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朱熹
2、立志不堅,終不濟事。 ——朱熹
3、為學讀書,須是耐心,細意去理會,切不可粗心。 ——朱熹
4、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先於讀書。 ——朱熹
5、須知三絕韋編者,不是尋行數墨人。 ——朱熹
6、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朱熹
7、言常苦於有餘,行常苦於不足。 ——朱熹
8、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 ——朱熹
9、治國之道,在乎猛寬得中。 ——朱熹
10、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朱熹
11、謙固美名,過謙者,宜防其詐。 ——朱熹
12、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朱熹
13、讀書之法無它,惟是篤志虛心,反覆詳玩,為有功耳。 ——朱熹
1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15、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朱熹
16、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
17、共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朱熹
1、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朱熹
2、立志不堅,終不濟事。 ——朱熹
3、為學讀書,須是耐心,細意去理會,切不可粗心。 ——朱熹
4、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先於讀書。 ——朱熹
5、須知三絕韋編者,不是尋行數墨人。 ——朱熹
6、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朱熹
7、言常苦於有餘,行常苦於不足。 ——朱熹
8、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 ——朱熹
9、治國之道,在乎猛寬得中。 ——朱熹
10、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朱熹
11、謙固美名,過謙者,宜防其詐。 ——朱熹
12、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朱熹
13、讀書之法無它,惟是篤志虛心,反覆詳玩,為有功耳。 ——朱熹
1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15、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朱熹
16、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
17、共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朱熹