉,總覺得自己長得有點不入流,加上工作總熬夜,膠原蛋白流失嚴重,臉本來就不短,現在有越來越長的趨勢,愁人………只能暗戳戳安慰自己,說不定會是越老越好看的型別。
露個臉吧:
人們常說,你如今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曾國蕃說過,人的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唯獨書可以改變氣質。
讀書多的人自然氣質優雅。
三毛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為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